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9-10-25林培亮
林培亮
摘要: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为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一支既具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具备开展产学研合作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
d01:10.1608 3/j .cnki.16 71-15 80.2019.09.006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9-0026-04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产教融合”,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瓶颈是缺乏“产教融合”能力的教师。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侧,使其与产业需求侧之间理想衔接,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和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95号)文件。其中指出,应当积极落实好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鼓励企业技术型以及管理型员工抽出精力到学校去执教一段时间,准许高校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自主选聘的方式,安排兼职教师任教并支付他们相应报酬,引导应用型高职院校积极投身实践,和各类企业强强联手,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人才培训基地,并鼓励在职教师深入一线以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一、相关理论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对于产教融合,学界当前依然未能给出一个非常清晰、具体的概念,但随着相关专家和学者关于产教融合日益深入的研究,对该概念内涵的认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如下界定:职业教育和物质生产(也可以是社会服务)行业之间达成合作意向而实施的生产、服务以及教育活动,且就组织形式来看,有别于单纯的教育和产业。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分析和归纳,同时立足于本文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所谓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可理解成:高职院校为提升白身人才培养水平,而寻求和关联产业、行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双方一起致力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工作,有效发掘和发挥育人双主体的重要职能。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内容设定、效果评价等诸多教育环节上实施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融合。
(二)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下简称高职教育),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包括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学生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为导向,既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形式,同时也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時具备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经济现代化促使美术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很多高职院校都纷纷增设了美术专业。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应正确认识高职教育规律并加以利用,积极拥护国家出台的教育教学方针,踊跃投身素质教育行列,并将其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在人才培养上,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美术教师,无论是新任教还是具有多年的任教经历的教师,基本都有着扎实的艺术基础和审美偏好,但他们的实践经验实际上还不足。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社会办学计划,也没有实践基地,致使教师从事相关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很难达到协调统一。体现在具体教学中,表现为缺乏对实用艺术设计的掌握——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行为。例如,在广告教学中缺乏生动的范例教学,反复强调学生对图形、色彩、字体和格式等要素的审美表现和技巧,往往放弃广告理论、媒体、消费调查、受众心理、广告效果反馈等重要内容。许多学生在读期间的设计作业,跟毕业后的设计工作大相径庭,基本上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得从工作实践中重新学习,这就造成了高职美术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轨。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
一是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随着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数量的增长,师生人数比例普遍失衡,有的院校甚至已达1:50以上,严重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二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从学历层面来看,高学历的教师整体比例还不高;从职称层面来看,初中级职称的比例占多数,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少数;从年龄层面来看,不足30岁的教师占大部分,暴露出明显的中间断层问题,没有构建起科学的人才阶梯队伍,不利于高职院校长远的发展。
2.相应的政策不配套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制制度仍沿用以往的模式。但现如今高职美术教育学生数量成倍增长,许多高职院校只能采用超编的做法去聘用教职人员,因为工资和其他待遇需要学院自负,极大地增加了学校负担,也使得一些教师无法安心工作。除此之外,人事部门的相关规定给企业调入的教师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阻碍,而研究高职院校不难发现,其教学特点和现实需要学校从关联企业之中调入一些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小的阻碍。
3.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尤其要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且要积极行动,如从企业选聘一些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专兼职有机结合的教师团队。与此同时,还可将在职教师“下放”到企业一线,以此提升其实践能力。然而以上设想在具体操作中却遇到了诸多难题。第一,学校选聘企业人才的工作往往沦为形式主义,通常是邀请若干企业人员举办一场讲座,同时所讲的内容也不够深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几乎无效。另外,兼职教师存在质量不可控的问题,因专业素养不够而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或授课效果不佳的情况也经常出现。第二,教师缺乏强烈的校企合作意识。部分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职员工不重视、不珍惜到企业接受培训的机会,甚至将之当成是学校安排的任务来看待,应付心态自然造成实践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实习时,尽管一些企业安排专人进行相关指导,然而普遍将重心放在了管理学生方面,未能基于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指导。
4.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高职美术教师队伍来源比较单一,近几年主要依靠直接接收应届毕业生缓解教师需求量。其实高职院校应当有占一大部分比例来白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应用技能。目前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制变性等原因,不少企业停产、关闭和破产,大量优秀的生产技术人员流入人才市场中,他们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可以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但是由于教师招聘要求的一些限制,让一些愿意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无法如愿。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影响高职美术教师队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经济待遇较低。一般来说,衡量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通常是以经济待遇、社会公平和职业声望3个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三者之中,第一重要的是经济待遇。近年来,尽管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工资,但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一些垄断行业工资差距仍然很大。
5.高职美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相对缺乏
高职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能经常更新教学内容、方法,不能及时把最新行业技术用于实践教学中,科研课题以及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数量相对较少。
教师方面的原因有:不少教师缺乏入企业实践的动机。教师们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知识,而不愿意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实践,因为目前实践能力测评在教师的各种考核中都不起重要作用。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看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处于“尊重需要”的层次,他们更愿意用时间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科研水平,如此才能在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等方面取得成绩,给自身带来直接的收益。
学校方面的原因有:很多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饱和,学院只能安排其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顶岗实践。但是由于相应制度制定比较简单,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保障到和企业联系的相关步骤都不够细致。具体实施中出现了教师不愿在假期顶岗实践的情况。
企业方面的原因有:出于生产技术保密问题,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只能在一些不重要的部门,工作内容与高职美术教学需求关联较少。另外企业管理人员担心生产安全问题,通常会禁止教师直接接触一些诸如陶艺设备等的美术器材生产设备。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构建好与企业机构的长期合作,从而导致一些企业不大愿意接收高职美术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一)师资队伍建设融合
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可知,其主要涉及两大内容。首先,企业人才需成为教师队伍的一份子,组建专兼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师队伍。引入兼职教师时应制定相应规则,除了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一颗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心。在整个教学队伍之中,兼职教师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要求和鼓励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特别是实践教学。
其次,持续强化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教学质量。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安排教师定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教师政策保障,稳定教师队伍
1.高职院校要多渠道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筹集经费
高职院校可以设立一个特别的基金会机构,为高职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筹集经费。同时高职院校应争取与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进行横向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费用由企事业机构承担,高职院校充当一定的辅助作用。
2.完善教师薪酬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師的专业待遇
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工作者可享受休假待遇以及学术研究所创造的效益。无论是对于兼职教师,还是对于专职教师,学校均应向其提供必要的支持政策,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双师型教师是宝贵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应适当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扩大“双师型”教师的工资福利。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和做好在工作、晋升、住房以及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工作,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好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身教育事业。
3.政府拓宽经费来源,改善拨款制度
政府需要相应增加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改善高职美术教育的拨款制度。学校还可以拓宽经费来源,积极争取社会捐赠以及相关部门、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三)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1.加强学院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指高职院校通过电脑辅助教学,建立行业培训室。该仿真系统既可以进行技能培训,根据行业培训计划,让学生去体验、了解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进程。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相关专业教师的定期轮换制度,支持公司及其他用人单位教师工作实践,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聘请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实践指导,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并通过借贷、租赁和购买先进的设备,增强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立起独特的、功能齐全的和适度超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学校和企业合作,实行联合办学
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职业教育的扩张的必然结果。联合办学是学校与企业在领导、经费、学校建设、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企业与学校合作,可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高职院校教师,大都深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使教师加强教学改革意识,按照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教师了解生产和科研的内容,为教师开展科研项目提供了条件。
结语
高职院校应认清白身具有的优势,合理规划资源投入,借助制定和实施企业人才引进方案之类的做法,积极聘用专业技能过硬的企业人才担任专职教师,并通过增加兼职酬劳的做法,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综上,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有必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构建起“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而企业人才参与学校教学”的这种有益的双向流动机制。高职院校在建设教师队伍时,应加强产教融合,如此才能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最终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静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行业、企业办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4
[2]邢赛鹏,陶梅生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9)
[3]李爱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科技,2015( 10)
[4]王淑涨,吕一军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 04)
[5]曹丹.从“校企合作”剑“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01).
[6]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 05).
[7]邢赛鹏,陈琴弦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二元结构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5( 09)
[8]朱翠苗,郑广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师资培养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 12)
[9]李勤.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对策探析[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04)
[10]王军德新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模式优化策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