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25段君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职业倦怠职业生涯

段君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而迫切。而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的6个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的因素。

关键词:专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倦怠

doi:10.1608 3/j .cnki.16 71-15 80.2019.09.016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9-0066-04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提升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很多,而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是其专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减少教师自我发展的盲目性,也能防止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本文对长春地区1460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大约有40%以上的教师没有制订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或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明晰。另一个制约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日积月累造成的。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职业倦怠还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严重。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大约有64.5%的中小学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心理。

本文选取了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的6个指标,分别为学校类别、性别、教龄、在校职务、学校所在地和职称,并通过logistic同归分析,对收集到的14601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影响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教师培训提供一定参考。

一、数据结构

本文解释变量有6个,具体为:学校类别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其他,分别用0,1,2,3,4来表示;性别包括女性和男性,分别用0和1表示;教龄分别为三年以下、四至十年和十一年以上,分别用0,1和2表示;在校职务包括专任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和校长(副校长),分别用0,1,2和3表示;学校所在地包括乡村、乡镇所在地、县城和城区、开发区,分别用0,1,2和3表示;职称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用0,1和2表示。被解释变量有两个,具体为中小学教师是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包括没有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分别用0和1表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包括没有职业倦怠心理和有职业倦怠心理,分别用0和1表示。

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Spss软件建立Iogistic同归模型,本文选取类别值排在第一个即类别值为0的作为参照水平,具体结果如下:

(一)模型预测

根据表1,可以看出518人实际上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但模型预测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模型预测错误;14083人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且模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100%。模型整体的预测正确概率为96.5%,模型正确率较高。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为保障模型参数通过Wald检验,本文白变量采用向前:LR方式进入同归方程,得到结果如表2。

根據表2,可以看出写出logistic同归方程

LogitP=3.667- 0.452x2(1)- 0.516x3(1)-0.526x3( 2)+0.298x4 (1)+0.157x4 (2)+1.062x4(3)+0.259x5(1)+0.428x5(2)-0.052x5(3)

性别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女性相比,男性使LogitP平均下降0.452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男性的发生比是女性的0.636倍,说明女性更加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龄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教龄为三年以下相比,四至十年的教龄使LogitP平均下降0.516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四至十年的教龄发生比是三年以下教龄的0.597倍;十一年以上的教龄使LogitP平均下降0.526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十一年以上的教龄发生比是三年以下教龄的0.591倍。这说明教龄越短越具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在校职务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相比,在校职务为班主任使LogitP平均上升0.298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在校职务为班主任的发生比是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的1.347倍;在校职务为中层干部使LogitP平均上升0.157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在校职务为中层干部的发生比是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的1,170倍;在校职务为校长(副校长)使LogitP平均上升1.062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在校职务为班主任的发生比是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的2.892倍。这说明在校职务越高越具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学校所在地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相比,学校所在地为乡镇使LogitP平均上升0.259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所在地为乡镇的发生比是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的1.295倍;学校所在地为县城使LogitP平均上升0.428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所在地为县城的发生比是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的1.534倍;但学校所在地为城区、开发区使LogitP平均下降0.052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所在地为城区、开发区的发生比是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的0.949倍。这说明学校所在地越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中小学教师具有更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但是当学校所在地为城区、开发区时,中小学教师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比例会下降。

学校类别和教师职称没有引入到同归方程中,说明这两个因素对中小学教师是否具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并无显著影响。

三、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同归模型,本文选取类别值排在第一个即类别值为0的作为参照水平,具体结果如下:

(一)模型预测

根据表3,可以看出5213人实际上没有职业倦怠心理但模型预测为有职业倦怠心理,模型预测错误;9388人有职业倦怠心理且模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100%。模型整体的预测正确概率为64.3%,模型正确率一般。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为保障模型参数通过Wald检验,本文白变量采用向前:LR方式进入同归方程,得到结果如表4。根据表4,可以看出写出Iogistic同归方程

LogitP=- 0.595+0.188xl (1)+0.486xl (2)+0.5 16xl(3)+0.282xl (4) -0.119x2(1)+0.598x3(1)+0.741x3( 2)+0.038x4 (1)+0.561x4 (2)+0.134x4 (3)+0.103x5(1)+0.243x5 (2)+ 0.665x5(3)+O.Ox6(1) -0.329x6(2)

学校类别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学校类别为幼儿园相比,学校类别为小学使LogitP平均上升0.188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类别为小学的发生比是学校类别为幼儿园的1.207倍;学校类别为初中使LogitP平均上升0.486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类别为初中的发生比是学校类别为幼儿园的1.626倍;学校类别为高中使LogitP平均上升0.516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类别为高中的发生比是学校类别为幼儿园的1.675倍;学校类别为其他使LogitP平均上升0.282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类别为其他的发生比是学校类别为幼儿园的1.326倍。这说明学校类别越高,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越明显。

性别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性别为女性相比,性别为男性使LogitP平均下降0.119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性别为男性的发生比是性别为女性的0.888倍。这说明女性比男性职业倦怠心理明显。

教龄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教龄为三年以下相比,四至十年的教龄使LogitP平均上升0.598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四至十年的教龄发生比是三年以下教龄的1.819倍;十一年以上的教龄使LogitP平均上升0.741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十一年以上的教龄发生比是三年以下教龄的2.098倍。这说明教龄越长越具有职业倦怠心理。

在校职务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相比,在校职务为班主任使Log-itP平均上升0.038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在校职务为班主任的发生比是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的1.039倍;在校职务为中层干部使LogitP平均上升0.561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在校职务为中层干部的发生比是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的1.752倍;在校职务为校长(副校长)使LogitP平均上升0.134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在校职务为班主任的发生比是在校职务为专任教师的1.143倍。这说明在校职务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中小学教师具有职业倦怠心理,但是当在校职务为校长(副校长)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比例会下降。

学校所在地在职业规划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相比,学校所在地为乡镇使Log-itP平均上升0.103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所在地为乡镇的发生比是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的1.109倍;学校所在地为县城使LogitP平均上升0.243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所在地为县城的发生比是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的1.275倍;但学校所在地为城区、开发区使LogitP平均上升0.665个单位,结合发生比可知,学校所在地为城区、开发区的发生比是水平学校所在地为乡村的1.944倍。这说明学校所在地越发达,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越明显。

职称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与参照水平职称为初级相比,职称为中级使LogitP保持不变,结合发生比可知,职称为中级的发生比与职称为初级的发生比一样;职称为高级使LogitP平均下降0.329,结合发生比可知,职称为高级的发生比是职称为初级的0.719倍。这说明职称越高的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越低。

四、結语

学校类别和教师职称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影响不明显;女性更加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龄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呈现负相关,即教龄越短越具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校职务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呈现正相关,即在校职务越高越具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校所在地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正相关,即学校所在地越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中小学教师具有更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但是当学校所在地为城区、开发区时,中小学教师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比例会下降。

女性比男性职业倦怠心理更明显;学校类别、教师教龄、学校所在地与职业倦怠心理呈正相关,即学校类别越高,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越明显,教龄越长职业倦怠心理越明显,学校所在地越发达,职业倦怠心理越明显。在校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倦怠心理呈正相关,即在校职务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中小学教师具有职业倦怠心理,但是当在校职务为校长(副校长)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比例会下降。教师职称与职业倦怠心理呈负相关,即职称越高的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越低。

[参考文献]

[1]王莉,王俊刚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2]陆露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曹鎏.青海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

[4]李家强中小学教育管理者与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白然科学版),2005( 02)

[5]王笑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缓解中小学教师压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4)

[6]张斌,陈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7)

[7]刘博,赵金金薪酬差距对酒店基层员T职业倦怠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01)

[8]徐富明,相鹏,李斌中小学教师的白我职业生涯管理及与职业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 03)

[9]曾玲娟,马少华,贾岚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教育导刊,2019( 03).

[10]王小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 10)

[11]伍新春,齐亚静,臧伟伟.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特点与差异表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01)

[12]孙彤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13]朱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以厦门市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 (23)

[14]马福云.新时期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 Ol)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职业倦怠职业生涯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我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及运动队伍组建和管理的研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