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2019-08-24毕宇蓉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皮化生胃粘膜果胶

毕宇蓉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病灶处常见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现象,该疾病具有较高的癌变可能。该病病程较长,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为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特异性不强,还需进入医院确诊。临床相关报告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粘膜损伤因子持续作用及自身免疫因素等与该疾病发病存在关系。治疗过程中需针对性采取抗炎及保护胃粘膜。本次实践利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以下为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双盲法对我院纳入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人数总计80例,两组患者各40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42例、38例,患者年龄在35~68岁间,平均年龄为(51±3.54)岁,患病时间在1~10年。所纳入的患者均满足慢性萎缩性胃炎标准,表现症状中存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将胃部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排除,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对比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阿莫西林治疗,每天服用1.5g,分3次在餐前30min服用[1]。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上施以果胶铋胶囊治疗,患者每次服用3粒,每天服用4次,在餐前及睡前服用。本次实践的治疗周期为15d,所有患者持续治疗2个周期[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痊愈:患者消化道症状消失,胃镜检查中胃黏膜无异常,黏膜颜色基本为粉红色,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长现象消失,患者炎症消除。显效:患者消化道功能改善,黏膜颜色自白色向粉红色过渡。有效:消化道疾病症状有一定缓解,胃镜检查胃粘膜恢复良好,炎症有所消除。无效:患者疾病症状无明显好转,炎症加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理积分及炎性因子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践利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标准差利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利用%表示,χ2指标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及观察组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病理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病理积分对比(±s,分)

表2 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病理积分对比(±s,分)

观察组 40 0.31±0.25 0.31±0.26 0.32±0.21 0.25±0.13对照组 40 1.44±0.42 1.35±0.28 0.98±0.21 1.25±0.34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性指标降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与患者胃部长期受到刺激存在联系,比如患者患有浅表性胃炎,且病情反复发作,胃粘膜在病变中脱落及固有腺体减少,引发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现象。患者长期发病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持续发展中容易引发癌变,及时采取治疗方式是疾病治疗的关键。阿莫西林为广谱抗生素,在患者口服过程中转变为肽键,并在转化过程中合成抑制菌糖肽,细菌被该元素分解[3]。阿莫西林在临床上具有可靠的抗Hp效果,防止Hp对胃粘膜造成刺激,从而为修复胃黏膜奠定坚实的基础。果胶铋是复合型药物,患者服用此药物后,保护患者胃黏膜,使胃黏膜上的上皮细胞分泌物增加,进一步加快胃黏膜的修复速度,使炎性反应降低。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使用有利于恢复胃部功能,防止癌变发生。在本次实践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在治疗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等问题治愈或缓解,患者炎性因子降低,病理积分低于对照组。

综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施以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可尽快消除炎症,缓解症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皮化生胃粘膜果胶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提取剂对大豆果胶类多糖的提取率及性质影响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北五味子果实中果胶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胃粘膜pH值测定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粘膜损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