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呈R型,V1呈qrS型的室性期前收缩消融1例
2018-08-13林加锋陈延茹陈小锋杨亚莉黄晓芳林佳选
林加锋 陈延茹 陈小锋 杨亚莉 黄晓芳 林佳选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VT),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认为,下壁导联呈单向R波的PVC起源于心室流出道(VOT),当V1呈qrS型时,则为左右冠窦交界处(L-RCC)起源的特征[1]。近来我院收治下壁呈R型,V1呈qrS型的PVCs经L-RCC、右冠窦(RCC)及无冠窦(NCC)标测与试消融无效,最终经右侧希氏束旁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加重半月,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PVC,24h动态心电图示PVCs 28 762次,服倍他乐克、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无效入院。入院时心电图(图1)可见频发PVCs,其 QRS 波群在Ⅰ、Ⅱ、Ⅲ、aVF 及 V2~V6均呈R 型,RⅡ>RaVF>RⅢ,aVR 呈 QS型,aVL 呈 rs型,V1呈qrS型,胸导联移行指数为0(与窦性心律同步),考虑L-RCC起源的PVC[1]。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X线胸片等检查均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7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6%。临床诊断:频发PVCs。决定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图1 患者入院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
患者入院后经适当的术前准备,于入院第2天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根据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形态结合文献报道,考虑L-RCC起源的PVCs可能性大[1],故直接穿刺股动脉置入8F动脉鞘,放置消融导管至主动脉窦进行标测,先在L-RCC标测到领先自发PVC体表心电图QRS波群-25ms的心室电位(图2A),此处起搏未能夺获心室,试消融无效;随后在RCC底部标测到领先体表心电图QRS波群-28ms的心室电位(图2B、图3A),此处起搏的QRS波群除V1呈rS型(与自发PVC不同,图2C)外,其余导联基本相同,此处试消融16s,PVC可消失,停止消融再现;其后至NCC标测到领先自发PVC体表心电图QRS波群-25ms的心室电位(图2D、图3B),此处起搏未能夺获心室,试消融无效。因RCC底部心室电位最早,且消融放电能暂时终止PVC,故考虑应到RCC底部邻近区域进行标测与消融,此区域最大可能在右侧希氏束附近。随后穿刺股静脉置入R0Swartz鞘,经鞘置入消融导管在邻近右希氏束进行标测,结果在右希氏束水平标测到领先体表心电图QRS波群-28ms的心室电位,此处起搏未能夺获心室,然而消融导管直接贴靠时,此处窦性心律下可见明显的希氏束电位,故放弃在此处直接放电。此后采用“反钩法”贴靠在右希氏束附近,可标测到领先体表心电图QRS波群-28ms的心室电位(图4A),此处起搏的QRS波群与自发PVC12导联完全相同(图4B),窦性心律时可见希氏束电位(图4A箭头所示),X线影像示消融导管在邻近三尖瓣环间隔上部邻近希氏束处(图4C),因起搏的QRS波群为宽QRS波群,可以进行试消融[2],以温控 50°C,能量 15W,阻抗150Ω试放电,约3sPVC消失,放电30s未出现快速交界性心律,逐渐将消融能量递增至50W,巩固消融90s,随后观察30min(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未见PVCs。术后持续心电监护48h未见PVCs。术后3月复查动态心电图未见PVC。
图2 经L-RCC、RCC及NCC无效靶点标测结果(ABL-d为消融导管双极标测腔内图,ABL-s为消融导管单极标测腔内图)
图3 RCC及NCC无效消融靶点的X线影像及三维标测结果
图4 为有效靶点激动、起搏标测及X线影像,提示消融导管在邻近右希氏束(ABL-d为消融导管双极标测腔内图,ABL-s为消融导管单极标测腔内图,ABL-2为无冠窦标测导管,H:希氏束电位)
讨论PVCs是临床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其最常见的起源为RVOT,其次为LVOT、房室环(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主肺动脉干等,导管射频消融安全有效。有关左心室间隔部、LVOT、心大静脉远端移行区、三尖瓣环、右心室间隔部、邻近二尖瓣环心内膜与心外膜PVCs/VT的导管消融治疗及心电图特征我们已经作了相关的研究与报道[3-9]。
2008年,日本学者Yamada等[1]报道了146例起源于心室流出道(VOT)并成功消融的PVCs/VT中,5例在V1~V3至少有一个导联呈qrS型均起源于L-RCC;其余141例流出道起源(VOT)的PVCs/VT,未发现一例V1~V3呈qrS型;因此,该研究认为V1~V3呈qrS型的VOT PVCs/VT均起源于L-RCC。然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非如Yamada等[1]报道的V1呈qrS型的VOT PVCs/VT均起源于LRCC,可能起源于 L-RCC、RCC、LCC 及 RVOT间隔部[10]。本例V1呈qrS型,Ⅱ、Ⅲ、aVF均呈R型,按照Yamada等[1]的报道符合L-RCC起源,然而经LRCC标测与试消融无效,最终在邻近右侧希氏束采用“反钩法”消融成功,提示Ⅱ、Ⅲ、aVF呈R型,V1呈qrS型的PVC不一定均起源于流出道(包括L-RCC、RCC、LCC及RVOT间隔部),也可能起源于非流出道(邻近右侧希氏束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