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微信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9-04-15倪凯

教育界·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微信应用

倪凯

【摘要】老师利用微信辅助班级管理,发布班级通知,展示优秀作业,汇报班级活动,分享教育经验,开展教育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微信;班级管理;应用

一、引言

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手机就是集文字、广播电视、网络于一体的新媒体。手机微信具有关注个体,追求快速、便捷,信息公开、共享,共同参与等特征,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班级管理中应用微信,能方便、及时地实现多种数据消息的获取、传递,影响学生、家长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案例

开学伊始,班主任就对班级的师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班级生活的憧憬,教师基于平台发布内容的建议,家长对班级和孩子的信息关注,准备用微信辅助班级管理。

通过班主任的宣传,科任老师、家长和学生分别加入班级家长微信群和学生微信群,然后将班级建设化整为零,分锯为小切口、有联系、易操作、能落实、深影响的细微序列,充分利用班级微信平台进行信息输送。例如周一班级日历,根据学校每周工作日历进行班级本周工作安排,另外还有主题班会汇报。周二安全教育,推送學校每周二午读时间广播校会安全教育内容。周三是聚焦课堂,展示学生在课堂、作业等方面的表现,表扬优秀,督促进步。周四是班级文化,如班级制度文化及实施情况,包括班级学生一日常规制度、值日班长制度、责任小组竞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班级读书管理制度等;教室物质文化,包括学习园地、教室墙壁布置、图书角、宣传栏、黑板报等;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周五是一周小结,对本周的各项事务总结与反思,为下周班级工作提供参考,还有周末假期安全教育。周六是空中家长会,家长们对本周孩子的各项情况大交流,分享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文章。周日是背诵日,学生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背诵英语、语文,发送到微信群,老师检查,及时表扬或更正。

用微信辅助班级管理近一个学年后,班主任设计了一份针对全班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的班级微信平台满意度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共120份。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问卷第1题可知家长和学生对班级微信是欢迎的,他们很乐意通过班级微信了解本班的情况。没加入的18份问卷家长,事后了解是不会使用微信和手机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第2至8题,家长对聚焦课堂、班级文化展示和空中家长会最感兴趣,满意度高,这与微信固有优势分不开。微信提供虚拟互动场所,老师、家长、学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进行非直面式交流,减少了面对面交流中受表情、语气、环境、气氛、职务等因素造成的顾忌和压力,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在微信中传递的正面积极能量,激发学生、家长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强化班级凝聚力。通过调查问卷第9、10题可知,通过班群晒出来的班级文化片段,家长、学生甚至科任老师之间和谐交流,寓教于乐,形成一个愿景一致的强大的教育共同体。

三、分析

(一)即时性

微信使老师、家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班级信息推送,克服了时段、场地的束缚,信息传播即时。例如“胸怀家国梦,读书伴我行”读书节活动诗词朗诵比赛,班级节目《独领风骚毛泽东》,气势汹涌,形象地再现了革命斗争生活,强烈地渲染出浓浓爱国情怀。班主任及时在班级微信平台分享现场视频,赢得家长一片喝彩声。

(二)多元化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微信让这句话更加真实。一张喜欢的照片、一段分享的语音、一个滑稽的图像、一句随意的玩笑,背后包含了学生、老师、家长丰富的情感思想。例如“立目标,勤学习”主题班会课,有一个体验式小活动“立鸡蛋”。课堂上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超能力,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收获了快乐与感悟。让老师想不到的是,后面几天有好几个家长在班级群里发自己孩子在家里继续立鸡蛋的照片,说小孩在课堂上没玩够,在家里继续玩,希望班级能继续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学生把活动延续到了课堂外,这股认真的劲儿让老师和家长点赞。

(三)互动性

现在的学生思想开放、自由,不喜欢受拘束,不喜欢别人的说教,大多有自己的主见。如果老师和家长还是延续过去的教育方式,就一定会屡屡碰壁。通过微信开展互动性问题,来了解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不同诉求,可以为班级解决问题时提供更加合理的方法,也更贴近班级基层实际,增强政策的可行性。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关系也更为融洽。

四、策略

(一)班级微信信息推介与实际活动相互配合

校园文化往往会在一些特定意义时间段里,用特定的活动得到表达。通过活动,学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熏陶,而家长通过对孩子在校园活动中表现的了解,实现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可。班级微信的健康发展需要实际活动的支持,微信平台主要起到宣传作用,如果只是推送信息,而与实际活动不相联系,就会逐渐失去吸引力。实际活动因为班级微信的推介汇聚更多人气,产生更大的影响,将更好地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平台与机会。

(二)让融合和互动意识引领班级微信

建设班级微信的初衷是给师生、家长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所以日常运作中需要动态化,成员交流频繁,保证微信充满活力,避免微信群成为只建不用的“摆设”。班主任及管理员要把握好微信群的动向,适时评议班级、学校热点话题,讨论教育难点,交流经验心得,转发教育经验文章,上传视频照片,带动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形成良性运作,让微信群成为学生、家长的虚拟沙龙场所,班级微信具有鲜活力。例如语文老师经常分享学生优秀作文,让家长知悉学生细腻的内心世界;数学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家长们辅导小孩时没有那么迷茫;英语老师的亲子背诵日活动,把学生和家长系在一起,为完成背诵一起努力,学习与亲情兼得。

(三)创作正能量的班级微信文化,提高班级微信影响力

无论是微信群还是朋友圈,发布的信息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有一定的组织号召力,将学生向正面引导。所以,微信群要有一至两名管理人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建设方向,及时跟进信息动态,引导良好舆论风向,定期发布宣传资料,方能打造出理想的互动交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微信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在2017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开展“学子献爱心”活动中,管理员及时发布了区教育局文件图片、贫困生学习报道,家长积极捐款,学生全员参与,点滴爱心汇聚成河,捐款额达到900多元。

(四)个性风采展示,班级微信全面推送

记录学生青春的身影,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这是微信平台又一功能。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瞩目的焦点,每个家长都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老师利用班级微信平台,将每天的学生作业情况、活动图片或视频上传,有时候还会配以说明文字,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同时也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反馈给学生,形成良性循环,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学校运动会上,班级男子4×100米接力赛,四位男生一马当先,获得第一。同学们声震校园的加油声,领奖台上4个男生的开心笑容,班主任将照片和视频发到班级微信平台后,这四个学生家长立刻做出回应: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么厉害的一面,谢谢老师!

五、小结

班级微信就像为家长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家长们及时了解了孩子在校表现,了解了班级动态,领略到学生在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家长们分享着孩子成功的喜悦,欣喜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平时教学的辛苦、育人的精心,他们对学校教育更加支持,对老师也越发信任。

【参考文献】

[1]陈敏婷.家长微信群的传播特征及其影响[J].教育观察,2016(12):15-17.

[2]张秋红.浅谈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班级管理的优势与建议[J].消费导刊,2016(04):194.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微信应用
微信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