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角下的舞蹈艺术聚焦

2019-08-06陈路芳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舞蹈素质教育

陈路芳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能够为人身心理带来美的艺术,它对人健康快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小学生是我国美育素质教育的主体人群,通过舞蹈不仅能提高他们身体上的艺术表现力,更能够为他们在心理上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于中小学生美育发展的角度,以全国小荷风采、广东省少儿舞蹈比赛等艺术比赛为出发点,通过审视和评价当下中学生舞蹈师资、创作和表演的同时,思考中小学生舞蹈在美育素质教育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更加积极向上的发展。当下,乘着国家政策的快车,踏着美育素质教育的春风,舞蹈艺术正在逐渐繁荣,以美育视角聚焦舞蹈艺术,定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舞蹈   美育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110-02

通过观看全国小荷风采、广东省少儿舞蹈比赛等的舞蹈展演活动,不难看出少儿舞蹈创作的作品类型明显,其大致可以分为风格属性浓郁的民族民间舞蹈类、深刻教育意义的生活场景类、韵味韵律十足的古典舞类、自由炫酷时尚的流行舞类以及突显高贵气质的芭蕾舞类等。通过这些舞蹈种类的多元化我们就可以看出当下中小学生舞蹈创作表演类别多样且丰富。在对节目的观赏中能够看出各节目的精彩与不足,与之呈现出学校和舞蹈教师的一种态度。在作品的创作编排中能够看到是否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征,并且是否能够走进孩子们的心中。通过各校舞蹈团的表演能够看到除高超表现力和技术性之外的现象。中小学生通过舞蹈展现美育风采该如何呈现。

一、乘着美育的春风

舞蹈艺术是具有鲜明形象性的活动,在教学和创作的过程中都能够使学生形成对舞蹈艺术的认识。舞蹈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快乐、放松和美的感受,通过舞蹈的训练可以让孩子们的身心共同得到发展。在中小学生参与表演的舞蹈作品中,主题与内涵、服装与道具、音乐与风格、情节与故事、人物与角色等要素都会深刻影响他们,形成固定的舞蹈记忆和认知,并且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寓教于乐、身心启迪、群体参与、互相协作等特性,也将会终身影响他们。舞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舞蹈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提升自己的气质,出色的舞蹈艺术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健康成长。在舞蹈艺术的成长中,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与提高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二、师者,播撒艺术的种子

师资作为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的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地区的发展快慢和是否具有区位优势有着重要的联系,显而易见的是有着区位优势的地区从整体的发展上看要快要好,以北京地区与广东地区的对比为例,北京地区中海淀区和西城区的舞蹈节目水平较高,其中包括了各校金帆团。而广东地区在舞蹈创作层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原因就是拥有大多青年编导。我们曾做过数据调查,通过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在职舞蹈教师不超过30%,剩下的则是外聘或者由体育、音乐教师代替,相比之下,广东地区的各中小学,在职舞蹈教师比例远远大于30%,舞蹈教师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舞蹈節目质量要更加上乘。

除此以外,目前已有的舞蹈教师中70%的教师缺乏创作经验,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舞蹈创作类课程,因此呈现出师资能力与水平的问题。强大的师资力量确实能够提高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因为老师的视野决定了舞蹈作品的高度,如果一个作品本身没有高度,那么不管是多么优秀的孩子们也不会给观众传递出好的感觉。

从实际观看比赛中不难看出,每个地区都存在一些舞蹈教师或编导对于舞蹈工作是一种敷衍的态度,为了比赛而比赛,没有认真思考就随意选择舞蹈教给孩子们一些错误内容,例如一个维族舞蹈穿着哈萨克的服装,用着塔吉克的音乐,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是错误的,这种错误会影响孩子们以后对于维族舞蹈甚至这一民族的文化的错误认知,非常不利于美育素质教育的发展。

虽然各地区师资的不平衡导致了舞蹈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孩子们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汲取的知识存在着不准确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舞蹈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待舞蹈教学和编创的一种态度,好的舞蹈作品都是舞蹈编导用心去创造完成的,通过一个好的作品,孩子们才会真正的体会到舞蹈真正的魅力,才会让舞蹈真的感染他们,从而使孩子们内在心灵得到真正的熏陶。

三、让舞蹈作品走进心中

每个舞蹈都有自己想表达的含义,不同类型的舞蹈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舞蹈创作不仅要对舞蹈的内容进行把握,还要对与舞蹈相关所有要素进行准确把握,例如音乐、服装等,这些在舞蹈创作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小荷风采舞蹈大赛中,有原创节目,有经典学习剧目,不论怎样都是在编导或老师的审美之下进行编排的。以第九届小荷风采《老师,你好》为代表的部分作品,具有强烈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可以使孩子们在通过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以第九届小荷风采《白云红太阳》为代表的部分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感和浓厚的地域人文风情,使孩子们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文化,增强民族情感;以第九届小荷风采《泳气》和《鹅厂的故事》为代表的部分作品,具有极大的情境式情节,使孩子们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体味哲理的快乐与美好。

作品的呈现必须要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理特征,要根据孩子们的能力来选择舞蹈作品,在观看节目中听到评委点评也会经常说到舞蹈作品要根据所表演孩子的实际能力来选择,不能只是老师个人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们只是学习舞蹈动作,并没有真正体会舞蹈带来的内在情感,这样的舞蹈作品就是失败的。

在作品的表现中,要以孩子为出发点,体现教育性。一些作品表现出训练有素的肢体,但作品本身没有内容,缺乏内涵,学生们只能通过这种舞蹈进行肢体的锻炼与开发,并不能真正体会舞蹈所带来的认知。还有些作品让本来天真、活泼、可爱的学生在舞蹈中显得呆滞,毫无神情。甚至有一些作品在服装、音乐、动作上使用错乱,例如民族舞蹈搬腿、维族舞蹈使用哈萨克音乐等,这些不能给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认识。舞蹈作品“成人化”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孩子们表现这样的舞蹈作品并不能使舞蹈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中,也就无法形成对美的认知。

在对少儿舞蹈编创的把握上,应该要突出趣味性、教育性,由于舞蹈是一种带有专业性的艺术,所以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段、简单的情节设计、形象的动作语言等结构中,编创出符合孩子们身心特征,并达到一定深度的舞蹈作品。这样也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

四、扬“帆”起航

众所周知,各校舞蹈团作为中小学校里舞蹈的一支中坚力量,现在已然成为一种标志,许多学校的舞蹈团通过努力拼搏,不断的创作新的原创作品来进行比赛,并且同一学校拥有一团、二团梯队等序列,彼此之间也不断的竞争比拼。

当下,观看广东省大部分中小学舞蹈团的表演确实是一种享受,华丽精致的服装,创意十足的作品,以及训练有素的孩子们。他们的标准高,要求严,投入大,所以能够编排出来好的作品给人以震撼的感受,但笔者个人认为,在某些方面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例如在观看某校舞蹈团的展演时,节目确实精彩,但是表演中更多看到的是在舞蹈中比较有难度的基本功,体操式的舞蹈表现力,缺少舞蹈该有的韵律性和情感性,笔者不禁想问,这样的舞蹈能够真的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吗?中间还设有知识问答和即兴环节,意在考验舞蹈团成员的综合素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然而就是这个环节让笔者看到的是孩子们机械式的表現行为,也许是为了整齐,但完全看不到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本真。那么舞蹈团作为一支具有引领作用的团队,其他的孩子是否也要学习这种训练模式,笔者觉得值得思考。

让中小学舞蹈教育变得更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重视,学生要积极。中小学生是处于知识学习和储备的首要阶段。在舞蹈陪伴中成长的他们在未来一定会和其他人与众不同,活跃的思维、舒展的肢体、甜美的内心……当下又是正处在美育教育的大发展时期,相信他们不枉舞蹈艺术教育带给他们的无限魅力。同时,也期待所有舞蹈艺术教师能够在这片土地播撒美育种子,让更多天真美丽无邪的孩子学习舞蹈并走进他们的内心。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舞蹈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舞蹈课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