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文化育人在高职金融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5吕鹰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

吕鹰飞

摘要:职业教育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在高职金融人才培养中应探索实施金融文化育人,创新金融文化育人载体,搭建立体化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突出金融文化在学生专业成才、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就业导向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金融文化育人实践紧密结合,全面提升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金融文化育人;高职;金融人才培养

doi:10.1608 3/j.cnki.16 71-15 80.2019.09.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9-0030-04

一、金融文化育人的必要性

(一)金融文化育人是落实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金融专业建设和办学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11开展金融文化育人是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与就业导向紧密联系的有效途径,使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具备与岗位相适配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立足文化素质的提升,以使学生实现职业和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文化育人是保障金融业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化是金融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断引领金融发展与繁荣。加强文化管理,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成为金融业提升战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实施以稳健、诚信为主要内涵的金融文化教育才能满足金融业稳健经营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求,保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单纯追求就业的导向使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文化育人理念,课程体系设置重“专业化”,轻“人文化”倾向严重,作为课堂教育教学延伸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内涵与特色等,使得整个育人体系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有效性,学生的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淡薄,与金融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素质需求严重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坚持能力本位,积极开展培育具有专业特色和工匠精神的文化育人体系是极其必要的。

(三)金融文化育人是提升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满足金融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金融人才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要主动适应金融企业文化。构建金融文化育人载体,探索实施金融文化育人,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好地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和创业,从而全面提升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二、金融文化育人对金融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金融文化育人有利于全面培养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

高职金融人才培养以金融文化教育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为宗旨,站在思想和专业双重培养的战略高度,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金融文化育人模式,搭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一体化综合素质育人体系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金融文化育人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坚持金融文化育人,以职业能力培养和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促进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探索实施“政、行、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将学校专业教学与金融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对提升学生的诚信品格和职业素养,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求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金融文化育人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工作要求,定下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基调。[3]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多次强调文化的重要价值,为高校的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在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中实施金融文化育人,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搭建金融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领专业教学

在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植入”思政元素,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同频共振。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能在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

(二)以职业素养为依据搭建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知识学习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深刻体会金融文化,营造职业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金融人才。

(三)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

建设有利于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数字化专业学习资源,推动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科学、合理、新颖的金融文化情境来带动教学,根据内容精选经典的或现实生活中的金融案例,增加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出并解决金融企业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金融文化育人的探索和实践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依托长期的行业办学优势和厚重的金融文化底蕴,将优秀的金融文化融入办学实践的全过程,将金融文化育人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搭建立体化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突出金融文化在學生专业成才、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探索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较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一)将金融文化育人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主线

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专业标准的要求,将加强金融文化育人明确写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与培养目标相匹配,以金融文化教育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兼顾,融“工学交替”“双证书教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做一体、岗课证融通。根据实验班、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学徒制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因材施教。

(二)创新构建金融文化育人载体

学校构建了“一个特色场馆、两个实训基地、三个教育平台、四个研究中心”四位一体的金融文化育人载体,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实施金融文化育人,引导学生传承历史文化,感知诚信文化、服务文化、风险文化、创新文化、企业文化等金融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服務精神等金融职业精神(见图1)。

1.以东北亚金融博物馆为载体,突出金融历史文化育人

依托博物馆特色活动传承金融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博物馆结合“七一七”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等时间节点,举办系列化专题展览,结合金融课程普及金融知识和金融历史文化,让学生以史为鉴,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以伪满金融为特色,开展国耻教育。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配合教师管理博物馆,定期向社会公众开馆,普及传播金融历史文化。

2.以校外、校内两个实训基地为载体,突出金融企业文化育人

将金融企业文化植入教学,使企业文化全方位渗透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扩展职业素质教育空间。认知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实现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在让学生实地感受银行企业文化、证券企业文化、保险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以后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操守和职业品质。另一方面加强理实一体化校内实验室建设,打造职业素质教育基地。为加强实践教学,学校根据行业标准建成了“模拟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投资理财业务”“国际金融”“金融研究中心”等6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室。以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主题,将展示职业特征的金融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实验室环境建设,通过创设引领对学生进行金融文化熏陶,提升金融素质。

3.以通识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为载体,突出金融诚信文化、服务文化、风险文化和创新文化育人

按照“P+M”(平台+模块)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基于学生成才的需求开设相关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组织特色社团活动,将文化知识、道德修养融人专业教学。将金融文化贯穿于通识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构建金融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见图2)。

(1)通过通识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包括综合素质课程模块、人文素质网络课程模块和专业融合课程模块。在综合素质课程模块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思想政治课程。在专业融合课程模块为学生开设金融职业道德、大学生人文素质等选修课程;在人文素质网络课程模块为学生开设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等选修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实现思政育人与金融专业育人的完美结合。

(2)通过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包括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在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开设金融技能(点钞、翻打传票、字符录入)、金融服务礼仪、金融营销、金融法规与职业操守、金融风险管理等必修课程,将创新文化、诚信文化融人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课程模块,通过社会调研、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等特色活动,将服务文化、风险文化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深刻体会金融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甘于奉献、团队合作的工匠精神。

(3)通过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将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平台涵盖五个课程模块,将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四个环节融人人才培养。用创新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用诚信文化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用风险文化培养学生了解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5]组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成果。

4.以四个省级研究中心为载体,建立金融文化研究成果应用育人的转化机制

依托四个省级科研平台,全校师生围绕金融文化,开展针对性、实操性强的应用对策研究和资政建言服务。着力构建和完善咨询研究成果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转化机制。秉承“研究和传播优秀金融文化,培养特色金融人才,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以馆藏实物和金融文化为依托,形成了专攻金融、文化切入与传承、服务本省等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教师钻研金融业务和调整教学内容,将金融文化研究成果应用于教书育人。在《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开辟“金融文化专栏”,发表金融文化研究论文。创设“金专大讲堂”,传播和交流先进的金融文化。在校内外广泛招标金融文化研究课题,并通过金融文化育人机制专项课题研究,将金融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的思路和举措。

(三)创新金融文化育人路径

建立多渠道金融文化育人路径,全方位全员实施金融文化育人。通过构建金融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与金融文化教育紧密结合,用金融文化引领专业教学。通过金融技能竞赛引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每年定期组织师生参加各种金融技能大赛,培养学生专注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和以赛促建的目的,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金融三进”,即金融进社区(市民)、金融进乡村(农民)、金融进企业(中小企业)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金融文化,服务社会。通过金融知识普及、中小企业帮扶、义务支教、关爱民生、挂职锻炼、文化传播、社会调研等形式更好地实现金融惠民、金融惠农、金融惠商,积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汪长礼,李奇亮.从人文精神与职业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 09)

[2]王帅.金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03).

[3]李玉娇关于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04)

[4]黄红荔,洪雪燕电气运行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

[5]斯彩英.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2).

猜你喜欢

高职
2019年—2020年部分专科(高职)院校在晋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善待“工匠之师”是远见之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