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草酸尿症致急性肾损伤1例

2019-06-04王吟金烈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肾小管草酸管腔

王吟,金烈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高草酸尿症是草酸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或急进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持续肾脏损害,甚至进入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现将本院收治高草酸尿症导致急性肾损伤1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75岁,于2017年9月4日因“恶心纳差15天”收住入院。1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恶心、胃纳差,伴体质量下降2kg,无尿量减少,当地医院查血肌酐523.6μmol/L,血红蛋白109g/L,血红细胞计数3.55×1012/L,尿红细胞0个/HP,白细胞0-2个/HP,尿蛋白(-),空腹血糖7mmol/L。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服用“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治疗,糖尿病史2年,未服用降糖药物,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否认近期特殊食物、药物摄入。查体:T 36.7℃,R 20 次/min,P 70 次/min,BP 112/70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心肺听诊阴性,腹部体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超声检查:左肾大小约 83mm×56mm,右肾大小约 87mm×52mm,形态正常,轮廓清晰,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左肾皮质厚度约13mm,右肾皮质厚度约14mm;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蛋白 36.2g/L,尿素 21.2mmol/L,肌酐 605μmol/L,尿酸 407μmol/L,钾 3.37mmol/L, 钙 2.28mmol/L,磷1.38mmol/L;血红细胞计数 2.62×1012/L,血红蛋白79g/L,血小板计数 261×109/L,甲状旁腺素 64.7pg/mL;尿蛋白(-),尿比重1.009,尿红细胞镜检计数0个/HP,尿蛋白定量0.42g/24h。初步诊断:(1)肾功能异常待查;(2)高血压病;(3)2 型糖尿病。当日留置右颈部临时血液透析导管行血液透析,排除其他禁忌后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肾脏组织穿刺活检术,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针10000IU 2次/周纠正贫血。穿刺术后无并发症,携带临时透析导管回当地继续治疗。1周后病理报告示:肾穿刺活检肾小球14个,其中7个肾小球球性硬化,其余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无明显增生(图1);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部分肾小管管腔内可见草酸盐结晶(图2);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见上皮脱落,刷毛原消失,肾间质明显水肿(图3)。病理诊断:草酸盐所致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最终诊断:(1)高草酸尿症;(2)急性肾损伤;(3)高血压病;(4)2 型糖尿病。嘱口服补液,建议每天饮水1500mL以上,避免摄入富含草酸及维生素C的食物,并给予枸橼酸钾颗粒1.46g,3次/d,并停透析拔除临时血透导管。1年后随访,血肌酐下降至160.4μmol/L,无明显不适。

图1 PAS染色见系膜细胞和基质无明显增生(×200)

图2 刚果红染色见肾小管管腔内草酸盐结晶(×200)

图3 HE染色见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刷毛缘消失(×100)

2 讨论

尿草酸盐排泄量超过40mg/d即可判断为高草酸尿症,可分为4种类型[1]:(1)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2)肠源性高草酸尿症(EH);(3)草酸中毒 (oxalate poisoning);(4) 特发性高草酸尿症(IH)。PH是一种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乙醛酸和草酸盐代谢异常,国内外案例报道PH多见于儿童,临床可分3型:PH 1型最为常见,因缺乏肝脏特异性过氧化酶体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AGT)所致;PH 2 型与编码乙醛酸还原酶(Gr)或羟基丙酮酸还原酶(HPR)的GRHPR基因突变有关;PH 3型与HOGA1基因上编码4-羟基-2-酮戊二酸醛缩酶的位点发生突变有关[2]。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可由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导致,最常见的是特发性炎症性肠病,其次为回肠切除术后、空肠回肠捷径术后、乳糜泻、慢性胰腺炎、慢性胆道疾病等,及一些不明原因腹泻合并脂肪吸收异常状态所致[3-6]。草酸中毒见于摄入含草酸过多的食物、药物以及职业暴露等,有明确的草酸接触史,饮食在草酸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占到草酸代谢的50%[7-9],大量富含草酸食物摄入、钙质摄入不足、维生素C摄入过多均可能导致高草酸尿。外源性草酸进入人体后,由消化道吸收,主要经由肾脏代谢,部分经由肠道、胆道和汗腺分泌[10]。在除外上述影响因素前提下,可诊断为特发性高草酸尿症。

高草酸尿症临床罕见,以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及肠源性高草酸尿症为主,特发性高草酸尿症极为罕见,偶见草酸中毒,多可引起肾脏损害[11]。一项纳入52例经由肾活检证实草酸引起肾损伤的研究显示,肾脏损害病理均表现为草酸钙结晶沉积伴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临床表现最常见为少尿、无尿,诱发草酸中毒的原因包括药物、食物、化学中毒等[12]。本例为老年女性,不伴有泌尿系统结石,既往无类似病史,无胃肠道手术史,无胆道、胰腺疾病史,均不符合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及肠源性高草酸尿症的临床特点。患者近期未服用维生素C、未接触含草酸的化学制剂,但无法明确近期食物是否含有丰富草酸,且当时因医疗条件有限,未行血、尿草酸水平测定。结合文献报道[12],根据病理结果并排除其他因素导致高草酸尿症后,诊断为“草酸盐所致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考虑为食物导致的继发性高草酸尿症。以予饮食指导避免富含草酸食物及限制维生素C摄入、口服枸橼酸钾治疗[13],随访1年后,血肌酐下降至160.4μmol/L。

各类型高草酸尿症均为临床罕见病例,临床表现差异大,常累及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引起急慢性功能衰竭,临床需要引起重视。其中继发性高草酸尿症主要病因为药物、高草酸食物和中毒,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肾活检见草酸钙沉积及肾小管间质急性损伤,半数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去除诱因并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12]。虽然此疾病临床罕见,但对于部分不明原因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尤其伴有结石者,需警惕高草酸尿症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猜你喜欢

肾小管草酸管腔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管腔手术器械行超声清洗机预清洗的价值对比研究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的效能对比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维生素E对抗环磷酰胺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