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2019-09-04王丽王民
王丽 王民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甚至已经离不开网络,这一现象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科学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往方式,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所以教师必须关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习性,拓宽了大学生的交际圈。不仅如此,互联网具有实时性、开放性、高效性和交互性,学生可通过微博、知乎、抖音等APP获得五花八门的信息,使大学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其次,网络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网络具有虚拟性,言论相对自由,所以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随意切换角色,通过互联网活出不一样的自我,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见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消极影响
首先,互联网容易让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因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时候,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接收,并不能确定事情的真假,所以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甚至出现破坏公共网络安全、随意散播谣言、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等情况,成为众人厌恶的“键盘侠”。
其次,互联网容易让大学生忽略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往。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和交际需求,大学生也喜欢在网上与人交流,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说出自己的心声。但久而久之,他们会忽略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往,导致交际能力逐渐下降,不懂得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交流中的“独行侠”。
二、利用网络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高校可以利用官网,构建具有匿名性心理健康咨询的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烦恼或问题,而教师要定期进行处理回复。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定时在平台上发布一些缓解压力和疏导心理问题的视频。另外,教师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借助各种时讯信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指导,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生活和学习上豁达乐观、从容自信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开设心理学课程,健全网络心理档案
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学课程,让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节心理困扰。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性,向他们讲述沉迷于手机游戏、手机小说的危害,详细讲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并开展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他们放下手机,参与其中,忘掉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体会生活的乐趣。
此外,高校可在新生入学建档时,要求大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姓名、文化程度、是否有家族病史、父母情况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特别关注有家族病史的大学生,并定期与大学生进行谈话,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各高校应把握好舆论导向,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力度。与此同时,教师要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储备,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價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亓文娟,孙菁.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7,(10).
[2]吴煜轩.探讨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
(作者单位:王丽 济南交通技师学院;王民 山东省章丘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