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足少阳经穴对正常大鼠体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9-04-04杨建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脂瘦素电针

龙 雨 江 花* 杨建波

(1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四川 泸州 646099)

电针治疗肥胖症已在国内普遍应用,甚至有风靡世界的趋势,很多文献显示电针能够降低肥胖个体的体质量[1-3],国内王鸿度团队在“少阳主骨”实验中,发现电针足少阳经穴能够降低去卵巢大鼠的体质量[4]。我们进一步实验发现电针足少阳经穴能够降低正常SD大鼠的体质量 (P<0.05)[5],但未观察电针后大鼠体内脂肪变化,也未完全明确正常大鼠体质量下降的原因。电针足少阳经穴不仅能降低病理性体质量增加,还能在生理条件下改变体脂形成,这是一个

非常有趣的问题。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足少阳经穴后正常大鼠饮食、饮水、体内脂肪变化及血清瘦素、ACTH等变化,试图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降低正常大鼠体质量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健康清洁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雄性(350±10) g,雌性 (300±10) g,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YXK(川) 2013-065],饲养于西南医科大学城北动物房,动物房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光暗周期 12 h,正常饮食及饮水。信封法编号,双盲法将雌雄均分为电针组及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同组每5只饲养于1笼。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大名华龙牌无菌针灸针(豫食药监械(准) 字 2014第 2270502号)(1寸 0.25×25 mm)、新华佗牌电子针疗仪 SDZ-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大鼠血清瘦素 ELISA试剂盒(ENZO公司)、离心机(上海卢湘仪)、精密电子天平(d=0.1 mg,上海精科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乙醚(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戊巴比妥钠、采血针、EP管等。

1.3 实验方法 每日定时测量完所有大鼠的体质量、饮食及饮水量后,开始实验。电针组大鼠用少量乙醚麻醉至浅昏迷后立即取出,绑扎于自制的鼠板中,暴露出穴位,穴位定位参照《实验针灸学实验指导》(新世纪第4版)。毫针针刺“环跳”穴(直刺约 7 mm),“阳陵泉”穴(直刺约 5 mm),“悬钟”穴(斜刺约 5 mm),实施平补平泻手法5 s后,“环跳”穴及“阳陵泉”穴连接电针仪,频率15 Hz,波形疏密波,电压1.5 V,治疗时长 10 min。电针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所有穴位每日左右轮换。对照组饲养同电针组,但不予电针干预。在进行上述所有干预时,各组大鼠均在同一空间,但保证每组之间不能听到别组干预的声音,也不能见到别组干预的画面。

1.4 标本采集 4周后,将各组大鼠用 1%戊巴比妥钠 4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有齿镊夹大鼠双足确定其失去痛觉后,迅速开腹,分离腹主动脉,取动脉血5~7 mL于 EP管中,常温静置 1 h后用离心机按2000 r/min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置于 -80℃ 冰箱 24 h待用。将大鼠腹腔内脂肪全部取出,称重并记录。去除大鼠毛发、头及内脏,洗净后将大鼠身体放入自制容器内,参照相关文献[6],按其步骤计算大鼠体脂密度。从 -80℃冰箱中取出大鼠血清,按ELISA试剂盒步骤检测大鼠血清瘦素,剩余血清送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检测 ACTH、皮质醇、睾酮、雌激素。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igma Plot 10.0统计软件处理,行 t检验,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描述,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体质量、饮食量、饮水量比较 雄性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饮食量降低(P<0.01),饮水量降低 (P<0.01),体质量降低 (P<0.05)。雌性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饮食量降低(P<0.05),饮水量降低(P<0.01),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大鼠体质量、饮食量、饮水量比较 ()

表1 2组大鼠体质量、饮食量、饮水量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鼠数 雄性体质量(g) 饮食(g/d) 饮水(mL/d)雌性体质量(g) 饮食(g/d) 饮水(mL/d)电针组 20 394.42±15.28对照组 20 445.18±6.20*22.75±0.45 26.35±0.37**36.82±0.99 0.52±1.41**301.17±3.88 16.17±0.32 28.83±0.79 306.37±5.14 17.28±0.29* 33.37±1.13**

2.2 各组大鼠腹腔内脂肪/体质量、比重、体脂比较 雄性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腹腔内脂肪/体质量、比重、体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腹腔内脂肪/体质量比率降低(P<0.01),比重和体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大鼠腹腔内脂肪/体质量、体脂、比重比较 ()

表2 2组大鼠腹腔内脂肪/体质量、体脂、比重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雄性腹腔内脂肪/体质量(g)雌性组别 鼠数 比重 体脂(%) 比重 体脂(%)电针组 20 0.511±0.058对照组 20 0.711±0.101腹腔内脂肪/体质量(g)1.082±0.0076.675±1.716 1.072±0.006 8.351±2.499 1.572±0.149 2.522±0.226**1.063±0.011 12.103±4.253 1.052±0.007 16.340±2.208

2.3 各组大鼠血清瘦素、ACTH等比较 经电针治疗后,雌雄电针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瘦素、ACTH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4。

表3 2组雄性大鼠血清瘦素、ACTH、皮质醇、睾酮比较()

表3 2组雄性大鼠血清瘦素、ACTH、皮质醇、睾酮比较()

组别 鼠数电针组 10 1835.293±576.080 302.816±51.582对照组 10 1443.810±238.164 206.134±31.801血清瘦素(pg/mL) ACTH(pg/mL) 皮质醇(ng/mL) 睾酮(ng/mL)1.713±2.961 12.940±0.060 13.823±0.030 2.953±0.640

表4 2组雌性大鼠血清瘦素、ACTH、皮质醇、雌激素比较()

表4 2组雌性大鼠血清瘦素、ACTH、皮质醇、雌激素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鼠数电针组 10 2498.414±367.191 525.273±56.240对照组 10 1638.215±745.361 311.154±85.751血清瘦素(pg/mL) ACTH(pg/mL) 皮质醇(ng/mL) 雌激素(pg/mL)51.970±4.890 14.313±0.077 14.543±0.078 46.350±3.990

3 讨论

3.1 “少阳主骨”之“骨”再探 本实验在国内王鸿度团队“少阳主骨”的理论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男女生长发育的论述体现了人的生长壮老已与骨的生长壮老已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学者提出,骨至少可以分泌2种激素,并且与骨质疏松、异位钙化、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存在复杂关联[7]。在既往“少阳主骨”系列研究中,已证明电针足少阳胆经经穴能够降低正常大鼠的体质量[5]。而同样的电针治疗运用于非足少阳经穴,大鼠的体质量并没有发生确切的改变(P>0.05,n=5),说明“少阳主骨”理论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在《说文解字》之《卷四·骨部》记载:“(骨) 肉之覆也……亦肉中有骨也,从冎。有肉。去肉为冎,在肉为骨。古忽切。十五部,凡骨之蜀皆从骨。”冎,即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型,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说明“少阳主骨”理论中的“骨”,不应该仅仅作为结构支架,而应该作为一个器官,与生长代谢、体质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3.2 电针与血清瘦素、ACTH等的关系 有文献显示,针灸治疗能够降低肥胖大鼠的血清瘦素,改善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现象,降低大鼠体质量[9]。瘦素是含有16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类激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和产生,生理情况下脂肪分泌瘦素,瘦素进入血液,然后与瘦素受体结合,通过循环系统作用于其靶器官来行使最关键的生理学调节功能——维持能量平衡。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电针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略有上升,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与肥胖大鼠不同,电针足少阳经穴可能并不是通过影响血清瘦素水平来降低正常大鼠的体质量。有文献表明,ACTH可以调剂脂代谢[10],性激素变化也与内脏脂肪有一定的联系[11],本次实验,电针组大鼠的 ACTH、皮质醇、睾酮及雌激素水平较对照组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综上,电针足少阳经穴对正常大鼠上述激素影响较小,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来改变正常大鼠的体质量及体内脂肪。

3.3 电针与大鼠食欲、体内脂肪的关系 通过观察大鼠的腹腔内脂肪、体脂及比重变化,我们发现电针足少阳经穴能够降低正常大鼠的体内脂肪。既往实验发现,电针足少阳经穴能够降低去卵巢大鼠的胫骨远端相对脂肪面积[4],这可能和电针治疗后,大鼠的血清骨钙素改变有关。由成骨细胞合成及分泌的骨钙素,大部分羧基化后在钙离子协助下与羟磷灰石结合以后沉积在骨基质里,那些少量的未被羧基化的骨钙素进入血液,共同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8]。但在将电针治疗运用于正常大鼠的实验中,没有发现针刺后大鼠血清骨钙素有差异性改变[5],但是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电针组大鼠的饮食量和饮水量较对照组减少,电针可能直接对大鼠的食欲中枢产生影响,导致食欲变化,最终出现体质量及脂肪量的变化。

3.4 未来展望 同人类一样,大鼠也主要通过下丘脑来调节摄取饮食的需要量,其中下丘脑弓状核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其拥有产生促食欲的神经肽等食欲调节信号,同时缺少血脑屏障,是与血循环中的瘦素、胰岛素、性激素等外周信号直接沟通的重要部位[12-13]。有实验证明,经电针治疗后,肥胖大鼠的血清瘦素降低,但是下丘脑瘦素受体含量增加[9],因此瘦素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降低大鼠的体质量。但是在本次实验中,由于经费有限,人力不足,我们并未检测大鼠的下丘脑瘦素受体含量,也未明确大鼠食欲降低的具体信号通路,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体脂瘦素电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瘦素及瘦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