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及护理
2019-04-20吴娟
吴 娟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盐城 224001)
临床中继发性青光眼之一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该疾病病发因素较繁琐,会严重损伤患者视力,针对该疾病临床常用康柏西普进行治疗,有显著功效。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疗效,这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确保其疗效[1]。因此,本次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由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干预组(n=40)和常规组(n=40),干预组中21例男患,19例女患,年龄均值为(52.1±2.4)岁;常规组中22例男患,18例女患,年龄均值为(52.9±2.7)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较小,未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全部使用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治疗同时配合普通护理,对玻璃体腔注射0.5mg。在治疗期间予以患者用药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基于此干预组开展综合护理,①患者需要长期治疗,而患者对自身疾病又不了解,又加上治疗费用的影响,同时对治疗效果又缺乏肯定性,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这就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其将压力全部释放。②在使用康柏西普前,先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并为其详细讲解副作用和可达到的疗效,在患者准备好的情况下进行注射,在患者身旁观察其反应,并询问其感受,之后予以其广谱抗生素眼药水,避免产生眼内炎,在此期间叮嘱患者禁止用双手、衣物和毛巾等物品触碰眼睛,同时要加强病房、病床、床单被褥的消毒,并和家属沟通,减少谈事频率和人数,以预防感染。③患者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为其宣教预防疾病复发策略,并告知一些日常生活需注意的细节,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当出现疼痛、视物模糊时要立刻入院医治。同时留下患者联系方式,定期提醒患者来院复诊,以检查眼底、视野、视力和眼压。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将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的眼压记录,同时指导患者评价本次护理服务,共计100分,90分以上代表较满意、80-90分代表满意、60-70分代表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1-不满意例数/40×100%=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选用x2检验;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选用t检验,出现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对比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总护理满意度上,干预组为97.50%,常规组为82.50%,对比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n/%)
2.2 对比80例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眼压
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6.7 4±0.4 5)天,治疗后眼压为(1 5.11±1.4 5)m m H g;常规组的住院时间为(8.98±0.66)天,治疗后眼压为(17.99±1.04)mmHg,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3 讨 论
作为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疾病类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为新生血管存于房角与虹膜中,该疾病病发因素较繁琐,属于严重损伤眼部的疾病之一,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极易致盲,该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2]。目前针对该疾病的病发机制还未明确,常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所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康柏西普,属于一种新型融合蛋白,可有效阻止生成新生血管,该药物代谢好且存有较长的半衰期,将其注射玻璃体腔,可控制患者眼压,并对其视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是患者在治疗期间极易受到经济负担、疾病折磨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减弱其疗效,因此在院治疗阶段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治疗成效[3]。
在本次实验中两组全部使用康柏西普开展治疗的同时配合普通护理,基于此干预组开展综合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多于常规组82.50%。在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眼压上,干预组也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较大。这就表示在开展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眼压,加速患者康复,进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缩短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