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2019-02-08周国庆

药品评价 2019年20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滴眼液

周国庆

江西省永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西 吉安 343400

翼状胬肉是一种眼表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异常增生且侵犯角膜,通常为单眼或双眼发病,不但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同时引起眼部不适和角膜散光,对眼球运动以及视力有较大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翼状胬肉的出现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眼部受风沙、光照、烟尘、热量以及花粉等因素的刺激。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包括单纯胬肉切除术、胬肉切除合并待敌结膜瓣移植术、胬肉结膜下转移术等。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术后早期角膜上皮组织缺损,角膜缘破坏,导致上皮增生活跃并伴随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术后复发率高[1]。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术后复发预防措施。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以及组织增生,能够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聚乙烯醇滴眼液能够加速泪膜修复,在翼状胬肉术后应用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为了分析不同预防方案的应用效果,选取56例医院收治翼状胬肉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56例医院收治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18例,B组19例,C组19例。A组18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为(60.5±5.2)岁。B组19例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为35~77岁,平均为(59.6±4.8)岁。C组19例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为33~76岁,平均为(60.1±5.1)岁。入选标准:符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适用证,即胬肉为进行性发展,且影响视力,分期为Ⅱ~Ⅲ度。排除标准:眼部手术史、眼部外伤史以及其他眼表疾病患者。三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三组采取相同的手术方案,即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具体措施为: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术野消毒,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之后在翼状胬肉颈部注射2%利多卡因0.2mL浸润麻醉,并在距角膜缘2mm平行于角膜缘行一弧形切口,切口沿胬肉体部上下两侧至角巩膜缘,自胬肉头部外侧0.5mm依次将胬肉头部、颈部从角膜和角膜缘剥离,向内将胬肉及下部组织剥离,剪除部分组织暴露巩膜,之后再颞上方角巩膜缘切取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片,之后将其移至胬肉附着的角巩膜缘处,结膜面向上,间断缝合植片并与植床球结膜,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之后常规包扎术眼。三组患者术前1d、术后4周均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以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A组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之后每周减1次用量,连用4周。B组术后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每日4次,连用4周。C组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用法同A、B两组。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复发判断标准:结膜充血、肥厚,角膜创面出现胬肉增生与新生血管形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比较(例/%)

2.2 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临床医学认为其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刺激引起的慢性炎性病变,而由于形状与昆虫翅膀相似而得名。其是球结膜与角膜的赘生组织,且随着增生组织的增大,甚至覆盖瞳孔区,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情况,常见于户外工作者,以农民、渔民以及清洁工的发生率较高,与灰尘、日光以及花粉等刺激有关[2]。外界因素的刺激导致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增生且累及角膜,导致角膜上皮、前弹力层和基质层出现病变,炎症细胞浸润累及纤维血管,从而形成了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主要是采取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有研究指出,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超过50%[3]。目前临床主要是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适用于大部分翼状胬肉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且能够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受到了临床医生与患者的认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翼状胬肉的常用治疗方法,其能够修复缺损的角膜缘上皮组织,增加干细胞数量,改善干细胞功能,同时能够阻止结膜上皮以及新生血管侵入角膜,达到预防与治疗的效果。有研究指出,对于重度以及遮盖瞳孔的翼状胬肉,通常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移植术,能够减少植片带来的免疫反应,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能够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4]。但是术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移植物取材范围不能超过边缘2/3,否则可能造成角膜缘代偿功能障碍;②角膜缘组织切口不能过深,否则术后容易出现假性胬肉和延迟愈合等问题。因此,本次56例患者均采取该术式,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翼状胬肉手术会加重泪膜不稳定性以及角膜缘干细胞损伤,从而诱发局部增生,这也是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需要保持眼表生理环境不受影响,避免翼状胬肉复发。在Ⅰ、Ⅱ度患者中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减少术后复发率,而对于Ⅲ、Ⅳ度患者则需要加入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术后复发。目前临床对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主要是使用人工泪液以及糖皮质激素和抗炎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施放,能够保持血管内皮屏障的稳定性,降低血管及细胞炎症反应,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以及肉芽增生,能够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5]。但是糖皮质激素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增加了青光眼发生风险,同时对于机体的预防与修复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创面延迟愈合,因此不能大量使用,同时也不适用于角膜上皮未完全修复的情况下[6]。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妥布霉素与地塞米松,其中妥布霉素是一种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效果且耐药性低,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地塞米松则能够有效控制眼部炎症,预防瘢痕形成,本次研究中A组仅有1例出现术后眼压升高的不良反应,而其他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是该患者对激素敏感性较高,停药后眼压恢复正常水平,无发生角膜上皮组织损伤。聚乙烯醇滴眼液是人工泪液,具有较高的黏度,能够在术眼中保留一段时间,从而提高泪膜的稳定性,能够加速创面修复,降低翼状胬肉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P<0.05),这说明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在翼状胬肉术后预防性应用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抑制瘢痕形成,从而提高患眼泪膜的稳定性,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预防该病的复发,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情况,可在该病临床治疗中普及,降低术后复发率。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手术虽然能够直接切除病灶,但是由于泪膜不稳定以及角膜缘干细胞缺损加重,导致术后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滴眼液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