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例分析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状况研究

2019-03-11徐博楠欧璐莎

艺术评鉴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例分析

徐博楠 欧璐莎

摘要:本研究根据课例分析的固有研究框架,即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的分析实现对小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状况的梳理,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旨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   学科教学知识   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097-04

音乐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小学音乐教师将音乐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所能理解的音乐知识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知识的总和。本研究根据课例分析的固有研究框架,即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的分析实现对小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状况的梳理。采用课例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整理分析每一个教学环节所体现的学科教学知识,并且有助于横向对比每一位被调查者的掌握学科教学知识的程度,更有助于纵向对比在每一个维度下不同教师教学特点。

一、小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课例分析研究框架

根据舒尔曼对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定义以及解书在《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的研究,同时借鉴向琴的《熟手型幼儿园教师音乐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的个案调查及相关建议》一文的研究维度,本研究从音乐内容知识、关于小学生的知识、音乐教学策略知识、音乐教学情境知识这四个维度对小学音乐教师PCK的发展进行考量。结合课例分析的结构,确定本研究的分析框架,见表1。

即通过课例中的教学内容考察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内容知识,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考察小学音乐教师关于小学生的知识、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分析考察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策略知识、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观察分析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情境知识。此次调查研究选取三位一线教师,深入课堂进行课例收录总结,分析其教学思路,最终通过对比PCK相关的四个维度,各选取一部分典型课例进行课例分析。

二、小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课例分析研究过程

(一)维度1:音乐内容知识

音乐内容知识是指教育最基本的知识,是老师应该知道“教什么”的知识,也就是小学生要学习的最基本知识。研究发现四名被调查教师在音乐内容知识上面,都有相似的地方,见表2。

通过调查,A、B、C三位一线教师在歌唱活动中,通常都会选择在听第一遍旋律之前提问类似“在歌曲中都听到了什么”的问题,能够很有效的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听完歌曲后,学生从旋律、速度、节奏、节拍、情感等音乐要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归类自己所抓住的信息,从而自然地学习音乐内容知识。在欣赏活动中,三位一线教师都选择了给出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结构。有歌词的欣赏歌曲,三位老师要求在了解歌曲背景后,能够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没有歌词的欣赏歌曲,三位老师要求能够记住乐曲中重复、主要的旋律。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通过了解打击乐器、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根据歌曲情感,使同学们能够对打击乐器的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在韵律活动中,三位老师都给学生们足够自主选韵律动作的空间,根据歌曲的旋律、歌词的书写,完成歌曲的表演。

(二)维度2:关于小学生的知识

关于小学生的知识是指教师了解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认知特点,思维发展情况、不同小学生的差异以及关于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经验、心理发展水平等知识。被调查的四位教师在课时选择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前后课时都不是随意的选择,见表3。

三位老师都选择前后课知识内容有联系的课例来进行,不仅可以巩固原有知识,还不会引起学生感觉枯燥的情绪。例如教师A在《快乐的Do Re Mi》一课后,选择了《赛马》,不仅强调巩固了跳音、八分正附点的使用,还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自由和快乐的表达。教师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选擇了《歌唱美丽的祖国》,不仅进一步巩固了2/4拍指挥图示,还让学生们进一步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C在《丢手绢》后,选择了《北京的四合院》,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进行了学校规定的主题教学。学生们在这几节课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调动自己参与课堂,课堂学习效果明显。

(三)维度3:音乐教学策略知识

音乐教学策略知识是指教师为了达到音乐活动的特定目标,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的知识。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达到完成本节音乐课教学,同时学生学习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表4,笔者对三名被调查教师的课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给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空间,是教师A的教学特点。通过课堂观察,教师A在每一节课都会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小学生可以完成的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访谈过程中,教师A提到:“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特定的圈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会有很多奇妙的反馈。而一节完整的课就是‘一个圈连接又‘一个圈,课程完成的效果,取决于每一个‘特定的圈设计的是否巧妙”。

通过观察B教师的课堂可以发现,每次在听歌曲、乐曲前,B教师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们带着问题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聆听,这样学生们在听歌曲的过程中,会抓住有关问题的重点,使每一次的聆听变得高效。同时,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教师B用不同方式,对音乐要素的强调是处在整节课的主要地位的。

根据表6可以看出,教师C并没有过多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教师C的课堂是原始型课堂:聆听歌曲—学习节奏—旋律模唱—演唱歌曲。按部就班,没有过多的教学手段在里面。

(四)维度4:音乐教学情境知识

音乐教学情境知识是指教师根据具体音乐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有助于活动进行的教学情境的知识。营造氛围比一味强调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要更有效率,营造合适的氛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们对整节课的兴趣,从而主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一直完成整节课的内容。课例分析见表7。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A和教师C选择最常见的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通常会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进行教学情境的渲染,利用语言、提问、照片的展示进行导入,将学生们带入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师B不光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进行情境创设,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创设情境。在《打字机》一课中选择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情境渲染,让同学们想象打字员工作时候的状态,通过模仿工作场景,体会乐句的旋律走向以及整体乐曲的音乐情绪。

三、小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课例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对课例分析发现:三位教师的教学目标都能做到清楚明确,在學科教学知识这一方面都能够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三位教师都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教师B更突出了教学的方法和特点,教师A和C只是相对完成了教学目标,没有体现在学科教学知识这几方面的能力。而教学内容,整体看下来,教师A和C没有教师B的课堂更加充实有趣,更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体现在教学效果中,教师C 更能很好地展现课堂,学生们课后的收获也更加丰满。体现在学科教学知识上,教师C更显能力强一些。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专业知识的内容需要准教师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并牢牢记住,在专业知识方面已经入职的教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找出自己专业知识短板进行查漏补缺。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学科内容知识。小学音乐教师不要因为自己的教学内容的简易性而懒惰,应多读一些有关音乐学科的书籍、论文,思考一下现在主流的教育思想是从哪些方面思考阐述的,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尝试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思敏.“幼儿园教师音乐学科教学知识(PCK)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2]解书.“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向琴.“熟手型幼儿园教师音乐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的个案调查及相关建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01).

猜你喜欢

课例分析
中学化学“新学课”课堂时间分配课例分析及策略研究
类比推理教学课例(数学)分析
基于课例 反思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对《画画亲近的人》一课的若干问题探索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
提高高中英语文本多元解读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心理课的课堂效率
例谈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和模式
以“助”促学做学习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