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立意”与教材整合
2019-09-10王良胜
王良胜
摘要: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资源,围绕教学立意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是教师科学地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为例,浅谈如何围绕科学的教学立意对教材进行课内和单元内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教学立意 教材整合 经济建设 古代商业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能力立意”逐渐成为新的命题风向标。“这种类型的试题是通过课本以外的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信息、提取信息、合理解读信息,以及综合归纳、运用信息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历史教学是否适应了高考这一变化呢?任世江教授就曾不无担忧地指出:过去一线教师“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现在可能是“高考这样考,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教”。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模块—专题”式编排结构,虽然有利于历史课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割裂了历史内容本身的联系,使教材内容支离破碎,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要想解决这一难题,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必须立足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取舍。
如何整合好教材呢?笔者认为,围绕教学立意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为例,做一说明。
教材整合的第一步就是确立本课的教学立意。什么叫“立意”呢?“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教学内容的立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立题。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能。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时间跨度大、史实繁杂且内容专业性强。依据这样的教材实际,结合课程标准,笔者的教学立意是,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及他国的经济建设经验是否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是否符合经济规律,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得”与“失”。
根据教学立意,通过“得”与“失”这两条线索,笔者让学生课前尝试着自己对教材进行简单的整合,并列出相应的提纲,提纲在上课之前先上交检查。从学生们交上来的提纲看,很多学生可以根据“得”与“失”这两条线索,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整合。这为在课堂上对教材进行调整做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调整后的知识结构:
一、欲自立必先自强
1.“一五计划”——符合国情的“苏联模式”
2.“三大改造”——结合国情的正确实践
3.“中共八大”——基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痛并遗憾着
1.“左”的狂潮——“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2.治“标”未治“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3.民族重创——十年“文革”
三、痛定思痛
1.取得成就的经验
2.出现失误的教训
第一目的标题确定为“欲自立必先自强”,其目的就是突出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内与国际背景。只有自强才能自立!如何才能自强?唯有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但是如何开展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并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经济建设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得”。按照这样的线索,把“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内容串在一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历程就一目了然了。而第二目“痛并遗憾着”,则主要是在开展经济建设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历程中忽视经济规律,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犯了“左”的错误,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用“痛并遗憾着”做标题,不仅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些失误所造成的创伤,还可以点明由于对“左”的错误没有进行深刻的认识与反省,以至于酿成“文革”这样的民族重创!“得”与“失”的比较,不仅让原本较为复杂的知识线索明朗起来,更可以让最后一目内容的教学水到渠成。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的整合主要还是立足本课的相关知识。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立意,有时我们需要突破一课的界限,对单元内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比如《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的课程标准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特点。凸显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便是本课立意的着眼点。古代中国是标准农业国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是商业繁荣的最基本条件。因此,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被深深地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鉴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农业与手工业的相关内容,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从农耕文明的视角研读商业文明的发展,通过对货币、商品交换场所、交通运输、商品交易内容等方面的多维分析,来说明商业发展所打上的“农耕文明”的烙印。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立意之后,笔者在教学中不仅对《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的教材内容做了大幅度的整合,而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课中的“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内容融入课程设计中。为了更直观地突出教学立意,笔者给《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补充了一个副标题——农耕文明条件下的商业变迁。
调整后的知识结构:
一、古代商业的兴起之源——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二、古代商业的变迁之路
1.古代商业的变迁历程
2.商品的交换媒介——货币的变迁
3.商品交换场所——“市”的变迁
4.交通运输的变迁
5.商品交换内容的变迁
三、古代商业近代转型的失败之痛——以“徽商”为例
1.政策之痛:“重農抑商”与“海禁”政策
2.文化之痛:“亦儒亦商”
3.社会之痛:封建制度抑制了古代商业的转型,“半殖半封”的社会阻断了古代商业的近代转型
第一目“古代商业的兴起之源——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通过回顾前两课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第二目“古代商业的变迁之路”,则主要是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通过五个方面的梳理,全景式地展现古代商业发展所特有的历程。本课教材整合的重点是第三目内容,教学立意是从农耕文明的视角研读商业文明的发展。可以说,古代商业的发展成也农耕文明,衰也农耕文明。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笔者选取了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徽商”为研究对象,通过补充丰富的历史素材,分别从政策之痛、文化之痛、社会之痛等三个方面探析古代商业未能成功向近代商业转型的原因。这实际上已经将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的内容完全整合进去,其中文化之痛,将必修三的部分内容也渗透进本课的教学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用时虽有所延长,但是这种有针对性的整合,更好地说明了古代的经济政策,以及生成这些政策的封建政权及其经济基础对古代商业发展所施加的巨大影响。有机地整合让第四课内容的学习也在本课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立意,进行必修一、二、三,必修与选修,甚至人教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之间的整合。总之,不断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必须大力发挥课程标准的作用,确立对待教材的正确态度,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并未下降。但是,要摆脱把教材奉为《圣经》的教学思想,对教材内容处理一定要做到“抓住核心精神、大胆予以取舍”。
参考文献:
[1]张学康.高考历史命题“能力立意”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黑河学刊,2012(06).
[2]任世江.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09).
[3]王晓荣.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