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016-04-14范丽娟

新课程·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措施小学数学

范丽娟

摘 要: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思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那么无论是在哪一个学习阶段,教师都要注重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也是需要发展的一方面,然而小学数学则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最为合适的科目,那么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措施

由于教育重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那么此文将简述几点相关的教学策略,为广大教育者提供简单的借鉴。

一、巧用分析法

数学题一般都会有已知条件与结合到相关的公式定理来推算出最终结果,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地选择出两个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正向分析法。教师应该考虑到反向分析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是先从答案的已经成立,然后思考只要什么条件具备才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例如,有50个小方块在地上排成一排,开始数数,从一开始,如果数字为奇数就把小方块拿开,等数数结束后,再次数剩余的小方块,从一开始,重复以上的内容,数到奇数就把小方块拿开,到最后就会剩下一个小方块了,那么剩下的这个小方块是在第一次的数数过程中是第几个呢?然后用反向分析法来分析:如果是等到数完之后,会把思维打乱了,也难以记忆到相关的数字,那么可以想一想,最后一次是数到一,倒数第二次就是二了,第三次是四,依次推算到最后就可以简单得出结果是64。因此,教师应该多做一些这样分析的逆向思维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顺序转换为倒序

在小学数学的题目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顺序的方式来叙述问题的,那么教师可以反向思考一下,是否可以采用倒序的方式,把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提高一下,继而可以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以掌握新的解题方式。例如,从“小数点的移动可以改变数的大小”来让学生明白这一数学规律,1.000作为例子,“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话,移动一、二、三位会有什么变化,那分别是10,100,1000,那么教师就倒序陈述这一现象,如果1.000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那么小数点就向哪边移动?移动几位?”通过这种顺向叙述和倒叙,让学生对问题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逆向思维,这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很好的方法。

总之,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结合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是否符合使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逆向思维,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姚海洋.逆向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7).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措施小学数学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