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育在肾内科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20徐艺琳
刘 军,徐艺琳*,王 琪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 肾脏内科,江苏 淮安 223002)
慢性肾衰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肾内科疾病,以恶心、厌食、高血压等症状等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低钠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当前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一个基础条件,并且内瘘的维护与预后疗效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思维导图教育运用在肾内科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肾内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②患者资源配合参加,且认知正常;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意识障碍或认知异常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心肝肾功能病变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④不愿意参与研究者。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即护士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相关知识,并且指导患者正确维护动静脉内瘘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采用思维导图教育:①制作思维导图。将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流程和维护方法作为基本依据,明确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块,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术前、术后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以及患者自我维护,并且在护理专家的指导下确定各导图模块,运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 manager进行绘制,统一制作成小卡片;②健康教育方法。入院后1-2d,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然后在术后1d、3d以及7d分别运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卡给患者仔细讲解相关内容,及时解答患者的困惑和疑虑,结束讲解后,将卡片发放给每一位患者,有助于患者了解和阅读,并且对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健康教育内容。1)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术后24h适当活动手指,术后第3d可以握拳,术后7d,正确上抬手臂,3-4次/d,并且运用听诊器听血管杂音;2)自我维护。指导患者每天用手触及内瘘,对内瘘情况进行判断,尽量选择宽松衣服,尤其是瘘侧衣袖,不能太紧,尽量不要提重物,并且一旦发现内瘘处出现红肿、出血等情况,应该立刻告知医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价两组不良情绪,得分越高,抑郁、焦虑越严重。同时,运用自制量表对患者动静脉内瘘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包括避免压迫内瘘、避免提重物、避免侵入性操作、紧急情况处理、功能锻炼以及判断内瘘通畅度等多个方面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5.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各项评分对比(±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对照组(n=30) 44.23±3.87 43.06±3.41观察组(n=30) 39.03±2.55 38.12±2.72 t值 9.263 8.175 P值 <0.05 <0.05
2.2 两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防护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知晓率比较[n(%)]
3 讨 论
思维导图主要指的是根据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协助人们在想象与艺术逻辑与科学之间发展平衡,激发大脑潜能,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2]。思维导图通过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图形可以吸引患者注意力,使患者集中精力关注健康教育过程,再加上分支层级结构特点,清晰显示知识内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理解记忆能力[3]。同时,相比较传统幻灯片授课而言,思维导图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患者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放射性结构,从而更好的记忆相关知识[4]。此外,思维导图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动静脉内瘘手术,正视自身病情,消除内心的恐慌和焦虑,改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在肾内科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中,运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