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习基础,适度开掘潜能
2019-03-30黎定国
黎定国
摘 要:分层教学是当下流行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客观能力和学习情况,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达到促进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希望适度开掘学生潜能,对初中数学课堂分层练习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分层练习;初中数学;夯实基础;举一反三;提升发展
分层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状态等进行层次的划分,还需要对教学知识、练习题目等进行层次的划分,因此,分层练习的教学方式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基础之后,层次上升,这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启发学生,增进其思维能力;最后要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需要走向生活,联系实践,开掘学生的潜能。基于上述思路,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分层练习具体可以参考如下策略。
一、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数学概念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基础知识的夯实尤为重要,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和掌握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比如在“有理数的乘方”这部分内容中,乘方的意义和乘方的符号规律都是概念性的知识,更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于是在讲解新课时笔者设置了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在引入了乘方的概念——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后,展示了一些算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乘方,包括“361”“152”“5×9”“22×22”等;在引入乘方、幂、指数和底数几个概念后,笔者又设置了一些基础练习,包括将乘积的形式与乘方形式互化,判断哪个数是底数、哪个数是指数等,如“4×4×4=”“(-6)×(-6)=”等;判断两种乘方是否一样,各组算式表示什么,如“(-3)4”与“-34”等。这部分内容是对乘方的判断以及对乘方、幂、指数和底数四个概念的明确和理解,同时对于这些练习题,笔者先鼓励学生拿出一张纸来写下答案,然后选取一些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程度不够理想的同学在黑板上作答或者口答。这部分学生需要夯实基础知识,而这些练习针对的正是概念性的基础知识,因此使二者对应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要求,展开分层练习的模式。
二、举一反三训练,重视思维启发
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十分重要,反复运用知识也较为关键,知识需要被反复运用才能全面掌握,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举一反三的训练,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将练习提升新的层次。
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回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梳理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要素,希望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之后在讲解合并同类项的解题方法时,先从只有整数和加法的算式讲起,如“x+2x+5x”,当学生合并其为“(1+2+5)x”后,笔者又列出了其他类型的练习题,包含了分数和减法,如“y+5y-2y”“■x2y+■x2y-x2y”等,这样融入了加减法混合运算,包含了整数和分数作为系数,将合并同类项的难度提升了一个层次,促使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在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中进行举一反三,这无疑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锻炼。这部分练习笔者选取了数学学习层次处于中等的学生来黑板上作答或者口答,这些同学基础扎实,成绩中等,平时在课堂上可能不够活跃,听课的效率不佳,这樣的练习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监督和提升,十分有效。
三、鼓励走向生活,提升发展能力
学以致用,“用”是学习的最高层次,真正应用知识需要通过生活实践来完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生活,在练习中融入生活化的题目,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挖掘他们的数学潜能。
比如在带领学生完成了“数据与统计”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之后,笔者展示了一道练习题,题目内容源于生活,将笔者自己作为例子,将家庭近一个月的开销,包括饮食、服装、娱乐、学习、住房等方面多项内容的数据整合为一张扇形统计图,然后鼓励学生判断笔者的家庭开销情况,如开销在哪方面最多、哪方面最少,比例是多少等。之后笔者又鼓励学生试着思考各种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说出了调查数据的变化可以选用折线图、比较同类事物的多少大小推荐直方图,而涉及比例方面的用扇形统计图为好等等。这部分练习笔者选取了一些层次较高的学生进行口答,练习联系生活,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练习题目具有发散性,可以达到开掘学生潜能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分层教学的思想之下,初中数学课堂展开分层练习的教学模式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适度开掘他们的潜能。首先,可以从数学概念入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其次,可以设置举一反三的训练,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最后,鼓励学生走向生活,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希望在创新的教学理念下,在分层练习模式中,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孟月.数学分层自主练习在初中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J].中学时代,2013(12).
[2]曹卫兵.初中数学学习分层教学实践探究体会: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优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1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