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 与心理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2018-07-27杨丽宏李丽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留学生个体

赵 科,杨丽宏,李丽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间教育与文化的合作交流愈来愈频繁和密切,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也日趋增多,其跨文化适应问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来华留学生文化身份的双重性必然要求他们进行双文化认同整合并获得良好的心理和文化适应,以维系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双文化认同整合是双文化个体或群体知觉主体文化(如主流文化)和客体文化(如民族文化)认同之间整合和谐或对立冲突的程度[1―2],体现了个体在不同文化身份间进行体认与整合的过程[3]。研究指出,个体双文化认同整合程度越高,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更高[4];认同整合水平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对两种文化的认同和积极反应[5],从而促进个体的良好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因此,提升双文化个体的认同整合水平将是其身心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然而,就缅籍留学生而言,其认同整合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留华初期更为突出。调查发现,留华半年以下的缅籍留学生,上午十一时尚在正常上课,但他们会习惯性地敲打餐具,示意要去吃午餐而无心上课。再如,缅籍留学生踢足球不穿鞋子而是光着脚。其传达了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文化及心理适应有待提升。

自尊作为个体的自我评价及其情绪情感体验,反映了文化个体及文化群体间的关系程度。有研究指出,当个体具有积极的主流文化认同取向时,文化认同与高自尊相联系;当双文化个体持有强烈的本族文化认同而持有较低主流文化认同时,其自尊可能出现问题。[6]另外,研究发现,本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自尊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双文化认同水平越高其自尊越积极。[7]而双文化认同水平直接反应了双文化个体的认同整合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认同整合对双文化个体的自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对个体的心理适应具有重要影响[8―9],自尊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10]。自尊与心理适应各指标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8],自尊对大学生心理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

基于以上分析,认同整合对自尊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而自尊对心理适应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认为,自尊可能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为了解缅籍留学生双文化认同整合、自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本研究对云南省某高校91名缅籍留学生进行调查,以期为促进缅籍留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抽样选取云南省某高校91名缅籍留学生,发放问卷91份,回收91份,有效问卷91份。其中,男生45名,女生46名;平均年龄(20.06±2.56)岁。

2.研究方法

(1)双文化认同整合问卷

参照彭丽娟修订的双文化身份整合问卷[12],对问卷的表述进行调整,以适合缅籍留学生,如“我来自缅甸,现在在中国生活和学习,这样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困扰”。问卷共包括8个题项,采用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其中1、2、5、7题反向记分,总分越高则整合水平就越高。本次测量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1,分半信度系数为0.744。

(2)多元幸福感问卷

参照尚文编制的多元幸福感问卷[13],对问卷的表述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研究需要。本研究以幸福感作为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的指标。问卷共16个题项、4个维度(和谐关系、沉浸投入、成就体验和积极情绪),问卷采用5点记分,总问卷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5~0.909,且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本次测量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4,分半信度系数为0.840。

(3)自尊量表[14]

量表共10个题项,采用4点记分,从“很不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记1―4分。得分越高则自尊程度越高。本次测量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8,分半信度系数为0.758。

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管理与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图1 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心理适应的留华时间变化趋势图

二、研究结果

1.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心理适应的特点

调查发现,缅籍留学生双文化认同整合得分为(3.51±0.55)分,心理适应得分为(3.94±0.45)分,提示了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水平处于中等程度。另外,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心理适应得分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为进一步考察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心理适应在留华时间上的变化,绘制认同整合、心理适应在留华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图,见图1。结果表明,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心理适应水平随留华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留华“1年半―2年”是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发展的关键期。

2.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自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呈显著的正相关(r=0.314,P<0.01),认同整合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531,P<0.01),自尊与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360,P<0.01),认同整合与沉浸投入、成就体验、积极情绪具有显著正相关(r=0.181―0.319,P<0.05),自尊与沉浸投入、成就体验、积极情绪具有显著正相关(r=0.193―0.398,P<0.05),见表1。

表1 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自尊与心理适应的相关分析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 认同整合、自尊对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的回归分析

3.认同整合、自尊对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效应

由于认同整合、自尊和心理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采用包含3个回归方程的复回归分析来考察认同整合、自尊对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的作用机制。表2结果表明,第1步回归方程中,认同整合对心理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β=0.314,P<0.01);第2步回归方程中,认同整合对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β=0.531,P<0.01);第3步回归方程中,控制中介变量自尊后,自尊对心理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7,P<0.05),而认同整合对心理适应则无明显的预测作用(P>0.05),说明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其中,认同整合和自尊对心理适应的解释力为15.1%。

此外,为明确自尊在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各指标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以沉浸投入、成就体验和积极情绪为结果变量,以认同整合为预测变量和以自尊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成就体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β=0.319,P<0.01),认同整合和自尊可联合解释成就体验变异的15.6%;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积极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β=0.327,P<0.01),认同整合和自尊可联合解释积极情绪变异的14.1%。

三、分析与讨论

研究发现,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处于中等程度水平,说明缅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有待提高。有研究指出,来华留学生存在跨文化适应的不良现象[15]。在性别变量上,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与相关研究发现一致[15]。其可能与中国先进性别文化“男女平等”思想有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随留华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其中,留华“1年半至2年”是认同整合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速度最快。这就提示,学校应抓住这一关键期有效做好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的引导教育工作。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自尊和心理适应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就单向关系而言,提高认同整合和自尊水平对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具有积极的增益作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认同整合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对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产生影响。该结果提示了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关系间具有核心作用。研究指出,高认同整合水平的双文化个体,能够做出与情境线索相匹配的行为,从而保持了认同身份的一致[3]。实际上,与情境线索相匹配集中反映为双文化个体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即高认同整合水平的双文化个体通过有效获取他人的赞赏、重视和喜欢来维系并发展个体自尊,进而获得良好的心理适应。反之,低认同整合水平的双文化个体,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身份相对稳定,无法面对不同的文化情境表现出灵活的适应行为,其自尊相对较低,心理适应水平也就低[16]。此外,自尊对个体心理适应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已得到诸多研究的证实。自尊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17―19];自尊对个体的心理适应具有积极影响,高自尊水平的个体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8]。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的结论,支持了文化框架转换对认同整合的解释。就双文化个体而言,自尊作为个体对他人、社会关系的主观度量,其反映的是双文化个体与不同文化情境关系的整合与和谐程度;而认同整合调节文化框架转换[20―21],则直接体现为文化个体与文化情境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为缅籍留学生心理适应的干预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做好认同整合“关键期”的教育引导;二是为缅籍留学生创设更多更广泛的不同文化情境,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到不同文化情境中,适当增加留学生活动,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参与进来[22],从而增强缅籍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彼此沟通;三是针对缅籍留学生的实际,适当予以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自尊,以促进其良好的心理适应;四是为缅籍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空间,让他们获取更多的成就体验,进而获得良好的心理适应。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水平处于中等程度,留华“1年半至2年”是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发展的关键期,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和心理适应随留华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第二,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自尊与心理适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认同整合、自尊与成就体验、积极情绪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第三,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成就体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积极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缅籍留学生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留学生个体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