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产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2019-02-06赵丽君

市场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物流产业服务能力一带一路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针对我国物流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探索合作机制、培育市场主体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物流产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2-0023-02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战略推进的支撑保障,随着战略的务实推进,物流服务能力存在的滞后和障碍已经日益凸显,亟须通过加强沿线国家间磋商、打通关键通道节点、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同体等举措,形成便捷通畅的跨境物流通道网络与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能力。

一、 “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是“一带一路”物流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及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得到迅速推进。

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主要以跨境公路、铁路建设为重点,围绕六大国际经济走廊,加快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实现联通。公路运输方面主要以打通关键缺失路段为主,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与重要边境口岸的建设,打通与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陆上运输,逐步形成国际运输通道。铁路运输方面的重点是强化已有通道,加快推进国内段线路改造,加强口岸站的接发和换装能力。

水上和航空基础设施主要以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建设西部航空枢纽等措施为主。如福建正在加快建设通陆达海的重要战略通道,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等建设管理方面合作,支持境外港航企业与福建合作建设港口,鼓励福建企业到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开展港口航运等合作。

(二)国家各部委和重点省份陆续出台配套实施方案

2015年5月,海关总署出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中提出将着力发挥口岸作为物流通道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作用,在编制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和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时优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2015年6月,交通运输部出台《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并提出将重点推进油气管道、港口海运、铁路、公路和跨海通道等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物流体系建设项目

我国企业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投入物流体系建设。2015年,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合同额达926.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是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中国交建、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等公司是我国参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招商局则是在物流体系建设中对外投资的代表性企业,现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多个港口。

(四)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我国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方面的海关合作,改善边境口岸通关条件,降低通关成本,显著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从2014年开始,我国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广东省内、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北地区共5个片区进行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了5个区之间联动一体化。

二、 “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带一路”需要物流产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大物流通道和服务作为支撑,虽然目前基础设施联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政治、融资、法律风险和环保风险等方面。

政治障碍主要体现为部分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疑虑或持观望态度。美国为了维系全球霸权,在政治和军事上对中国采取围堵对抗的策略,俄、日等周边大国不愿看到中国加深与欧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对“一带一路”进行制衡和拆台,屡屡在东海、南海以及中东挑起事端,使得政治安全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布局的难度,部分上合组织国家也担心与我国过度捆绑和联通可能会损害国家安全和经济的独立性。

融资障碍表现为“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落后,投资需求巨大并且投资风险较大,虽然我国已牵头组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成立了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但仍远不能满足沿线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体系不同且尚不完善,司法独立性不强,法律执行情况较差,因投资并购、融资、税收、合同、知识产权、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法律问题而导致投资项目受挫、目标无法实现的现象时有发生。

环保风险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国家虽然大多处于经济发展起步期,环保意识较欧美发达国家薄弱,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企业从事的基础建设项目大多与环境开发有关,因此要更加注意环保问题,避免投资项目遭遇民众抗议或巨额罚款。

三、 提升“一带一路”物流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下,物流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障碍十分复杂,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国际政策协调和制度设计,也需要微观层面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创新,更需要重点推进、打通关键,并加强市场主体与机制的培育。

(一)探索合作机制,加强国家间物流领域的政策协调

应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亚太自贸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政治或经济组织,加强相关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需加强中俄、中欧及与中亚国家的密切合作,全力疏通沿线各国铁路、公路、航空口岸及各类关卡,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中国东北地区,应与俄罗斯正在实施的“东望”战略相结合,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工程。强化与欧盟的“地缘经济联盟”,充分利用高铁外交实现中国对于西欧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入权,特别是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作用,实现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互利共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倡导构建新的海洋秩序,通过推进合作机制,打通安全开放的海上运输通道,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我国应与东盟、印度洋海湾等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通过建立合作機制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通过建立双边或多边海洋合作战略对话与磋商机制,倡导和平利用海洋资源,化解海洋矛盾、实现海洋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合理统筹规划,制定分阶段物流设施建设方案

“一带一路”物流设施投入巨大,应对“一带一路”范围内的远期、中期和近期物流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基础上科学规划骨干性物流通道和枢纽型物流节点布局,并制订分阶段建设规划。“一带”应以新亚欧大陆桥为纽带,推进沿线国家路网互联互通,形成紧密衔接的铁路、公路通道,打通最后一公里,事半功倍地提升运力,辅以重要的航空货运网络;“一路”要以海运和港口协作为重点,建设功能协调、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航运体系,并重点建设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系统。

(三)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合作先行区,打通关键通道和节点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选择一两个态度积极、乐于配合的国家开展重点投资和建设,如中国—哈萨克斯坦亚欧综合运输大通道,中国—巴基斯坦(中缅)两洋能源运输大通道,探索实施高标准物流网络一体化工程,建立与中国交通体系一体衔接、受中国支配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航海网络。以金融为工具,以人才为纽带,推动技术、管理与标准输出带动先行区国家的经济繁荣,让这些国家能够真正从基础设施改善和合作中获益。

(四)培育市场主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考虑筹建跨国物流企业集团,引导和组织中国物流企业积极与相关国家的同类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和战略联盟,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贸易便利化,简化过境与通关程序,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引导我国制造业产能转移沿着物流要道和节点布局,培育沿线各国与中国建立紧密的产业关联配套关系,形成制造业和物流业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发挥互联网和快递领域优势,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相关国家建立平台,开展业务,实现商流与物流的更紧密结合。加快推进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尽快投入实际运营。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投入物流设施建设,采取国际通行的PPP等融资方式,组建跨国银团、跨国竞标施工联合体、跨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6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刘崇献.“一带一路”物流建设障碍及其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6(1).

[3] 谢雨蓉. 全面提升“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保障能力[N]. 经济日报,2019-10-11(012).

作者简介:

赵丽君,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全球价值链、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物流产业服务能力一带一路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SYH药业集团物流发展道路探析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综合服务能力探究
关于加强党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新常态下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