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

2019-04-04席作武李志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酸乳功能性复方

席作武 李志强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河南 郑州 450003;2 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6级,河南 郑州 450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社会心理等也发生了改变,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常见的胃肠疾病,在临床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排便不利、次数减少或便后不尽感等,有报道显示我国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城市女性患病率为15.2%,农村女性患病率为10.4%,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2]。现代许多便秘患者对便秘的诊疗认识表浅,还存在许多滥用药物的案例,导致便秘的治疗缺乏确切的效果,不仅导致便秘反复发作,而且还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如导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的发生等,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及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发展[3]。功能性便秘的治疗通常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上述治疗无效可选择手术治疗,但是其治疗也是各有利弊。本文应用自拟通便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诊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岁;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20年。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5岁;病史最短7个月,最长22年。2组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便质干结或并不干结,排便周期长,便意冷淡,善太息,纳差,或伴腹胀,或伴排便不尽感,或伴肛门堵塞感,或伴胁胀,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微黄,脉沉细或弦细。

西医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的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药物及其他疾病等导致的便秘,便秘症状≥6个月,参考罗马 Ⅳ 的诊断标准,并且需符合以下标准[4]:近3个月至少有两项符合下列情况:(1)至少有 25%的时间感到排便不利;(2)至少有25%的时间感便时肛门堵塞感;(3)至少有 25%的时间感到便后排便不尽感;(4)至少有25%的时间便时需辅助排便;(5)至少25%的时间便质干结;(6)患者每周能自行排便的次数<3次。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排除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且在临床中务必将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与功能性便秘区分开来。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即非药物治疗,如嘱病人每日饮入 1.5~2.0 L人体所需的基本水量及食用20~30 g的膳食纤维、进行适度的活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 g,日3次,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神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大1小包置入200 mL温水中服用,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的过程中,给予中药煎剂自拟通便汤加减口服,方剂如下:党参 30 g,白术20 g,茯苓 15 g,枳实 12 g,厚朴12 g,桔梗9 g,柴胡15 g,酒苁蓉 6 g,香附 12 g,杏仁 12 g,麻子仁 12 g,桃仁 12 g,郁李仁 12 g,黄芩 9 g,当归 12 g,炙甘草6 g。加减如下:大便干结、阴津不足者加用生地黄15 g、玄参15 g、麦冬15 g;纳差者加用焦山楂6 g、焦神曲6 g、焦麦芽6 g;心烦、口苦者加用栀子6 g、龙胆草6 g;便秘久者可加用红花 9 g等活血药物,煎药 200 mL/袋,早晚各1次口服。本方作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基础方,根据患者体质及气血阴阳不足可对药物进行增减,药量可适当加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后的排便指标情况:观察其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排便频率(每周)及排便时间(min),评分标准参考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017 年)[4]。

1.5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便秘症状完全消失,排便情况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便秘症状得到缓解,排便情况接近于正常;无效:患者便秘症状无任何缓解,便秘情况仍存在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A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中的数据进行分析,2组中的临床疗效数据为计数资料,应用百分百(%) 表示,用 х2检验;2组中的排便观察指标为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检验。2组数据比较显示 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达80%,且其在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次数指标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时间指标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数据比较 [例(%)]

表2 2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排便指标评分比较 ()

表2 2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排便指标评分比较 ()

组别 例数 粪便性状 排便困难治疗组 30 5.02±0.15 1.25±0.50对照组 30 5.20±0.30 1.50±0.60排便次数(次) 排便时间(min)6.10±0.90 5.05±1.20 5.90±0.80 5.03±1.10

3 结论

功能性便秘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其差异原因可能与文化差异、饮食习惯、医疗卫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也可能与各地区研究的人群、应用的疾病诊断标准及采用的统计方法存在差异有关[5]。有研究显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6]:(1)有研究显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年龄的大小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7]。其老年人易发便秘的原因与饮食、基础疾病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密切相关;(2)性别与便秘的发生也有很大关系。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女性与男性便秘的患病率比 1.01~3.77[8],其女性高发原因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性格及其外科手术、分娩等的影响密切相关,且有一项研究显示:经产妇的便秘发生率高于未生育者[9];(3) 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精神心理等因素与便秘的发生也有很大关系。

长期的便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有研究显示便秘的长期发生不仅会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还会引起痔疮、反流性食管炎等胃肠道疾病,还会增加病死率,造成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升。英国一研究显示其每年泻药的支出共需 6000万英镑,花销巨大[10]。与正常人群相比,慢性便秘会耽误工作、学习,进一步导致经济方面的损失。虽然慢性便秘的危害如此之大,但这并未引起广大人群的足够重视,巴西有一调查显示:仅有小于5%患者因便秘去咨询医生,有36%的患者认为便秘不是疾病,有22%的患者认为自己未患有便秘,对便秘缺乏相应的了解。

刘佃温等[11]指出便秘的诊治流程分为三级:第一级:有便秘症状者详细了解其病史,给予相应的一般专科检查及辅助检查,若无阳性体征,首选给予经验治疗;第二级:针对经验治疗无效的患者,进一步行便秘相关检查如结肠传输实验、直肠排粪造影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第三级:三级治疗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二级治疗无效的患者,需对患者重新进行评估及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有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多样,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增加饮水量、多食用膳食纤维、益生菌、灌肠、生物反馈疗法、渗透性泻剂、容积性泻药、促分泌剂、促动力剂、刺激性泻药、氯离子通道激活剂、鸟苷酸环化酶C、回肠胆汁酸转运抑制剂等的应用。中医则根据望、闻、问、切的诊疗模式,辨证论治,拟出不同的方药,组成方剂对患者进行治疗。

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便秘一词。从《伤寒论》一书中有关便秘的条文论述中可以看出[12],便秘的论治主要从脾、胃、肺论治,脾胃居中央,为人体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且大肠为脾胃功能之延续,肺主气,通过其一呼一吸调整着人体一身之气的通畅,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正常则有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韩娟娟等[13]根据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功能性便秘,强调了治疗中理脾肺之气的重要作用。名中医党中勤治疗便秘提出健运中土、宣肺通肠、条达肝木、温肾水等重要理论[14]。

吾师席作武教授,总结《伤寒论》及多数医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创制通便汤,以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以健脾温肾,行气通便,并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疗效显著。自拟通便汤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运,复脾枢,枳实、厚朴行气消胀,肉苁蓉温肾阳,肾阳为一身之阳,阳气充足则大肠鼓动之力充足,后阴自开,大便自调,桔梗、杏仁一宣一降,调整肺金之宣肃功能,肺之宣肃功能正常,则有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柴胡、黄芩、香附,柴胡升肝气,黄芩降肝气,一升一降,香附疏肝解郁,肝气调达,则有利于全身之气的舒畅,本方加入五仁丸意在润肠通便,若大便仍干结,属阴津不足者,可应用增液汤,以增水行舟,通利大便,纳食不香者可加用焦三仙,以消食助运,便秘日久者因久病入络,可应用桃仁、红花等活血之品等。关于功能性便秘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的失调对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有重要作用[15]。人体的胃肠道内存在众多的微生物,且种类繁多,其总数可以达到1014个,种类超过1000种,各菌群之间相制相佐,合理组合,维持着肠道的菌群平衡。肠道菌群平衡不仅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作为屏障,防止病邪入侵,如肠道菌群失调,则会诱发肠内毒素的生成,引起多种肠道疾病,如结肠癌、结肠炎等,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经临床研究证实,中药煎剂自拟通便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但也存在不足,如中药的质和量的差别、剂型的限制等,都会影响其临床应用以及推广。除此之外,肠道菌群对肠道的具体生理及病理作用机制还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便秘的新型治疗方法,如FMT需加强临床研究,早日应用于临床,造福病患。

猜你喜欢

酸乳功能性复方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热处理和转谷氨酰胺酶对凝固型酸乳品质的影响
代餐酸乳崛起 市场有待观望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Role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with Droplet Relative Dispersion in IAP AGCM 4.1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336例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