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风险防范分析

2019-10-16温雪燕

新财经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

温雪燕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八项规定”实施贯彻,切实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国有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领导如何防范任期内的经济责任风险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文章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任期内存在的主要责任风险,针对风险点如何设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并保证其合理有效运行的措施进行分析,以达到防范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6.1

1 经济责任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关系

经济责任风险控制要求国有企业领导重视任期内的经济责任风险。国有企业领导在任期内,承担着管理国有资产并使其保值增值的主要责任,承担责任意味着承受风险,因而要求國有企业领导重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识别风险,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预防贪腐现象的发生,使得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保持国有企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所指向的目标就是风险,即通过有效的控制方法去防范存在的风险,以促使企业实现合规经营、资产保全等方面的目标。经济责任风险通过企业完善且有效的内控措施得以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企业而言两者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因此,企业领导在任期内重视经济责任风险控制,针对经济责任风险点,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保护个人政治安全的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2 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主要风险点

2.1 经营管理风险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涉及领导经济责任的风险主要有经营过程中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权力行使方面。决策的风险,包括企业决策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决策内容的合法性、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决策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经营管理权,一般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比如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预算决算执行的规范性、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等管理情况、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等。经营监督权是基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评价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内部监督体系健全与内部监督体系执行方面。如某国有企业在对外出租房产时未按相关规定评估,亦未进行公开招租,导致出租的房产明显低于同地段的租金水平,存在谋取个人利益的可能,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2.2 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财务方面的风险主要是财务收支活动合法合规,特别是重大投资和重大财务决策方面,是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中作为重点关注和评价的一项。会计核算符合国家财务相关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如确认收入,提供租赁服务收到预收款纳税义务即发生,在收取预收款时,容易在计税的同时将收到的预收款计入收入,出现提前确认收入的问题。再如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主要指对国有企业领导任职前出现如资产账实不符、往来款长期挂账等问题,现任领导不管旧账,存在畏难心理等对旧账问题不重视、不予处理,增加了现任领导责任风险。

2.3 社会责任履行风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是企业需要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产品质量(含服务)问题、环境污染、员工维权等方面的风险都涉及国有企业领导履行社会责任的风险。比如国有企业领导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长生生物因假疫苗事件被处以高额罚款并强制退市;2019年1—2月全国环境处罚共下达决定书14870份、罚款金额合计11.92亿元等;这些涉及社会责任方面的事件均是国有企业领导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风险。

2.4 舞弊风险

涉及经济责任的舞弊风险主要指廉洁自律情况,主要指国有企业领导任职期内在其职责范围内的经济行为,从事的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廉洁情况,包含了领导个人廉洁情况和领导所代表的单位的廉洁状况。例如,本市某国有企业在进行招标时,所有标底评估、招标文件发布、评标等都符合招标程序和规定,但因该项工作的分管领导收受投标单位好处费,并向参与投标单位透露标底使之低价中标,该串标舞弊的行为产生了企业廉洁风险和领导主管责任风险,给国有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3 经济责任风险内部控制措施

3.1 树意识、定制度、抓落实、降风险

(1)树立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意识。国有企业经济责任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领导不够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二是制度不完善;三是经营管理过程中法规制度执行有偏差或是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因此,要求国有企业领导引起高度重视,提高自身意识的同时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内控意识,做到人人做事遵章守制,使制度形成后得以贯彻落实,在国有企业范围内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理念,起到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从而降低国有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风险。如在内部控制制度形成时在企业范围内以部门为单位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权利义务,防止执行的偏差。

(2)针对风险点制定管理制度,控制经营管理的风险。通过评估企业的风险,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方面的风险点进行有效识别,并制定制度。如国有企业领导决策时,应根据企业相关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对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严格按企业“三重一大”管理办法的程序进行,尽可能降低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责任风险。

(3)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狠抓制度落实。内部控制的失效,在某一程度上与缺乏监督有着一定的关系。监督与检查贯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个过程,是确保内部控制管理有效运行的保证。要保证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落实,必须建立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如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合同的管理,建立合同签订会签制度,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及法律部门等关键部门实行合同签订前的把关,将合同风险在签订时降到最低。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制定合同管理制度,由合同执行部门与财务部门对合同的执行共同把关,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避免合同执行的漏洞。对潜在的或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违法违纪的问题发生。在监督管理中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加强企业内各部门内控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持续监督管理常态化,让监督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时对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行完善,有效地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可结合绩效考核予以激励等措施,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认识与重视程度。对企业重大投资,如项目投资,应对项目的可行性、决策程序合规性、项目的效益性等进行项目投资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

3.2 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收支业务处理合法合规、信息真实完整。涉及重大投资与决策应符合相关法规制度规定和企业的决策程序,财务支出严格执行企业资金审批管理等制度。对资金活动进行全程把控,防范风险,提升资金运转效率,增进企业效益,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2)加强财务与业务的融合,避免财务与业务脱节。做好财务管理的前提是要了解企业的业务,包括业务的特点、流程等方面及其风险点。以某国有企业为例,该国有企业主要以资产的经营租赁为主,业务部门负责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交财务部门据以收取租赁费。而财务部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收取某租户租赁费时,未注意合同约定租赁费按年递增的条款,少收递增的租赁费,几年合计少收近百万元,发现时因还在合同履行期间,得以补收了少收租赁费,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合同执行过程中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脱节,企业重置了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流程,合同执行过程中由财务与业务两部门共同监督制约,并作为两部门每年度绩效考核目标项目与年度绩效挂钩。这样有效地防范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降低了国有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风险。

(3)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避免不相容职务兼容。以实物资产和资金活动为主线,注重风险点的把控,如岗位的牵制、资产的处置管理等制度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建起一道防火墙,降低经济责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3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能否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已是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的重要部分。国有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评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风险。具有普遍性的主要有安全生产、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方面以及如何处理好员工权益与企业的利益等方面。国有企业的员工权益维护有完善的工会组织予以保证,而职工的薪酬福利有上级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及福利的有关文件予以规范。因而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方面应重点考虑安全生产与产品服务质量,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落实到位。如安全生产方面,企业应根据实际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生产责任与企业每位员工的绩效挂钩,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具有否决的考核目标,使制度得以有效实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3.4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内部环境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之初,规章制度在规范与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也起着引导的作用。

(2)国有企业领导要成为企业文化有力推动者。文化建设要落到實处,相关制度要执行,国有企业领导的态度是关键。因此领导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由上及下在企业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使遵守制度维护企业利益蔚然成风。如某国有企业要营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亲自给员工上课培训,从儒释道讲到企业管理再到人与人的沟通,在企业举行征文比赛、合理建议有奖活动等,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学习热情。

(3)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并得以运行的基础,也保证了企业有序生产经营,从而更好地防范舞弊的发生,降低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风险。

4 结 论

企业领导只有提高防范经济责任风险的意识,承担起其在企业中作为领导的责任,才能调动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从而降低国有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风险。

参考文献:

[1] 罗勇铭.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 2017(12).

[2] 白绍东.如何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消费导刊,2011(8).

[3] 陈青青.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J].时代金融,2017(3).

[4]洪宇峰.国有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