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职大学语文“为我所用”
2019-09-04马义
马义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延伸和扩展,是为了使大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是以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怀的传授为宗旨,让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了上好高职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转换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让高职大学语文“为我所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为我所用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延伸和扩展,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它是使大学生适应未来职业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以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怀的传授为宗旨,让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格和品德,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长期以来,媒体、新闻都在报道大学生如何不爱学习,尤其不喜欢学习大学语文。其实,在当今教育的大环境下,不仅仅是大学语文,大学生对很多课程都不感兴趣,也不爱学习。可是,为什么舆论一致指向了大学语文呢?笔者认为,除了与大学语文课程比例偏低、教材编制存在问题有关之外,还与兴趣的激发、教材的取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思路的转换、教学方法的改变这五个方面有关。
一、兴趣的激发问题
大學语言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学科,但很多学生不重视。如何激发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从课程内涵的层面来看,大学语文主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更高水平地运用母语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层次的认识能力。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常常忽视对语言文学的分析和阐释,以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文学性有所缺失。
其实,入选大学语文的篇目兼顾了中外名篇,涉及面较广,更具时代性,选文量大,它给教师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空间,能适应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但是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大,花费的时间也更多。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激发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目的,大学语文就能“为我所用”。
二、教材的取舍问题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一样,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就是人文教育,它是人文知识的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人文教育,能解决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因为内容多,所以教师的选文是关键。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坚持以教科书为依托的原则。
以文言文的取舍为例,教师应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主题、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取舍,特别在选择体裁、风格和内容时,教师必须适当地丢弃一些难度较大或者与高中教科书完全相同甚至重复的内容,然后将既适应大学生知识积累,又能为大学生专业服务,还能满足大学生审美趣味的作品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外知识,或者开展一些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教学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时,教师可以链接《老人与海》的相关知识;在讲到卢梭的《忏悔录》时,教师可以介绍伏尔泰的相关经历;在教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封家书”实践活动等。
总之,教师做好教材的取舍,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自如地驾驭大学语文课堂,让大学语文“为我所用”。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
如何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选取教材,已成为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教育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大学语文教学则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不再强调字、词、句和语法知识,而是从情感、审美、人文、历史、政治等方面引导大学生,使大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感受到国内外作家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写作技能。
生活、爱和自然是大学生最感兴趣的三个话题,所以在选取文章时,教师应整合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如在讲到徐志摩时,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把萧红、张爱玲与徐志摩放在一起介绍,让学生了解同一时代不同性别的作家的命运;在讲到叶芝时,教师可以把海明威与叶芝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度、不同背景的作家命运的不同。通过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丰富的人文精神,最终成长为具有优秀人文素质的人才。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以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目标,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整合,教师就可以在课时数少、内容多的情况下,让高职大学语文“为我所用”。
四、教学思路的转换问题
都说“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以教师“扶”着学生走为主,所以大学新生要适应高职阶段的学习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新旧知识的过渡是大学生适应高职阶段学习的关键。大学语文教材里很多文章都是中学学过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回顾,然后在学生原有理解的基础上,稍加引导。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必将更加深入。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刻画的是封建宗法社会大家族的兴衰变迁和人情世态,在教学完《宝玉挨打》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独生子女的你们是怎么和父母相处的?”“从现代企业的角度看,贾府无疑就是个大企业,而且这个企业女员工比例较大,那么谁是《红楼梦》中最敬业的女性?”等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旧知识与新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并结合生活实际,得出一个富有新意的答案。
《当你老了》是一首感动世人一个多世纪的爱情绝唱,将叶芝对茅德·冈的爱演绎得绝美哀戚。可是,中学生理解的爱可能仅仅局限于叶芝对茅德·冈的爱。当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后,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转换思路,理解叶芝爱的是一种致力于国家独立的精神。由此可见,高职语文教师不仅要适应中学“助走”的教学方法,还要转换教学思路,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大学语文“为我所用”。
五、教学方法的改变问题
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因教育对象有别,大学语文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和职业文化素养。北京大学语言学家朱德熙曾说过:“大学的教师只要有学问就能讲好,不着讲教学方法。”难道真的不用教学方法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这种教应该是建立在教师具有丰厚学养的基础上实施的“教无定法”。在教学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人与自然”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拿起手机,透过镜头捕捉大学生活的点滴,感受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教学“家国情怀”单元后,教师可以举行演讲比赛,弘扬“中国梦”的家国情怀;在教学“人生思辨”单元后,教师可以开展辩论赛,传播思辨之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特别是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安排课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思维,使他们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如在教学《秦腔》时,教师可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学,然后思考:“影視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地方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利用收集、整理的我国著名的地方戏及家乡的地方戏或民歌资料开展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检测大学生的语言文学知识、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目的是以优秀文学作品蕴涵的高尚情操和民族精神熏染大学生,让大学生感受和理解语言和写作的巨大魅力,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转换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这些出是决定语文教师自如驾驭语文课堂的重要因素,更是让高职大学语文“为我所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健嘉,秦四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J].东方教育,2016,(20).
[2]周龙.浅谈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安徽文学,2013,(2).
[3]覃凤梅.大学语文教师素养探究[J].语文建设,2013,(2).
[4]刘志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5]刘波,刘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些尝试[J].汉中职业技术学院,2015,(5).
(作者单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