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血清LDH水平变化观察

2019-02-08温时来

药品评价 2019年20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阿帕生存期

温时来

赣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但进展迅速且恶性程度高,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这也是HCC患者的5年生存期低于20%的重要原因[1]。手术切除是早期HC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对于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的晚期HCC患者,血管介入治疗、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多种方式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虽然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远期疗效不佳[2]。目前以索拉非尼为主的分子靶向治疗是治疗晚期HCC患者的标准方案,但针对单一靶点不足以遏制肿瘤的进展[3],而且大部分患者难以承受索拉非尼的价格,因此,需要探索治疗效果不错且价格更加合理的药物。阿帕替尼是新型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2)的自动磷酸化,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生长的作用,2014年10月阿帕替尼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胃腺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HCC患者效果明显。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HC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晚期HCC患者5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巴塞罗那分期为C期;③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④年龄25~70岁,病程1~5年,性别不限;⑤预计生存期不低于3个月;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并签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疾病;④过敏体质,存在药物禁忌;⑤妊娠、哺乳期妇女。随机数表法将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及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艾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5,规格:250mg/片)治疗,500mg/次,1次/d,饭后顿服。出现Ⅲ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则暂停服药,予以对症处理,暂停服药时间不超过2周。当不良反应下降到Ⅰ级即可恢复用药,将剂量下调至250mg/d。治疗周期为3个月,若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或者无法耐受等情况及时终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指南1.1版》[5]制定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全部肿瘤消失,并持续4周及以上;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50%肿瘤减少,且维持4周及以上;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减少不超过50%;肿瘤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增大20%及以上。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CR+P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②生存期:本次研究开始时为观察起点,截止时间为患者发生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③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变化。④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并比较差异。

1.4 随访采用电话、门诊或住院随访的方式,随访内容包括两组患者的血常规、LDH、AFP、增强CT或MRI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31日。

1.5 统计学处理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ORR为4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1%,P<0.05;观察组患者的DCR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P<0.05。见表2。

2.2 生存期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期为(5.43±0.84)月,对照组的生存期为(3.76±0.91)月,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7,P<0.05)。

2.3 指标变化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LDH、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大部分不良反应为Ⅰ~Ⅱ级,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共11例,对照组共8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731,P>0.05),见表4。

3 讨论

HCC是中国排名第三的肿瘤致死病因,发病率位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而HCC肿瘤生物学极其复杂,各类治疗方法均有其局限性,使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成为HCC治疗领域的共识[6]。2018年HCC治疗领域的最大热点是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索拉非尼是一种在2007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在2008年获得CFDA审批用于治疗晚期HCC的靶向治疗的药物,近十年来一直是延长晚期HCC患者生命周期的首选治疗方案[7]。然而,索拉非尼的临床治疗效果仍存在部分局限性,其反应率低,延长晚期HCC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生存获益有限并且价格昂贵,使其在临床推广受到限制[8]。

阿帕替尼是中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发的一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VEGFR结合的信号传导,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9]。肿瘤细胞的扩增依赖于新生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则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VEG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而阿帕替尼与VEGFR-2结合,阻断VEGF与VEGFR-2结合,抑制VEGFR-2的自动磷酸化,强有力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10]。阿帕替尼在2014年被C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胃腺癌,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在治疗肝癌、肺癌及乳腺癌等肿瘤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1]。本研究应用口服阿帕替尼的方式治疗观察组的晚期HCC患者,其ORR和DCR分别为40.74%、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存期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与廖景升等[12]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之后,观察组晚期HCC患者的血清LDH、AF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未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但降低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指标变化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指标变化对比()

注:与治疗之前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阿帕替尼的安全性值得重点关注,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提示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与常规安慰剂治疗的安全性相当,不可否认的是,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需要及时对症处理。其中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阿帕替尼的抗血管作用,致使外周阻力增大,也有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用药期间需积极监测血压,必要时暂停服药;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血管通透性的调节有关,应定期检测尿常规及肾功能,出现Ⅲ级及以上蛋白尿时停止服药;手足综合征发生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VEGF/VEGFR-2传导通路损害真皮血管有关,多在用药3周后出现,可通过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受到刺激与摩擦来预防手足综合征[13]。

综上所述,晚期HCC患者应用阿帕替尼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血清LDH、AFP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较高,需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暂停服药。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阿帕生存期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