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2019-10-09孙燕君
孙燕君
611230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甲状腺结节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科疾病,主要指甲状腺内出现肿块,该病存在良恶性之分,对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细针穿刺活检术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不过其诊断效果仍不够理想,近年来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实施细针穿刺活检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1-2]。本研究针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38例,接受触摸法细针穿刺活检术37例,并接受甲状腺手术,经手术病理确诊,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19例,女56例;年龄27~68岁,平均(43.56±3.82)岁;病程6 个月~4年,平均(2.41±0.67)年。
方法:触摸法细针穿刺活检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坐位下,检查者通过用手触摸患者甲状腺结节,常规消毒处理后,用手指将甲状腺结节固定并采用细针(22 G吸引活检针)进行穿刺,估计进针的深度,感觉穿刺针进入结节之后停止进针,来回进行5~10 次的抽动穿刺完成取材,最后将标本涂片、固定。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垫高呈过伸状态,对颈部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超声对结节进行定位,设计穿刺的路径,检查者一只手将探头固定,另一只手持活检细针从穿刺点进行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结节内,同样进行5~10 次地来回抽动,完成取材后立即将标本涂片、固定。通常每个结节均进行2 次穿刺,穿刺完毕后持续观察10~20 min,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指标:①观察统计手术病理诊断的阳性及阴性例数。②观察统计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和触摸法细针穿刺活检术诊断的阳性例数、阴性例数、灵敏度、特异度及假阳性例数。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手术病理结果:7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阳性例数21例,包括乳头状腺癌12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2例;阴性54例,包括甲状腺腺瘤38例,慢性甲状腺炎9例,甲状腺囊肿7例。其中接受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检查的38例确诊为阳性12例,阴性26例;接受触摸法细针穿刺活检术检查的37例确诊为阳性9例,阴性28例。
两种方式诊断效果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诊断阳性12例,阴性25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1例,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6.00%;细针穿刺活检诊断阳性12例,阴性23例,假阳性6例,假阴性5例,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是多发于女性的常见外科疾病,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检出率的逐年增加,恶性甲状腺结节也随之增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安全,因此针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研究受到临床广泛关注[3]。手术病理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金标准,不过该方式具有有创性、重复性差、操作复杂等缺点,对于患者早期诊断并不适用,随着穿刺活检技术的开展与推广,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得到了新的发展[4]。
细针穿刺活检术是目前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手段,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比CT、B 超等检查方法高,不过细针穿刺活检术传统引导方法为触诊法,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甲状腺结节较小时会使诊断准确性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在于甲状腺结节较小会增加触摸固定及穿刺难度,容易出现穿刺针未刺入结节内的情况[5]。超声是目前诊断各类疾病的常用方法,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逐渐发挥出重要价值,研究发现,实施细针穿刺活检术诊断时通过超声引导进行穿刺能够实时掌握结节和细针位置,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重复穿刺的同时提高诊断准确率[6]。
本研究通过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与触摸法细针穿刺活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果,结果发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细针穿刺活检术,充分印证了上述研究结论。不过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因素影响,例如操作能力、穿刺针大小、结节大小、抽吸技术、涂片技术等,虽然超声引导下可明确进针位置,掌握结节位置,但对于很小的结节而言,进针时控制难度会增大,且结节范围不够明显,易发生失误,因此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提高检查医师的操作技术、经验。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可对穿刺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可提高术前病理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表1 两种方式诊断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