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研究*
——以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2018-07-27温国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孔院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温国砫,陈 静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推广办公室,浙江 金华 321004)

一、引言

学习策略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中,语言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中,人们不仅关注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而且也开始关注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的结果。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又快又好,而有的人学得又慢又差呢?艾丽斯(Ellis)认为,学习者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策略,进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成绩,反过来学习者学习情况也影响他们的策略行为。[1]

西方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策略的分类、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美国的奥克斯福特(Oxford)提出的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下面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下面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2]直到20世纪90年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国内才开展起来,亦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杨翼的《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3]、李娜的《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与学生对动机教学策略认知的不对称性》[4]、徐子亮的《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5]和李丽娜的《关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报告》[6]、原源的《云南省大学生东南亚语种学习动机实证研究》[7]等。

一直以来,学界对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十分重视,但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涉及较少,只有少部分人对个别孔子学院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过调研,如佟毅的“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需求分析研究”[8],谭龙华的“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需求分析”[9]。随着孔子学院规模的扩大,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5000万人学习汉语。[10]因此,学界对汉语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策略在汉语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在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孔子学院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故而本文将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为调查样本,运用国外流行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对他们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他们的学习动机与策略,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考。

二、调查结果

本文利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对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达大孔院”)学生学习汉语的策略进行探讨。具体地说,就是对达大孔院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汉语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提升坦桑尼亚大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总体情况;(2)与性别的关系;(3)与学习目的的关系;(4)汉语难点所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调查对象为达大孔院的学生,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59份,参加分析的有效问卷为47份,其中男性为26名,女性21名。对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分数统计形式,即将从不、通常不、有时会、通常会、经常会按照0分到4分排序,每得一项加上相应的分数,得分最高的表示采用各种策略学习汉语最积极。

在47人中,不论达大孔院学生采取何种学习策略,均包含了奥克斯福特(Oxford)提出的记忆策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等六大类,并以此为基准进行分析。达大孔院47名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策略极差值、平均得分、标准差及方差分析(df1=1,df2=45,否定域为7.24,P<0.01)如表1:

表1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47名学生学习汉语策略分析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平均分比女性高8.5分,表明男性学习者总体上的学习主动性要比女性学习者要高,但男性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差别比女性学习者大,标准差分数比女生高1.5分。表明男性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的积极性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而女性学习者表现则较为平缓。

同时,根据平均分的方差结果,策略的主动性是非常显著的(F=15.35,p<0.01),说明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都非常的积极;而男女学习者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则显示为不显著,这是由于在性别上方差对其没有可比性,故而不显著统计就在情理之中。由于调查对象的母语为斯瓦西里语,第二语言几乎为英语,而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负迁移对他们学习汉语尚无证据证明有影响。

此外,本文还根据量表的得分情况与性别、学习目的与所采取的汉语学习策略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弄清达大孔院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是否有效,而对外汉语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等。在对47名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中,得到了如表2的情况:

表2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目的分析表

表2列出了达大孔院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其中众数为“对未来工作有帮助”选项,有23人选择该选项,证明有近一半的被访问学生学习汉语是为了对未来找工作(即未来发展)有帮助。通过这一众数统计去推断整个大学生的相关系数为0.546,表明达大孔院学生学习汉语有近一半是为了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用这一数据去推断坦桑尼亚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可以减少54.6%的误差。因此,可以看出坦桑尼亚大学学生在学习汉语动机方面都是为了未来发展做准备,可见学习汉语确实有能够带来就业机会的好处。

此外,对中国文化和汉语感兴趣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这与近几年来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中坦友好的积淀是分不开的。根据PSP抽样原则,我们将排在第2位与第3位的学习动机结合一起,对坦桑尼亚大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方差统计检验,虚无假设为这两个学习动机对坦桑尼亚学生学习汉语无关,得出F=13.37(df1=1,df2=10,否定域为4.96,p<0.05),证明此两个动机对于整个坦桑尼亚大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来说是显著的,即这两个学习动机对于坦桑尼亚学生学习汉语是相关的。

关于汉语学习难点的选择,总体上他们都认为学汉语比较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汉语特点有关。在问卷的背景调查部分,最后一题是/你觉得汉语什么最难?”在47份问卷中,有37人认为汉字和词汇是他们认为最难的,占78.7%(如表3),标准差为6.94,F=11.25,(df1=1,df2=45,否定域为7.24,p<0.05),说明这一比例能够基本反映实际情况。

表3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难点分析表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达大孔院大多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时间不长(95%以上学习汉语3个月以内),但对汉语难点的认识把握还是非常准确的。由于选择声调与句子的学生较少,各为1位,而F检验对其检验无意义,故而不对其进行讨论。本问卷的最后一题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评价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质量如何等。在47份问卷中,有23位学生完成了这道开放性题目。其中全部学生在评价自己老师的时候都持正面态度,并从人格魅力、教学风格、教学收获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评价。

基于以上对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策略分析,发现他们的汉语学习策略受性别、母语、学习目的、汉语难点等的影响较大。

三、教学启示

本文使用国外流行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对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性别、母语、学习时间、汉语难点等因素与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关系。下面仅就这几个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关于汉语学习策略的情况

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最高得分为126分,接近满分,说明他们之中有人学习汉语非常积极主动。这个特点与达大所处的学习环境及其本身特点有关。首先,达大孔子学院已经成立一年多,而在达累斯萨拉姆市的中国人就已经有6万多,[11]学生们除了正式的课堂学习外,在私下里的非正式学习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他们会经常碰到中国人及汉语老师,想用汉语直接交际,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各种策略。语言学习环境对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学习的结果。

关于学习策略的选择,调研结果表明,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使用最多的是社交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所谓元认知策略是指通过集中注意、做好计划、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协调认知加工活动的方法。[2]这可能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成人语言学习者有关,和未成年人相比,成人学习语言,大多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具有良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能够在学习活动中集中注意,做好计划,主动地寻找和利用尽可能多的语言练习机会,从错误中学习,并且能够评价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进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提高语言能力,能够运用第二语言完成既定交际任务。[12]如调查问卷中的“我会和别人交流学习汉语的心得体会”“我有一个明确的汉语学习目标”两个量化表,平均得分分别为145.4与151.7(总分均为188分)。这说明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运用的元认知策略是非常多的(见表4)。

表4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学习策略分析表

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较多使用补偿策略。补偿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补偿目的语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的不足而使用的策略,它使学习者在目的语知识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目的语。由于本研究的被试大多数不具备熟练的汉语水平,当他们需要使用汉语时,就自然而然使用补偿策略加以弥补。如调查问卷中的“我会根据汉字的声旁和形旁猜测它的发音和意思”“用汉语交谈时,我会用手势来代替我不会说或我想不起来的词语”两个量化表,这两项综合别平均得分为123.2(总分均为188分)。这说明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较多运用补偿策略(见表4)。

达大学生较少使用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认知策略主要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识别、区分与重组,需要反复练习汉语材料,并想办法记住。[13]记忆策略主要是指各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又称为记忆术。实际上,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句型单调的问题,这与他们不经常使用记忆策略有一定关系。情感策略指学习者用来规范和管理情绪、情感等等的方法,自尊、焦虑、文化冲突、冒险等情感因素,都会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2]

在调查问卷中的“我用新学到的生词和表达造句或编对话”“我用动作、图画或者实物来帮助记生词”“当汉语取得进步时,我会奖励自己”两个量化表,平均得分分别为113.5、112.8和92.7(总分均为188分)。说明达大的学生汉语学习较少使用认知策略、记忆策略与情感策略(见表4)。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社交策略、认知策略,这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息息相关(前面已有表述,就不再罗列)。六大学习策略中,最少使用的是情感策略,表明学生们对学习汉语较少受情绪、心态等的影响,都表现出相对理性的态度。

(二)关于汉语教师教学策略分析

我们分析了达大孔院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策略,相应地,作为施教者的对外汉语教师,应从多方面关注他们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促进从学习技能教学到学习策略教学的转变,注重学生情感策略的培养以及记忆策略的形成等。具体来讲,就是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设置、情感交流、学习策略干预方面下足功夫,以提升汉语教学质量。

第一,在课堂设置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规定他们的汉语学习时间,并计划、提炼自己的汉语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并上交(这还对其练习汉字写作有帮助),然后以这些材料为基础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记忆策略,如将生词与熟悉的词语联系起来记忆,有计划地复习、利用卡片记生词,利用意象和声音等,这些记忆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汉字、词汇甚至句型等。

第二,在情感交流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动机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培训应该与其当前的汉语学习直接目的联系起来,因为学习目的是他们汉语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达大课堂中,教师利用汉语学习的好处,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会让学生学习汉语更有积极性。例如学生如果通过了HSK三级考试,就有机会申请全额奖学金前往中国学习,这对他们学习汉语鼓励非常大。

第三,在学习策略干预方面。只有从达大孔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现实困境出发,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培养,才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们更好的把握、应用学习策略,在汉语学习中,取得一定的进展。有研究证明,在阅读中滥用补偿策略中的“查询策略”,过于依赖字典或生字表制约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探究性发挥;在口语交流中滥用“替代策略”进行回避,这短期来看对交流有帮助,但是却不利于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等等。[14]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熟悉各种学习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有侧重地策略培养,注重实效。

汉语学习策略的选择指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把学习汉语的各种有效策略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以引起他们对自己学习汉语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的关注和反思,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15]对外汉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难易点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各种多样化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重视典型的、积极的关键教学事件,也应关注非典型的、消极的关键教学事件。[16]最后,在完成一定时期的教学任务之后,可以构建坦桑尼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策略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有效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四、结论

本文在梳理了相关理论、概念之后,找到了分析汉语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框架,即从Oxford的分类体系出发,结合问卷分析,形成了对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汉语策略学习的基本视角。研究表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学习汉语的载体主要基于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的传授,并且他们的汉语学习策略主要是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感情策略使用最少,同时性别、学习动机、认为汉语难易点不同对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

在了解了坦桑尼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之后,本文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通过与学生建立完善课堂教学设置、创造有吸引力的课堂环境、保持期望的心态、强化学生兴趣等相关建议,重视典型的、积极的关键教学事件,也应关注非典型的、消极的关键教学事件,以期师生能在良好的关系下给予学生适当评价的方式来强化学生们的汉语学习动机,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从而提升他们的汉语语言水平。

猜你喜欢

孔院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的一点新思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非洲孔子学院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墨读中国”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海外孔院发展情况简析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