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错管理对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的影响

2019-03-21许振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供血

许振河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血站,辽宁 朝阳 122000)

为了探讨差错管理对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实施差错管理前、后,我院中心血站采供血人员64例,视为观察主要对象。现就研讨过程做详尽阐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未实施差错管理前,我院中心血站采供血人员32例,视为对照组;另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实施差错管理后,我院中心血站采供血人员32例,视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5~38(31.47±0.24)岁,工龄1~10(6.04±0.69)年,其中护士7例、护师23例,主管护师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24~39(31.45±0.26)岁,工龄1~11(6.02±0.71)年,其中护士8例、护师22例,主管护师2例。予以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资料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P>0.05,试验可操作。

1.2 方法:首先,建立差错管理体系,血站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对既往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同时确保措施实施过程中落实到实处[1]。其次,岗位管理优化:①以我国相关的规定为依据,对不同岗位进行严格划分,实现人资的合理分配和利用。②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针对性、专业化的培训。③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成绩同绩效薪酬挂钩。接下来,优化工作流程,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对血液采集记录、差错报告进行整理归档,防止同类差错二次发生。最后,构建差错管理文化,将质量管理同差错管理文化有机结合,并营造开放的讨论氛围,强化工作人员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团队凝聚力的提升[2]。

1.3 观察指标:观察反应管理水平的理论评分和操作技能评分及其反应血液质量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的出现和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实现研究主体所有数据资料的计算处理,数据资料划分为“计量”和“计数”两种,分别对应的表述及其检验方式为“百分比”、“χ2”和“均数±标准差”、“t”结果判定P<0.05,实验有意义。

2 结 果

2.1 管理水平:观察组理论评分和操作技能评分,同比对照组,均偏高些,上述指标两组间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同对照组管理水平对比表(±s)

表1 观察组同对照组管理水平对比表(±s)

组别 n 理论评分 操作技能评分观察组 32 47.51±1.93 48.60±1.23对照组 32 42.47±2.50 45.68±2.57 t值 - 8.910 5.661 P值 - 0.000 0.000

2.2 血液质量:对照组差错事件发生率0.99%,观察组0.32%,对照组更高,差错事件发生率指标两组间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同对照组血液质量对比表[n(%)]

3 讨 论

医疗机构血液供应均来自于血站的采供血,因此,采供血可以尽最大限度确保血液供应的质量安全。而血液采集、运送、检验、制备、存储及其发放任一环节出现差错,都将会对供血质量产生影响[3]。实施必要的管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差错管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模式,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和减少差错隐患的发生。该管理模式自问世并于中心血站供血管理中应用以来,便得到了众多献血者和医疗专家的认可和好评。我院血站对供血工作采用差错管理后,通过对差错信息的及时掌握,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了差错事件的发生,并且对采血、供血工作流程的优化,实现了工作衔接的顺畅性,这对于供血工作中,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4]。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得到的数据结果记载:①观察组理论评分和操作技能评分,同比对照组,均偏高些,上述指标两组间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对照组差错事件发生率0.99%,观察组0.32%,对照组更高,差错事件发生率指标两组间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分析笔者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差错管理在中心血站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可有效的促进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供血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试论采供血机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辣语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