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化瘀方结合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2019-04-06林永
林 永
(四川省南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南江 63660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骨密度降低而造成的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该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伴随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本研究用补肾健脾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1~79岁,平均(70.24±3.05)岁;病程2~14年,平均(8.13±0.96)年。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70.18±3.06)岁;病程2~15年,平均(8.17±0.9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诊断标准: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2]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四肢酸软、身体疲倦、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疲乏少力、少气懒言、腹胀便溏、性功能减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均经X线、骨密度测定确诊,且无精神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入组前6个月内服用过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由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所引发的骨质疏松症。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补肾健脾化瘀方治疗。药用熟地黄、巴戟天、黄芪、党参、当归、煅牡蛎、煅龙骨各15g,续断、骨碎补各12g,淫羊藿、仙茅、龟甲、枸杞子、鹿角霜、丹参、白术、独活、羌活、鸡血藤各10g,甘草6g。肝郁加青皮、佛手、郁金、合欢花、玫瑰花等,湿邪加苍术、薏苡仁或合五苓散等。日1剂,加水2000mL,浸泡30min,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至600mL,分早中晚各1次,温服。
观察组加用针灸(林氏蜈蚣灸)治疗。选穴百会、肝俞、脾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足三里、中脘、关元、悬钟、阳陵泉、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等,穴位分为两组,百会、肝俞、脾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为一组,足三里、中脘、关元、悬钟、阳陵泉、三阴交、太溪为另一组。常规消毒后,针刺与艾灸(林氏蜈蚣灸)双侧穴位,分组交替治疗。双孔灸盒依秩放在相应的穴位,因形似蜈蚣,故名为蜈蚣灸。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仪检测,并比较两组左、右侧股骨颈及腰椎处骨密度变化情况。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3]评估并比较两组骨痛程度,评分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明骨痛越剧烈;同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4]评估并比较两组功能障碍程度,评估内容包括疼痛强度、社会生活、睡眠等10个项目,各项目均设6个选项,选第1选项为0分,选最后1选项为5分,分值与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中医证候包括下肢瘘弱、腰背疼痛、性功能减退等,每出现1种症状减1分。痊愈:腰背疼痛、下肢瘘弱等症状消失,证候积分改善大于95%。显效:下肢瘘弱等症状基本消失,证候积分改善75%~95%。有效: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改善25%~75%。无效:各症状均未改善,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比较 (g/cm2,±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比较 (g/cm2,±s)
组别 例 左侧股骨颈 右侧股骨颈 腰椎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0.65±0.04 0.67±0.05 0.63±0.03 0.65±0.04 0.83±0.09 0.85±0.11观察组 43 0.64±0.04 0.71±0.08 0.62±0.03 0.70±0.08 0.82±0.09 0.91±0.13 t 1.159 2.780 1.546 3.666 0.515 2.310 P 0.250 0.007 0.126 0.000 0.608 0.023
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分,±s)
组别 例 骨痛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6.19±1.03 3.37±0.28 41.03±5.17 33.24±2.98观察组 43 6.17±1.06 2.54±0.19 41.09±5.16 22.57±2.06 t 0.089 16.085 0.054 19.314 P 0.930 0.000 0.957 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4.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P<0.05)。
6 讨 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密度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种,其中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有较大相关性。临床多以降钙素、双磷酸盐类、激素等药物治疗为主。激素补充治疗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风险及轻度增加血栓风险。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痿痹”“骨痿”“骨枯”等范畴。病因与脾虚、肾虚、血瘀密切相关,其中肾虚为发病根本,脾虚则为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故临床治疗多以健脾、补肾、活血为主要原则[5]。补肾健脾化瘀方中淫羊藿、仙茅、巴戟天、续断、骨碎补、鹿角霜、杜仲强壮腰膝、温补肾阳,黄芪、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山茱萸、熟地黄、龟甲、枸杞子滋补肾阳,煅牡蛎及煅龙骨补肾壮骨,鸡血藤、当归及丹参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独活、羌活通经活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补肾强骨、活血化瘀通络之功。针灸治疗取脾、肾、膀胱、胃经以及任、督二脉之穴,通过自身调节以达健脾益肾、活血止痛之功。肝俞、脾俞、肾俞为肝脾肾之背俞穴,调整肝脾肾脏腑之气,命门蕴藏先天之炁,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肾俞、命门、太溪三穴可补先天;腰阳关疏通督脉,合命门共同调理肝肾;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和脾俞,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此二穴可培补后天之气血以养先天之肾精;关元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之功,中脘亦有通调腑气、益元气之效;三阴交可健脾和胃、调补肝脾肾三脏,百会为诸阳之会,又名三阳五会,具有调整全身阳气,通调诸阳,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下合穴,通经活络,主治腰背一切疼痛,阳陵泉为五腧穴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具有舒筋通络、益髓生血之功。毛春焕等[6]认为针灸相关穴位可以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促进睾酮分泌,进而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骨密度,改善其骨化三醇、血清睾酮、骨代谢水平,缓解骨痛,提高整体疗效。艾灸以上诸穴,可以改善腰背痛症状、促进骨密度的提高,安全性较高。药物通过人体吸收代谢,以气血输布来平衡阴阳和改善脏腑气血功能;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阴阳和改善脏腑气血功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能互补不足,增强疗效。
综上所述,补肾健脾化瘀方联合针灸(林氏蜈蚣灸)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能够增加骨密度,缓解骨痛,改善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