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04-15杨海

教育界·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杨海

【摘要】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然后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等角度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关键品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能力已经不再是考高分、过考试的能力,而是自主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要求不一样。就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演绎归纳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作为教学核心,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对学生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让教学和学习都更有效率。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

我国的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重视,进而导致高分低能等现象的出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点,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新教学目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有限投入原则

高效课堂要求用有限的时间和投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精力、时间投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很多,每个学科的学习壓力都很大,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在学生能够承受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让其掌握更多知识,减轻学生在课下学习数学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共同进步原则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的往往是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忽视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知识的传播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构建效率与效果。因此,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承师生共同进步这一原则,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关系到其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非常突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下,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歇后语的方式来引入数学概念,像“医生提笔(打一数学名词)——开方”“考试不作弊(打一数学名词)——真分数”“两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对顶角”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概念,能够唤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这些概念具体是什么样的,激发了思维活力,学生学起数学来也就更加容易了,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层次,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往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赶进度,要求学生考高分,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不足,也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不到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牢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来制定教学目标,不但追求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的提高,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丰富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给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即数学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想实现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必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1.讨论教学。讨论式教学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有效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项讨论与探究,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抽查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不断完善学习方法。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时,笔者向学生布置了课前任务——“抄写并尝试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让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再带领学生对所有的公式进行统一推论,指出各个公式的常见考试题型,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趣味教学。趣味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成绩,这一过程又可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随机事件与概率”一节时,我们可以引入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些例子,如转盘、彩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也可以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分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解、记忆等方面存在差异,利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是一个有效做法,还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讲解了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询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借此实现对知识点的巩固与提升,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同时,初中阶段的数学,琐碎的知识点很多,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4.探究教学。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解“抛物线”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以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弦长为直径的圆会与准线相切?”并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扮演好学生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这一角色。

5.演示和表演教学。演示和表演教学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即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对所讲述的新内容、新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并习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適合那些无需学生去发现、探究的公理、概念和定义。例如,“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这样的定理如果让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去证明,那是很困难的,教师用道具来简单直接地阐明这一公理,可以让学生直接理解和掌握。

6.反馈训练法。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检验,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反馈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要做到难易适中,题量适中,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能够反映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培养学生对意志品质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应把教授知识当成终点,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进步的方法,并且具有坚毅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教学功能,对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积极作用。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有效吸收教学信息,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通过数学学习养成更加健全的人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原则,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6(35):5,26.

[2]范连众.“想得通”“想得到”“做得到”——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落实[J].辽宁教育,2018(02):9-12.

[3]吴奎斌.初中数学“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生态高效课堂模式探索[J].学周刊,2018(08):49-50.

[4]祝集富.利用目标导学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63):66,102.

[5]陈锦源.新常态下初中数学课堂“快乐·高效”教学的研究策略[J].考试周刊,2018(83):58-59.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