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诗词格律文化 助力国家文化自信
2018-10-20谷海涛
谷海涛
[摘 要]文字记录了五千年中华文化,诗词是文字的精髓,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格律作为古典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于唐代,从唐代到清代,一千多年,一直受到重视。然而,当今时代,学术界却把它从古典诗词文化中分离出去,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视其在诗词发展历史中一千多年的荣光不见。显而易见,这是不妥的。先贤辛苦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价值应该得到很好的挖掘与认可,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古典诗词;诗词格律;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05-02
我国的诗歌有悠久的历史,诗国向来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称誉。尤其到了唐代,诗歌发展进入了顶峰。闻一多说过“人家都说唐诗,我偏要倒过来说,我要说诗唐”。唐代诗歌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今天,把重点放在古典诗词格律上。
当前,从小学到大学,各个教育阶段的古典诗词教育主要围绕语言、手法、情感等内容展开。诗词格律被人为地从古典诗词教育内容中分离出来,对诗词格律的忽视成为古典诗词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目前古典诗词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
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粗浅探讨一下古典诗词格律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力图简要介绍继承和弘扬古典诗词格律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中字词读音的准确把握和诗歌内容的准确记忆
1.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字词的读音
根据格律诗押韵规则确定诗词中字词的读音。如王安石的绝句《泊船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首句“间”字的读音。现代汉语有两个读音:一读“jiān”,释义为“中间”;二读“jiàn”,释义为“间隔”。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京口瓜洲一水间”,分别得出“京口与瓜洲之间仅有一条河”与“京口与瓜洲刚好被一水所间隔”两种解释。结合原诗发现,这两种解释难以区别哪种更符合语境。这种情况下,通过语义分析来判断单字读音的思路就走不通了。这时,如果我们了解到格律诗押韵押平声的原则,那么读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首绝句押“ɑn”韵,且首句入韵,“间”字应读“jiān”。
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韵脚依次为“斜”“家”“花”,今天读来“家”“花”依然同韵“ɑ”,而“斜”明显不能押韵。所以,“斜”字显然古时不读“xié”,应该读“xiá”。这样,整首诗便合乎格律要求了。
2.准确记忆《诗经》中的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语言上表现出很突出的歌的特点,具有重章叠句、回环反复、朗朗上口的音韵美。《诗经》中的诗大约产生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对我们来说,年代久远,不容易理解性记忆。如其中的《关雎》《蒹葭》两篇。珠海的张宝月老师发现《关雎》一诗有这样的规律:加点章节第一节四句里的“流”和“求”,声调都是阳平(第二声);第二节里的“采”和“友”,声调都是上声(第三声);第三节里的“芼”和“乐”,声调都是去声(第四声)。《蒹葭》一诗有这样的规律:第一节八句里,偶数句最后一个字全部都是押“ɑng”韵且为平声;第二节八句里,偶数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今天看来不同,古时应该相同,且为平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节八句里,偶数句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第三声、第四声)。通过对这些声韵规律的形象把握,准确牢固地记忆诗歌内容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阳平)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阳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上声)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上声)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去声)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去声)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shuāng)。(平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fāng)。(平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cháng)。(平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yāng)。(平声)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平声)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平声)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平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平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yǐ)。(仄声)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仄声)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yòu)。(仄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仄声)
二、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这就决定了古典诗歌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诗歌的音乐性在后来具体表现为诗歌的音韵和格律特点。而今天我们的诗歌学习只关注了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对诗歌音韵和格律知识则弃之不顾,这显然是不全面的。
古典诗词的魅力不仅表现为内容方面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还应该表现为声韵方面的回环美、节奏美、气势美和对称美。从押韵的角度来看,《诗经》中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用韵的,又因大部分章节采用复沓回环的方式来组织,所以在朗读时就会产生声韵的回环美。从节拍的角度来看,因《诗经》中大多数是四言体民歌歌词,诵读时要两字一停顿,是“二二”节拍;因《楚辞》使用楚地方言入诗,大多数是六言体诗句,用“兮”字表示停顿,是“三三”节拍;后来产生的五言诗或七言诗节拍基本是在《诗经》《楚辞》的节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五言诗“二二一”“二一二”节拍,七言诗“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节拍,所以在朗读时,要有意识地读出诗句的节拍,读出一种节奏美。从格律诗的押韵角度来看,格律诗要求韵脚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且押平声韵。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有“平声平道莫低昂”的提法。“平声平道”就是平平地读,“莫低昂”就是念的時候声音不要降低,也不要上扬,音节微微拉长。所以,在朗读时,整首诗偶数句最后一个字要音调保持平稳,音节稍微拉长,读出整首诗音韵上的气势美。从格律诗的平仄角度来看,格律诗的平仄呈现出声韵上的对称美。如图:
三、有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
鉴赏古典诗词要读懂诗歌的表层含意和深层意蕴,而读懂表层含意是基础,是前提。要读懂诗歌的表层含意就得从诗歌的语言入手。古典诗歌的语言是由古代汉语构成的,自然也要沿袭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音韵学研究表明:韵母发音开口度大的“ɑ”“o”等多表达感情饱满,情绪激昂;韵母发音开口度相对较小的“i”“u”“e”等多表达感情单调,情绪低沉。如李清照词《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多采用“i”“u”“e”或以其作为韵头的韵母,这类韵母发音时开口度小,音韵上传递出低沉凄惨的情绪,和我们通过语义分析得出相同的情感共识。相反,李白诗《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和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句子多用“ɑ”或以其为韵头的韵母,发音时开口度大,表达出豪迈的气概。
准确解读古典诗词时,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诗歌中单个词汇词义基本把握,而要理清诗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整体把握这首诗歌,却总感觉不通顺、不清晰。这是由诗歌词法、句法上的特殊性导致的。诗歌语言既有别于现代汉语,又有别于古代汉语。人們通常称其为“诗家语”,这“诗家语”是阅读古典诗词的“拦路虎”。具体表现为因遵循格律要求,诗人主观变换词语位置或句子位置。如:
①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彻柳边风。(辛弃疾《临江仙》)
②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③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例①中的“玉西东”,同是宋朝人的黄庭坚《次韵吉老》诗写道“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辛诗为押“风”韵,就改为“玉西东”了。例②中“生长明妃尚有村”的意思是“这里还存留着生长汉代明妃的村庄”。对应诗句本应为“尚有生长明妃村”,但这样不合格律句尾不可出现三连平的要求。于是,诗人对诗歌语言顺序做了调整。例③中为了平仄交替的需要,把“成都美酒”换成了“美酒成都”。例④中为了合乎词牌《沁园春》的要求,把“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的语序调整为“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因为格律要求变换词语位置或句子位置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研读一首古典诗词时也没必要分清诗句究竟是因为要遵循格律中的哪一具体要求而改变语序。只要我们先从理论上接受“诗家语”的特殊性,在实际解读诗句不通时,形成通过尝试变换词语或句子来梳通诗意的自觉行为就可以了。
四、有利于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优势的认同,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文字是记录历史的符号。诗词是文字的精髓,诗词之美是文字之美的具体表现。诗词格律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是文字之美的重要方面。古典诗词本身优美的音乐性应该让学生知道,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汉字优势的认同感。
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阔。古典诗词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应要很好地继承和弘扬。然而,现实是,古典诗词格律作为古典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国到现在一直被忽视,成为极小众文化现象,甚至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绝学”。宋代大儒张载《四为句》中“为往圣继绝学”成为我们为古典诗词格律被冷落、被忽视现象呐喊的最佳口号。
古典诗词如此优美的文学样式,正是我国古代诗人们智慧的结晶。自信源于实力,文化自信源于优秀文化。诗词格律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价值应该得到很好的挖掘与认可,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