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12-26魏鸿陈玉兰廖磊李艳琼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效果评价

魏鸿 陈玉兰 廖磊 李艳琼

【摘 要】目的:观察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98例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并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重监护室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满足患者代谢需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重监护室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颅脑外伤;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2

临床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由于患者依然存在意识障碍及昏迷现象,导致无法自主进食,若不能及时给予良好的营养支持,会对患者身体康复造成严重影响[1]。所以加强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确保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关键。为此,本次我科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评价,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了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23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5.5±3.3)岁;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2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0±3.2)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鼻饲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在受伤24-48小时内经鼻插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①确保供给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并要准确记录出入量;②针对昏迷超过3-5天的患者给予鼻饲饮食;③针对静脉补液的患者,每日输入量1500-2000ml;④每日鼻饲量要达到2000-2500ml,熱量控制在2500kcal(10460kJ),蛋白质达到50克以上,并要适当补充维生素;⑤在鼻饲前要核实胃管是否处于胃内及是否存在胃出血和胃潴留现象,针对存在胃潴留患者,要延长管喂间隔时间,避免逆流入气道现象发生;针对胃出血患者,要停止喂食,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治疗;⑥通过肠内营养泵将肠内营养制剂液体持续泵入,每日喂量为200-400ml,每3小时1次,夜间停止8小时;每次管喂完成后,将20ml温水注入胃管进行冲洗;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浓度,主要由少量藕粉及蒸蛋等半流质食物开始,并选择管径适宜的胃管,根据由稀到浓、由慢到快及由少到多的方式持续泵入;⑦在管喂时将床头抬高,避免呛咳及反流现象发生。一旦发生误吸时,要立即停止鼻饲,并取头低右侧卧位,及时吸除气道吸入物;同时针对昏迷患者要在鼻饲前翻身,避免发生返流。针对危重者要在鼻饲前吸出气道痰液,避免鼻饲后吸痰闭气增高腹内压;对照组给予鼻饲及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在患者受伤 72小时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每天6次,每次150-200ml。

1.3 观察标准

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球蛋白、血红蛋白)等各项蛋白值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重监护室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计量资料应用()描述,实施t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对比

监测记录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蛋白值数据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其各项蛋白值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重监护室时间对比

观察组49例患者住重监护室平均时间为(5.2±0.6)天,显著短于对照组49例患者住重监护室平均时间的(10.8±2.5)天。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t=15.2470,P<0.05)。

3 讨论

重症颅脑外伤主要症状为昏迷、意识障碍、瘫痪及肠胃功能减弱等,若抢救治疗不及时,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术后患者的机体处于应激和高代谢状态,若不能尽早给予良好的营养支持,会导致患者机体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抢救风险,使患者的康复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应加强早期肠道营养支持治疗,及时改善身体营养状况,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康复速度。肠道内营养支持是临床针对无法自主进食的症状患者常采取的营养支持方法,但给予营养支持的时间对患者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临床常规的营养支持一般是在72小时之后,但营养补充效果并不理想[2]。而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是在最早的时间内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足够营养支持,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并加强了对患者的监护措施,避免了不良现象的发生,促使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及速度[3]。在本次观察结果中也显示,与采用临床常规肠道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相比,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良好,而且患者住重症监护室时间也较短。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身体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葛晓芳.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80-81.

杨金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9):85-86.

李开宇.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35-36.

猜你喜欢

效果评价
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Fs866断层注浆效果评价
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
社区医生与二级综合医院专科联动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基于网络媒介的中医药信息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