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润泽童心 唱响读写和谐曲

2019-06-11骆秀兰

课外语文·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绘本

骆秀兰

【摘要】绘本,图片精美,语言简洁,特别适合低年段儿童阅读。绘本蕴含一定的语言规律,是小学二年级进行写话的好资源。我们可以借助绘本阅读,研究绘本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本文尝试从找准训练点,仿写搭“桥”铺“路”;想象补白,让写话充满张力;依托扩写,妙笔生花;快乐续写,开拓创新;大胆自创,积淀升华等五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绘本;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第一学段 “写话习作”的要求:“對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由于二年级的孩子语言积累不丰富,生活体验不足,写话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绘本又名“图画书”,因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孩子的喜爱,容易被孩子接受和模仿,是启蒙儿童文学的优秀范本。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将写话有机地融入绘本阅读中,落实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一、找准训练点,仿写搭“桥”铺“路”

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绘本教学中找准训练点,激发学生写话热情,进行迁移仿写,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找准典型句式仿写

如绘本《我妈妈》,书中介绍妈妈“真的很棒”时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我妈妈是个舞蹈家,还是个航天员,也不管她是个电影明星,还是个大老板,她都是我妈妈。”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方式反复朗读,然后利用文中的句式“不管我妈妈是            ,还是            ,也不管她是            ,还是            ”让学生仿写。因为学生有了前期的积累和模仿,仿写起来就相对容易。

(二)找准修辞手法仿写

许多绘本的语言非常生动,排比、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经常用到,使得作品充满情趣,激发人无穷的想象,例如绘本《我爸爸》。该作品运用比喻手法描绘爸爸:“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快乐。我爸爸真的很棒!”笔者提取句式“像……一   样……”鼓励学生也写一写自己的爸爸。

生1:我爸爸像蜜蜂一样勤劳。

生2:我爸爸长得像猴子一样精灵。

生3:我爸爸爬树像猴子一样灵活。

生4:我爸爸跑得像鹿一样快。

生5:我爸爸像春天的小雨一样温柔。

……

在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写话阀门被打开了,扣人心扉的佳句如诗如画般呈现,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表达的快乐、创作的快乐。

(三)找准重复、相似的情节仿写

绘本中常常出现重复的、相似的情节,这些情节的句子读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如《我的连衣裙》中的这些句子:“我喜欢走在花田里。哎呀,连衣裙变成花朵花样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花朵花样的连衣裙,漂亮吗?”当孩子能够读出节奏的时候,笔者乘兴而问:“小白兔还会到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呢?连衣裙会变成什么样?”因为句子容易模仿,学生的好句就信手拈来:“我喜欢走在菊花丛里。哎呀,连衣裙变成菊花花样了!啦啦啦,啦啦啦,我穿上菊花花样的连衣裙,漂亮吗?”

找准训练点,借仿写搭“桥”铺“路”,让学生感受写话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于提笔。当然,不同的绘本有不同的训练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点。

二、想象补白,让写话充满张力

绘本补白,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文本的关键处进行个性化的补白,这样可以挖掘文本内涵,放飞学生思维,让写话充满张力。

(一)图画补白

在阅读绘本时,你会发现有些页面没有文字只有图画。这并不是作者“无话可说”,而是绘本常见的表现手段,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创作要做到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这种“图画补白”最适合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的创作。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讲的是小鱼偷走了大鱼的帽子,还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大鱼不知道,最后大鱼拿回了自己的帽子。书的结尾处有三页只有图没有文字的图画,至于小鱼去哪呢?被吃了?被揍?在水草里大鱼和小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书中没有一个文字的描述,这样的“空白”极具想象空间。笔者就顺势把握这个契机,把这补白交给学生。

师:大鱼和小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1:我觉得是它们打起架来,小鱼肯定打不过大鱼,帽子就被大鱼抢回来了。

生2:小鱼太高兴了,戴着帽子睡着了,大鱼趁机拿回来了。

生3:小鱼拿着帽子到处炫耀,结果得意忘形,一下子把帽子抛到半空,刚好大鱼追到,帽子就恰恰好戴在它头上了。

……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各展其想,答案没有一个是相同。这样的图画补白,打开他们想象的阀门,所以孩子作品会更精彩。

(二)文本补白

许多绘本呈开放性,往往在关键的地方留有一定的“空白”,给人无尽遐想。教师要善于挖掘这种“空白”,给文本进行补白,开展看、听、说、议、画、写、想象等实践活动,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以下是笔者教学《我的幸运一天》时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师:小猪去小兔,找错门去了狐狸家,狐狸要吃小猪。如果你是小猪,有什么好办法逃?

生1:我会夸夸狐狸:你“长得像房子一样高大,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是《我爸爸》里的句子,学生现在是学以致用了。)我是一只小猪,你吃了也填不饱肚子,放了我吧。

师:你用上《我爸爸》里面的句子,学习迁移是学习绘本的一个重要方法。

生2:我会骗狐狸。狐狸,我本来是跟一群小鸡一起来的。小鸡走路慢,我就先来找小兔,我带你去找它们,让你吃得饱饱的。

师(扮演狐狸):嗯……那可不行,如果你逃走了,我的美味大餐就泡汤了!

生2:绝对不会!我跟你说,那些小鸡老在背后说我的坏  话,我很生气!

生3:我会对狐狸说:“我得了传染病,就要死了,你吃    了我,也会死。”

……

师:多么好的办法,能不能围绕这些方法编个故事呢?

孩子们大胆展开想象,说得头头是道。笔者依托书中简洁的文字,巧用补白进行扩充和丰满,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话训练,让读写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中结合 起来,让学生享受快乐,收获别样的精彩。

三、依托扩写,妙笔生花

卢梭曾经说过,“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绘本无论从图画的精美还是语言的简洁上,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那不着边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而扩写,能够把这种想象通过文字精彩地呈现出来。如绘本《大卫上学去》,故事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情况。本书每页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练习扩写的好素材。笔者抓住契机,提出扩写要求:细细观察绘本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揣摩一下人物心理活动,补充绘本内容。这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话音刚落,孩子们便纷纷做出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一篇篇精彩的扩写习作应运而生。

四、快乐续写,开拓创新

有的绘本呈“圆形”编排: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如此循环,让人意犹未尽,忍不住继续写下去。如《我有友情要出租》,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他又在树上贴了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可是直到今天,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好朋友。大猩猩到底有没有等到下一个朋友呢?于是,笔者让孩子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续写故事。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作品:

大猩猩来到森林里,看见袋鼠练习跳跃,百灵鸟放声歌唱,孔雀打开美丽的大尾巴。大猩猩一时高兴,来了一个“倒竖蜻 蜓”。一下子,许多动物都请求大猩猩教它们,大猩猩成了“明星”了。

五、大胆自创,积淀升华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营造浓厚的学习绘本的氛围,那么到了二年级,自创绘本就“水到渠成,不须预虑”。自创绘本,笔者提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可以集思广益,既降低了难度,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也可以是亲子合作的方式进行,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分享阅读体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完成后把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区,举行“我的绘本我做主”主题分享会,评选最佳绘本,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笔者所提倡的自创绘本分为两种:一是模仿学过的作品,难度稍低,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完《我的幸运一天》后,让学生写一写《小松鼠的幸运一天》《小狗的幸运一天》;二是自由创作,题材不限,难度稍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我们只有认真研究绘本,借助绘本鲜活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努力挖掘“写”的因子,落实“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孩子的个性在快乐的写作中飞扬,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写话的乐趣与轻松。有了绘本这个载体,我相信孩子们的写作将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北京:明天出版社,2007.

[3]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M].北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5]庞国斌,吴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附    注

本文系廣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2018年度下半年小课题(课题名称:小学语文二年级绘本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XKT18593 )的课题研究成果。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