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语境下综艺节目的创作现状研究

2019-07-04杜前程徐浩克

新媒体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受众新媒体内容

杜前程 徐浩克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网络综艺借助网络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对传统电视综艺形成强烈冲击。文章从网络综艺和电视综艺的节目内容创作入手,探讨网络综艺崛起和电视综艺没落的原因,从而为电视综艺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网综;电视综艺;内容;新媒体;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3-0101-02

1  崛起与没落:网综与电视综艺的对抗

1.1  网综的开端与发展

什么是网络综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主要指网络视频服务商、影视制作机构或个人制作并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播出渠道的娱乐综艺节目形式。”[1]爱奇艺推出的网综节目《奇葩说》所引发的话题讨论和强劲收视热度让各大视频网站看到了网综带来的强劲增长力。优酷也推出了多档自制网综如《火星情报局》《这就是街舞》《这就是灌篮》等爆款节目,再次掀起网综的“收视热潮”。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不难看出,爱奇艺自制网综主要以脱口秀、真人秀和文化推广类节目为主,在2018年推出《热血街舞团》,旨在推广街舞文化,同时继续深入开发综艺品牌,在说唱节目《中国有嘻哈》的基础上推出第二季《中国有说唱》。优酷视频的自制综艺主要集中在欢乐、年轻潮流等内容领域,同时也覆盖一些高质量的文化类节目。在2018年推出自制网综《这就是铁甲》,将铁甲竞技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展现给观众,收获了良好的口碑,2019年推出文化类节目《邻家诗话》引发广泛讨论。腾讯视频在制作网综方面也不甘示弱,推出《创造101》《明日之子》等选秀节目,开创了“偶像养成时代”的新现象;同时打造了脱口秀系列节目《脱口秀大会》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网络视频平台的自制网综对电视综艺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2017年全年出现了159部网综,新上线的网综节目较2016年同比增长53%,播放量同比增长120%,数据证实了网综领域的飞速发展。”[2]

1.2  继承与发展: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融通

“从电视综艺发展到网络综艺,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视频网站作为电视综艺节目的输出渠道之一,电视台拥有节目版权,处于主导地位;第二阶段台网联动阶段,视频网站从单纯的播放平台发展成为重要的联动方;第三阶段台网联动成为常态,网络综艺迎来风口。” [3]视频网站正在逐渐摆脱被动地位,掌握内容传播的主动权。

随着电视综艺对播出版权的保护,网络视频平台可以播放的综艺节目数量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境下倒逼网络视频平台开始自主制作综艺,并依托网络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各大视频网站看到了自制网综带来的巨大“流量”和全新的創作模式,进一步弱化了网络视频平台对电视综艺的依赖,从而扩大了网络自制综艺的自主权。随着网综的不断发展,已经从“三低”转化为“三高”,即“低成本、低质量、低收视”转化成为“高投入、高制作、高收视”。

1.3  电视综艺:危机与挑战并存

网综的崛起使电视综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东方卫视成功打造了《极限挑战》和《欢乐喜剧人》等系列综艺,但后续收视乏力,无法延续节目的高收视。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和《王牌对王牌》是其竞争的主要王牌,《中国好声音》在遭遇观众的“吐槽”后逐渐消退。和网综创作相比,电视综艺制作还在“原地踏步”。纵观当下的电视综艺不难看出,电视综艺的创新能力在急剧下滑。随着节目套路的固化,尽管制作者后来对于节目内容和形式不断地调整,也无法改变该节目收视下滑的颓势。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成功推出了“极限男人帮”之后在电视综艺的创作上便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浙江卫视更是只能依靠“跑男帮”维系着其作为“中国四大卫视之一”的地位。

2  内容为王:网综与电视综艺的博弈

2.1  逆袭与打破:基于互联网+的全新传播环境

有学者在文章中指出:“网络综艺和电视综艺从节目本身来说没有太大区别,两者真正的区别在于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综艺是对传统电视综艺运作逻辑的颠覆。”[4]这个论述对分析网综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崛起,对电视综艺造成传统冲击很有启发性。电视综艺主要依托电视媒体进行传播,而网综则是主要依托网络视频平台进行传播,传播介质的不同对于两者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端的群体大多是年轻人,因此网综的受众定位主要是以年轻观众为主。但是和电视台所定位的年轻受众不同的是,网综的受众可能是最早的“网生代”受众群体,他们所接触的网络文化和电视综艺所传递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网生代”受众所接触的文化更加的前卫和潮流,也更加的个性化和分众化,电视综艺则更加集中于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

2.2  停留与求变:网综的强势出击

网综对电视综艺形成冲击的最核心因素还是在于内容制作上的差异。但基于互联网视频平台进行传播的网综节目内容创作的自由度更加开放和灵活,部分亲子类节目转战互联网播放平台,同样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

“网综的叙事主题立足于大众化的角度,真实的再现和传达着亚文化的生存状态,符合互联网用户的审美期待和消费需求。”[5]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下,年轻人对于文化类节目似乎更加青睐。网综的节目内容更加多样,制作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如果说去年是网剧的“全民狂欢”,今年则是网综的“全民盛筵”。尽管网综的受众主要以年轻观众为主,但并不代表年轻人的审美能力就一定不如成年观众。有调查数据显示文化类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为年轻人,如何准确把握受众的审美偏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正如学者指出:“网络综艺的精细化程度以及节目模式的创新性和风格化是网络综艺节目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3  突破与蜕变:对电视综艺的期许

亨利·詹金斯认为:“交付技术会更新换代,但媒介介质却会永久的嵌入我们的信息娱乐系统。”因此,面对网综的强势冲击,我们对待电视媒体的态度也不必过于悲观。我们更应该看到媒介更迭背后所带来文化层面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将目光停留在技术层面。当下的电视综艺也有体现创新性的节目出现,如央视的《国家宝藏》借助“明星效应”拉近了国宝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这不仅是对节目内容的创新,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延续。同时,一大批文化类节目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朗读者》《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节目的出现,让生活在物欲纵流的人们开始思考情感带来的幸福和充实感。

虽说网络自制综艺能够很好地开创一些新的节目类型,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分众化的层面。而电视作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所传递的内容能够更有效的覆盖社会的不同人群。电视综艺创作需要将电视的优势扩大化,同时积极的和互联网相融合。电视综艺需要给人们的生活传递更多的乐趣,提供更多可供观众选择的精神文化消费品。对待电视综艺,除了一味的谴责,我们也应多一些期待。

4  结束语

“电视媒体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使其在借力互联網、新媒体的发展提升自身时困难重重;而倘若只强调融合却不考虑电视自身的技术、艺术和媒体优势,对于电视业未来的发展而言,则很难调动电视已有的、充分的技术和艺术积累,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综能够借助网络视频平台制造出一批优质精良的节目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电视综艺更不该“原地踏步”,网综的冲击并不会导致电视综艺末日的到来。对待电视综艺,“求变”也许是更好的方向。借助网络视频平台进行创作和传播的网络综艺与借助电视进行创作和传播的电视综艺,除了看到两者形式上的差别,我们更应该思考两者背后所带来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蔡小华.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演进历程及现实困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3):65,69.

[2]张稳.纯网综艺节目的创作模式与传播特征[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文卫华,楚亚菲.网络综艺:互联网思维下的综艺新形态[J].中国电视,2016(9):14-18,1.

[4]盖琪.综艺节目“爆发”背后的逻辑和困局[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1):57-65.

[5]黄子瑄.浅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后现代特征[J].视听,2018(6):40-41.

猜你喜欢

受众新媒体内容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