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中CT扫描及诊断价值评价

2018-12-26舒大翔姜世培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诊断价值

舒大翔 姜世培

【摘 要】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CT扫描及诊断价值。方法:于2016年06月--2018年06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分析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诊断,评价CT诊断价值。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经CT扫描诊断,检出91例头皮损伤,30例颅骨骨折,55例脑膜损伤,58例脑实质损伤。结论:采用CT诊断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较高,这对于早期复查疑似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颅脑损伤;CT扫描;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2

颅脑损伤指的是人体头部遭受外部暴力而导致的一种损伤,在临床脑外科以及急诊外科中比较常见,常发生于交通事故、机械伤等意外伤害。由于伤及头部,所以对患者具有较大的不良危害,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因素[1]。主要有脑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头皮损伤等。该病的病情变化迅速,若未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治,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现阶段,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CT已经广泛用于颅脑损伤诊断中,而且已成为了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病情程度的一项重要依据[2]。鉴于此,本文对10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着重评价了CT扫描及诊断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分析的对象为10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06月--2018年06月,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19-75岁,平均(38.8±10.9)岁;44例车祸伤,35例打击伤,12例坠落伤,9例其他意外伤害。遵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中所提出相关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规范治疗。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表现;存在外伤史。排除肿瘤患者、严重昏迷、急危重症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As,窗宽50-100HU,窗位35-50HU,矩阵512*512。常规螺旋CT扫描,基线为听鼻线,范围为颅顶至颅底,层厚与层距均设置为3mm,持续探查10层以上,每层1s左右。同时以患者实际病情,针对性逐层探查头面部,尤其是特殊位置,需要细致的逐层薄层探查,层距与层厚均设置为1.5mm。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巡视,留意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情况。由经验十分丰富的2名影像学医师,分析CT图像。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皮损伤以及CT图像

颅脑损伤患者中,有91例患者存在头皮损伤,占比为91.00%。具体为见表1。

表1 头皮损伤CT诊断结果 帽状腱膜下血肿 浅筋膜血肿 骨膜下血肿 皮下异物 皮下积气

例数(n) 59 28 1 1 2

百分比(%) 64.84% 30.77% 1.10% 1.10% 2.20%

CT表现:①帽状腱膜下血肿。存在密度增高影,呈新月形,分布广,可越过骨缝。②浅筋膜血肿。局部存在密度增高影,丘状向外突出,分布小,且为多发性。③骨膜下血肿。新月形高密度影,分布小,未越过骨缝。④皮下异物。单发或多发高密度影。⑤皮下积气。多发气体密度影,呈点状或片状。

2.2 颅骨骨折以及CT图像

检出颅骨骨折30例,占比为30.00%。见表2。

CT表现:①线性骨折。骨皮质层线性中段,或骨缝过宽,骨缝两侧不对称且相差<1.5mm。②粉碎性骨折。骨片呈游离型,比较多发。③凹陷性骨折。颅盖骨凹陷于颅内,且存在大量或少量的骨碎片,深度达到了2.5cm。④其他。出现诸多不同的骨折,比如贯通性颅骨骨折。

2.3 颅内组织损伤以及CT图像

颅内组织损伤包括脑膜损伤、脑实质损伤两种,各自占比55.00%(55/100)、58.00%(58/100)。

脑膜损伤包括①硬膜下血肿19例,占比34.55%。颅骨内板高密度影,呈新月形、条带形,边界不清楚,分布广,越过骨缝,出血过多者存在中线结构移位、侧脑室压迫等表现。②硬膜外血肿11例,占比20.00%。颅骨内板局限性高密度影,呈梭形或双凸形,边缘光滑,通常为多发性血肿,范围受限,常伴有积气、颅骨骨折,筒仓不会越过颅缝,占位轻。③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占比36.36%。常见颅脑皮层下静脉血管破裂,高密度影。④硬膜下积液5例,占比9.09%。颅骨内板低密度影,呈新月形,密度类似于脑脊液密度。

脑实质损伤包括①脑挫裂伤45例,占比77.59%。低密度影区域中存在高密度出血灶,分布较散,边界模糊。②脑内血肿13例。占比22.41%。可见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四周围绕着低密度水肿区。

3 讨论

若脑部遭受暴力损伤,则会紊乱脑内循环系统,使得血管壁变性、脑细胞水肿,同时还会急剧升高应激性血压,使损伤的血管发生破裂,增加脑内出血的风险[3]。另外,颅脑损伤会增加血管渗出,颅内压过高,对颅内深部动静脉血管会产生麻痹作用,使得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脑内血流降低,堆积二氧化碳废物予以酸性代谢物,逐步扩张脑血管,导致颅内血管发生破裂。

CT表现会随着颅脑损伤的变化而变化,该病的病情一般较为复杂且变化快,临床诊断时需警惕误诊、漏诊,需注意鉴别不典型的CT征象,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尽量提高临床确诊率[4]。

综上所述,CT诊断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十分重大,能够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同时还可以为疑似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复查,大大提高了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李鑫,刘少波,谢志敏,等.颅脑损伤CT影像特点与颅内压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08):487-488.

吴显峰.磁共振与CT诊断急性颅脑損伤临床价值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34-235.

沈远望.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70-71.

蔺铁,王跃华,罗光东,等.老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CT影像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198-4200.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诊断价值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