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形象 由画入境

2019-06-11张宝玉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鉴赏形象古诗词

张宝玉

【摘要】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集高度的精练和丰富的内涵于一身,透過凝练的词语,可以窥其别有洞天的意蕴,因此,古诗词教学既有迷人的魅力,也给平常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高中语文教材中遴选的古诗词,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更需要我们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学会鉴赏,从而领略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关键词】古诗词;形象;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诗词教学的核心是赏析,需要学生从片言碎语中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学生在认真品读和感知中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在强化理解感知中开阔眼界。一首好诗就如同一副好画,里面不仅有着婀娜多姿的身影,还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甚至有着“诗中有画、画在诗中”的效果。帮助学生在主动感受“诗情画意”中深化识记,引领学生在主动捕捉形象与感受画面中融入语境,定会给他们更多的不一样感触,让诗词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一、吟读赏“形”,渐入意境

从诗词的形象中感悟诗的意境,通过诗词的描述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不一样,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探知意识,更利于学生在融入语境中获得感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给学生吟读,让他们从诗的形象中找出相应的描述要点,定能利于学生主动渐入意境,获得感思。

吟读赏形,能利于学生在渐入意境的过程中深化识记。例如在欣赏杜甫的《登高》的教学中,要求结合诗中的内容,反复吟诵,体会当时已经55岁又客居四川、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的诗人,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中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在前四个诗句中,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八种事物,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诗人分别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等词语来描绘它们,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诗人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利于学生在主动参与品读中找到更多的运用切入点。结合学生从诗意象,引领学生领会情景交融这一手法,体味杜甫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的“苍凉、雄浑、沉郁、悲壮”的诗歌风格。引导学生从相应的描述内容中深入感触作者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深入阐述自己的情感,定能利于其从中深入感受其中的内容。以此通过一定的形和象来领悟其中内涵意义,定能利于学生在主动融意境中获得深刻印象感知。

置身诗境,吟咏诗韵,鼓励学生从相应的意境中深入体味,定能有利于学生在主动融入诗词中把握相应的吟读重点,让学生从中感受真切的意境。多鼓励学生运用集体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对读等不一样的方式,定能帮助学生在真切融入其中获得感思。

二、谈论说“画”,揣摩语境

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引导学生从相应的诗词中找出可表达的画面,利于学生在深入融入语境中形成多样化感悟。多给学生自由谈论画,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定能利于其主动融入诗词中找到更多的表达运用语境。

通过谈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谈论,利于其从中丰富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归园田居(其一)》的时候,不妨针对诗中描述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画面,不妨引导学生运用画笔画出其中的内容,让他们从素描的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很多同学结合一定的画面,鼓励他们从“你是怎样理解‘性本爱丘山'?”“作者诗中的园田是怎样的特征?”“你心目中的田园又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主动深入探知。可建议学生从古诗的画面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田园风光”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在相互探讨中,很多同学从“有余闲”和“返自然”中主动找出相应的内容,利于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的古诗中找到更多的综合运用切入点。

多给学生自我谈论的方式,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让他们从诗的表达画面中深入交流,定能利于其从中发现更多的精彩。结合学生的自我理解,多给他们相应的揣摩语境机会,引领他们从语境中找出相关内容,便于他们从相应的画面中获得深层顿悟。

三、拓展留“白”,体悟情境

清代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换言之,从有故事的诗句中找出相应的内容,从高度概括和浓缩中发现更多的有趣生成点和发散点,定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多从学生的真情实意出发,多给学生相应的留白探知,定能利于他们真正深入拓展联想中获得深度认知。

有意留白,能够让学生从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中获得深层理解。例如在学习《采薇》的时候,针对该诗选择的“在路上”这样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能够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深入构思:面对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对此,很多同学能够主动予以补充相应的内容,通过阐述自己的独特思念,来真切体味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欣。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留白,能够让学生在充满青春困惑中过程中获得深层的理解与真切的感知。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主动融入诗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主动补充诗词,能在不断充实相应的内涵意义中获得丰富的感触,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强化自我理解和生成拓展的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感悟。

拓展延伸,能够使得学生从中把握相应的内涵,利于学生在不断参与交流中获得深层的感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主动予以拓展,定能利于学生在不断参与交流中形成丰富的内涵意义, 激活他们不一样的感思。

四、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诗词赏析,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味文本表达主旨,需要学生在 多元交流中收集思维与方法。紧扣诗词的特点,多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多引导学生在深入捕捉形象中体味作者的用意,在诗词展现的意境中深化理解,定能利于学生获得深层次感悟,并能主动转为自我实践运用方法,提高高中生的诗词赏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天伦.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J].考试周刊,2019(34).

[2]周杰.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3).

[3]徐敏.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初探[J].中学语文,2018(36).

[4]李朋.基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鉴赏形象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