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施美貌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研究策略初中数学

施美貌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目前,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有着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要切实促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培养计划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文章通过对初中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出几个方面的研究和策略分析,以此来提升数学课堂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策略

一、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能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构建,促使学生能够优化地完成学习。实现我国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是必然的,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建立完整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框架,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内部逻辑关系,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做到对知识点的整合应用。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有效建立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提高以及优化成长的重要目标[1]。

二、完善数学基础、逆用数学概念

数学学习对于概念定义等基础的理论知识有着重要的定位和基础。因此,对于数学知识体系当中的基础知识,要使得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分析,只有切实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分析判断、推理等各个思维活动的展开,并且能够有效地帮助自身数学思维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的掌握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条理和分化,对于积极正确的逻辑思维活动也难以进行,所以在加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当中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目标当中,首先教师要明确的将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优化的讲解和引导学生掌握来帮助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概念。在充分把握数学教学原理的内涵当中,实现学生的求知欲和方法。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逆向思维创建能力,帮助学生在进行自我思考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而形成数学思维的良好的建设。这是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教学目标和要求[2]。

例如,在教学《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一课时,首先教师在课堂当中要积极采用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小组讨论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其能夠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对理论知识进行大脑的录入、概括、类比、归类等等逻辑思维的意识存在,以此来实现二元一次方程有关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趣味性具有开发逻辑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的有效把握,实现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相关知识的问题设置,促使学生能够在带着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解读和深化。

三、培养自主探索、实现逆向思维活动

在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积极形成逆向思维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初中阶段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的优良环境和自我意识。通过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亲自考察和实践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以此来发展实践练习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理论当中抽象的思维和概括转化成为自己能够优化理解的逆向思维意识。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当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取以及数学技巧多掌握过程之中,需要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逻辑思维活动当中,能够实现头脑风暴反映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状态,来增加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进而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能力提升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优良状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自身的能力[3]。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一课时,教师对于典型例题的分析来使得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我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对例题:当a、b、c分别等于多少时,等式ax2-bx+c=x2+2x+3成立,首先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利用逻辑思维对例题的证明,来实现自我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数学问题探索,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沟通来得出该不等式的具体解题过程和步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个人的自我展示,来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当中的错误和欠缺。

四、提升学生思维、形成逆向思维探索

初中阶段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发展,重要的是源于教师要依据学生思维方式来促使和培养其能够进行良好的思维能力,通过解题和思考的行为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事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点结合,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逻辑思维的构建组织学生在各种方法积累过程当中,不断顺利实现逻辑推理的能力的优化。例如形成有效的分析法、归纳法、综合法等等来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论和解题之间的优化,进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4]。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可以积极有效地采用归纳法进行具体教学的展开,来培养学生优化的逆向思维能力发展。在课堂教学引导阶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四个边长不同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并能够计算出各个三角形边长的平方,利用这些图形以及计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促使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教学材料的呈现,为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利用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阶段,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之能够形成对学生思维的构建和习惯的形成,帮助学生有效地完善数学学习基础,进而引导其能够自主创新的学习和开拓自己的数学眼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意识,帮助学生能够实现数学问题的多途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武金叶.行成于思——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15):170-170.

[2]吴永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智慧,2018(19):128-128.

[3]刘奎元.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12).

[4]陈玉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69-69.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研究策略初中数学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