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探索

2018-11-20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校院双主体护理学

徐 婷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09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逐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为此,高职高专院校制订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与医院的需求紧密结合,使学校的教学与快速发展变化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课程教学与护理职业岗位紧密对接,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经济社会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这不仅保证了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更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关键[1]。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为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保障了人民健康,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2]。但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健康保健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实践相脱节、医学人文素养不足等)日益凸显。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隶属于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我院近年来在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本院护理专业部分班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2+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1+1+1”人才培养方案,即第1学年在学校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基础课程;第2学年在医院学习各种专业课,比如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第3学年在医院实习,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工作。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为消除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弊端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16年9月入校的护理专业在读学生98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2±0.8)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名。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组实施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双主体”,指学校和医院共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二者共同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各具特色、相互联系和衔接的教学手段与育人方式。该模式改革的基本理论源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4],强调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分工协作,突出行业企业的引导地位。核心是“校企结合”并将企业元素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始终,将学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学习与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贯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凸显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主要做到5个方面的结合:学校与医院结合、课堂教学与见习实习结合、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结合、临床护理与教研结合、学生的培养与就业结合,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校院合作“双主体”办公室,共同制订相关制度,学校和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根据护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共同制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向导,行动是思想观念的表现”为指导,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并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基础[5]。

1.2.2 共建专兼结合、校院合作的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为切实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创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聘请资深护理专家进行校外指导。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学院与医院培训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双主体”协作医院的科室主任、护士长、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护士考取高校教师资格,再申报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1.2.3 成立校院合作型教学督导机构“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学校教学督导组已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为了保证“双主体”教学质量达到要求,我们在“双主体”教学医院成立了二级督导机构,以便与学院的教学督导形成互补。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指导,医院教学督导组负责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学期结束后,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满意度评价调查,并比较分析两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评价(见表1)

共计发放98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研究组学生对授课教师评价、教学管理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评价[n(%)]

2.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研究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项目研究组对照组P人数4 9 4 9-理论考试9 7.3±2.1 8 4.2±3.1<0.0 5操作技能考核9 6.6±2.2 8 5.9±2.3<0.0 5

3 讨论

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护士核心能力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把第2学年的护理专业课程从学校转移到医院,将课堂延伸至病房,在床边实施教学,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充分对接。相比于在校学习的对照组,研究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融入临床环境,而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下,学生虽然会面临许多复杂的临床问题,但增加了评估、干预和评价患者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学生亲身经历更多复杂的病例,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6]。

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校在积极应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贯彻落实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神的具体实践。实践证明,校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医药卫生技术人才唯一可行途径,是医学教育与医药卫生事业谋求共生与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7]。

猜你喜欢

校院双主体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创建和谐校院”的目标与任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