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09-04郑海英
郑海英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学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阐述了阅读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学校开始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如教师不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并且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一定要让学生牢记语文课本中的全部内容,于是他们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放在课本内容的教学上,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学习课文知识,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一些制约语文教学的客观因素,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时采用了比较功利主义的教学方法,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处于有待提升的困境,阅读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对策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必须为学生营造科学合理的阅读环境,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知中开展阅读活动。由于语文环境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旦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在沟通方面也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另外,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设置有关语言能力的教学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时,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安排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与春天有关的视频和音乐,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明显提高。
2.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出质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出质疑。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是他们深入了解文章的体现,学生只有全面地分析和研究课文,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以便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质疑。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问题,通过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开展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全面探究课文的中心思想,还能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印象。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学生都会同情小女孩悲惨的人生经历,因为学生的年龄和小女孩相仿,所以能引发学生对小女孩的情感共鸣。但是,如果学生只是感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是不能够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这时,教师就要合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产生怀疑。教师可以问学生:“小女孩在冻死以后,为什么没有露出悲惨的表情,而是脸上带着笑容呢?”通过这种疑问,学生会产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课文内涵的积极性,从而精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探究其中隐藏的问题。最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小女孩在冻死以后面露微笑,其实是一种假象,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是悲凉和痛苦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理解安徒生的写作目的,即为了揭露当时的社会,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3.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行性策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此外,在教给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鼓励学生着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将阅读心得分享给同学和教师。这样一来,不仅尊重了学生的阅读爱好,还促使学生养成了独立阅读的好习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结语
通过分析上述問题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
[2]袁瑛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8).
[3]刘秀媚.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4]张婷.小学语文课堂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马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