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方式
2018-10-20申昌峻
申昌峻
[摘 要]中学历史教师应秉承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原则,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以合理组织历史课中的“核心价值观”资源为突破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学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74-02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要将历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呢?因为历史是人文学科,而且集合了历史、政治、人文文化等内容,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教学。
一、用史实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1.抗日战争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近代史对于我国人民而言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被称为“东亚病夫”,弱国无外交这一现象在当时的我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段历史对我国人民而言不仅是屈辱,是疮疤,更是我国人民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陈述事实,还要利用这段屈辱的历史告诫学生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例如,在设计《抗日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几个切入点入手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第一是爱国。在战争背景之下,我国实力显得非常弱小,当日寇大举侵犯我国时,我国的有志之士没有倒下,也没有退缩,勇敢地面对迎面而来的强敌,许多人为捍卫国家领土以及尊严付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第二是富强、民主。弱国无外交,这是基于国家层面的一句非常现实的话语。为什么会挨打?因为我国在当时不够强大、富强,因此,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富强、民主作为发展目标。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青少年道德观念的熏陶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的人才发展以及人才储备贡献一分力量。
2.结合近现代史的教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1978年,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从此,中国逐渐走向了富强。但是在这之前,我国人民也经历了很多挫折。战争结束之后,我国政府就以建设新中国为主要目标,为国家的兴起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才将建设新中国的主要目标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时间里,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这也在一定层面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因为我们走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更是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走了一条充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近现代历史教会了学生要做自强不息的梦想人,要做勇往直前的追梦人,还让学生明白只有以富强为奋斗目标,以爱国、敬业为处事前提,才能实现梦想,获得美好的明天。
3.结合法治社会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我国一直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这就奠定了自由、平等、法治、民主这四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学生是朝阳群体,这个群体在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中要担当重要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必须认识到民主与法治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历史教材有针对法治教学的内容,在这里不一一详述,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依法治国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历史教学与依法治国方针结合起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由、平等、法治、民主这四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4.结合具体的史实或者历史人物事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历史不管在哪一段时间,都会被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可以将历史看作过去,也可以将历史看成未来,因为历史所承载的便是一段段鲜活的故事,在这一段段故事之中,历史将其价值逐渐体现出来。
为什么以历史为载体来进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想,在这还可以提及一条原因,因为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挖掘,因此,学生对其极具兴趣,而且历史中的许多故事或方针都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这并不是现代人强行赋予历史的一种责任,更是历史所散发的一种独特魅力。
虽然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在古代,中国有着西方发达国家羡慕的成绩,例如,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四大发明的产生不仅使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奠定,还反映出,我国的确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胜利。例如,我国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当时在沿海城市,倭寇放肆侵略,戚继光以其果敢、智慧的作战方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戚继光的事迹教会了青少年,为了民族的强大,不仅自己要强大,更要有一颗奉献的心。还有李时珍,他根据其多年的从医经验,书写了《本草纲目》。很多学生在学习李时珍的事迹时会认为因为李时珍天赋异禀,所以才能写成《本草纲目》。但是一位天才的出现,除了1%的天分,其他99%都是靠后天的努力,因此,李时珍不辞辛苦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史实数不胜数,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出现过很多能人异士,这些能人异士用其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才能够获得成功。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教师引导学生多阅读历史书籍
历史是人文学科,因此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之中,阅读、抒发自己的想法十分重要。为什么看起来没有什么难度的历史学习,学生的成绩却差异较大呢?其实这与学生自身的分析能力关系密切,如何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呢?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是一条最直接的道路。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挑选一些有趣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小故事给学生进行阅读。教师挑选的历史小故事可以从名人趣事、名人志事两方面展开,因为这些故事体现出来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给予学生一些指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条主要道路,是历史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书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智慧,是他人的智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一些書中的见解,对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能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提供一些帮助。
2.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历史故事进行分析
上文有讲到,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分析历史故事既能体现出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也能体现出学生对历史故事的了解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一些历史故事展开分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还能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有意识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习。例如,对《抗日战争》这节课中的事件进行分析。有学生认为,日军侵华体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并且其人道主义精神相当贫瘠;有学生认为,这一事件不仅体现出了日本侵略者的贪婪,还从侧面烘托出了我国在国际上所扮演的角色,当时我国物资丰富,但是却没有一定的防御心理,还沉醉于过去的强国角色中,却没想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早就动摇了,我国人民在当时被称为“东亚病夫”,这是民族屈辱,也应该是民族觉醒。还有不少学生针对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每一条意见都有一定道理。教师在此时应该将学生意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总结,并且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历史是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分析,因为只有经过了分析的学习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同样只有经过分析学习,学生才能够将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透彻,才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指路,有助于我国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 参 考 文 献 ]
[1] 余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江西教育,2017(36).
[2]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3] 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4] 叶小兵.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观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5] 马卫东.谈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02(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