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2019-03-01江小青
江小青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 湖南 长沙 410013)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收治的危急重症之一,由外部暴力导致的头颅损伤,包括颅内血管、脑实质、神经、颅骨、头皮等部位,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昏迷等初期症状,病情进展迅速,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1]。而快速且精准的诊断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因此如何提升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率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CT和MRI均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两者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差异较为明显。本研进一步对比分析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29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8±14.2)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恶心呕吐、头痛、失语、脑脊液耳漏、鼻漏、昏迷等症状;拉斯哥(GCS)昏迷评分中,13~15分(轻度损伤)39例、8~12分(中度损伤)16例、8分以下(重度损伤)9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1例、重物打击伤18例、坠落伤11例、挤压伤4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72h内进行CT和MRI检查。
表1 两组患者各部位诊断结果比较[n(%)]
1.2 方法
(1)CT检查。采用日本Toshiba公司16排螺旋CT扫描机,设置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时间2~3s,电压125kV,电流125mA,矩阵512×512,窗位30~55Hu,窗宽85~100Hu,行常规轴位扫描,之后对损伤区域设置层厚5mm、层距5mm进行薄层扫描[2]。(2)MRI检查。在CT检查后开展MRI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设置参数T1WI/IR矢状位,T1W1/IR横轴位,T2W1/FSE横轴位,T1W1:矩阵288×192,TE:19ms,TR:1830ms;T2Wl:矩阵 288×244,TE:137ms,TR:4700ms;先以7mm层厚常规扫描,对损伤部位以2~3mm层厚,1mm层间隔,Nex2~3次,进行薄层或加层扫描[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部位诊断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在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诊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诊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总体诊出率及漏诊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总体诊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总体诊出率及漏诊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血肿厚度诊出率比较,见表3。观察组对于血肿直径≤8mm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血肿直径>8mm的诊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肿厚度诊出率比较(n)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会造成头皮、颅骨、脑血管及脑实质等颅脑组织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急性颅脑损伤包括的疾病类型较多,病情轻重不一,如脑外伤、脑挫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CT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组织对X线的吸收率及透过率差异,获得检查部位断面或立体图像[4]。但对于损伤较小,仅有少量积血积液者、轻度脑挫伤、脑干损伤、轴索损伤等,容易发生漏诊,导致总体诊断率不高[5]。MRI利用电磁信号重建机体组织信息,从而发现组织或器官的异常,能够有效明确有无脑实质损伤。并通过多序列推断影像中的阴影判断是否有脑内少量积液或积血,对细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6]。因此,能及时检查出小出血病灶,提升了临床对病情的诊断效果,为后续治疗可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诊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诊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诊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血肿直径≤8mm的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血肿直径>8mm的诊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MRI对脑挫裂伤及损伤范围的诊断效果较CT更好,较小病灶仍能有效诊出,而CT对小面积病变以及非出血性轴索损伤诊出率较低,导致整体诊断率低于MRI。充分证实了MRI的视野更清晰,分辨率高,敏感性高,与CT相比诊断加之更高。
综上所述,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MRI诊断效果更好,能有效弥补CT的不足,临床可视情况增加MRI检查,以提升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