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数学可视化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2019-09-10陈祎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数学教学

陈祎成

【摘要】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利用微课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困难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重在分析微课的重要性,探讨微课对数学教学的作用,尝试找出可视化微课在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可视化微课 数学教学 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038-01

前言

学好数学的意义不但在于高考,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后继发展的潜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微课可用于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微课应用于数学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和把握、对知识的疏理和巩固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视化是微课的重要特点,通过微课把数学中抽象的逻辑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更有利于學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一、可视化微课的重要性

微课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把碎片化学习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扩展素材整合为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微课的可视化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处理技术,把数据转换为图形、图像、视频等表现形式,根据需要可在此基础上加上交互的功能。

微课可视化的特点对人们接收信息有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身体五官接收外界信息主要有五类信息: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嗅觉信息、味觉信息、触觉信息,根据人接收信息的比例,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比例最高,占人接收信息的90%以上。因此,可视化的微课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接收信息的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可视化微课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运用符号、形式推理、模型构建来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抽象思维是数学教学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抽象思维提高能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微课较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料有着更多的优势。一是微课具有可视化和可控制性。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接受能力利用微课来调节学习的进度,对存在疑问内容可再次学习。二是微课的直观性强,易于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在于知识的抽象性和数量关系之间的逻辑性,利用微课教学能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逻辑的知识点连续化,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

三、可视化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较为难学,这有其内因和外因,外因则源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一是数学极其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二是数学逻辑推理过程严谨而复杂,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缺乏,难以深入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数学运算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解决数学问题要学会归纳总结,建立解题模型实现问题迁移。可视化微课对于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思维过程直观化,下面尝试应用可视化微课在数学教学中解决以上问题。

1.抽象知识形象化,化难为易理解问题

高中数学的概念、公式都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对数学问题的理解首先要理解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概念、公式和数量关系等。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利用可视化的微课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图形而形象化,化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待解决的数学问题。

2.逻辑思维具体化,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在阅读数学问题后,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并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运用逻辑思维的解题推理的过程。运用逻辑思维解题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难点。逻辑思维的过程是从已知条件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建立与问题之间联系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但在解题中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抽象和难以量化的,有“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意思。

利用微课可视化的特点,录制解决问题过程的微课,把解题分析与思考过程通过微课可视化地展示出来。把问题分析透彻,把逻辑思维的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具体的思考过程,看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如在学习算法初步时解决如下的问题:

设计算法求12+22+32+...+992+1002的值。

解法一:设计该类问题的算法,可先考虑是否有公式可用:

分析问题:前N个数的平方和有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根据题目可选择如下公式:

12+22+32+...+N2=N(N+1)(2N+1)/6   [公式1]

设置变量s并赋值为0:s=0,利用[公式1]得到:

s=12+22+32+...+992+1002=100(100+1)(2*100+1)/6=338350,变量s的值即为所求的结果。

解法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也可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运算快的特点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设置变量s并赋值为0:s=0,利用循环结构,设置变量i从1变化到100计算其平方和,并统计到s中:s=s+i2.循环结束后,变量s的值即为所求的结果。

把以上两个解法的分析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观看微课来理解题目的分析过程,通过动态演示和可视化的微课,把题目分析的逻辑思维具体化,直观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3.运算推理模型化,总结规律迁移问题

经过理解知识和利用逻辑思维模拟解决问题过程后,通过运算或推理等方法,把问题归纳总结成为通用类问题。实现通用类问题模型化,总结规律根据模型迁移到同类问题中,解决同类型的问题。问题归纳总结、模型化并迁移到同类问题,要求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较高,因此,教师要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来促进学生问题的迁移能力。

结束语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多样化,可视化的微课是当前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可视化的微课能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困难,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实现问题迁移,从而达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孙杰远,温雪著.微课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

[2]丁晓彤.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7年第5期:71-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
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录屏式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