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7-16毛丰郭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外旋肩峰肩袖

毛丰 郭志

肩袖损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重体力劳动者,多数由于创伤、血供不足以及肩部慢性撞击损伤所致。在临床中,针对肩袖损伤患者,主张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较为常用的手术包括全肩关节镜手术和小切口手术,所选手术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1-2]。本次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肩袖损伤采取全肩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我院,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及存在手术禁忌证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在26~49岁,年龄均值为(38.6±1.2)岁;撕裂程度:小裂伤(<1 cm)24例、中度撕裂(1~3 cm)12例、较大裂伤8例(3~5 cm)。对照组34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在27~48岁,年龄均值为(38.9±1.1)岁;撕裂程度:小裂伤(<1 cm)23例、中度撕裂(1~3 cm)13例、较大裂伤8例(3~5 cm)。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操作为:基于患者肩缝中心作一斜形切口,约3 cm,切开肩峰下间隙,然后暴露于术野,之后凿除患者喙肩弓突出骨质部分与肥大肩峰下滑囊凿除,对患者肩袖损伤情况进行认真观察,结合患者的损伤情况实施相对应的处理方案,首先对患者肩袖断端进行处理,对患者肩袖间隙进行松解处理;之后,针对L形撕裂损伤者,实施无张力缝合撕裂缘操作;针对新月形撕裂损伤者,基于肩袖断端部位实施缝合操作,并固定在患者骨面之上;针对全部患者进行牵拉复位肩袖操作,在明确没有异常状况发生的条件下,采取缝合固定操作;术毕。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肩关节镜手术,选择常规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对患者肩袖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关节内作工作通道,严密观察肩袖下方损伤情况及肱二头肌损伤情况,并进一步对肩峰间隙加以确立;于患者肩峰下间隙置入关节镜,暴露肩峰,对患者的滑囊进行清理,并对患者肩袖损伤位置采取修复处理,使患者肩峰下间隙得到有效增大,之后对L形肩袖损伤者,基于关节镜下对肩袖进行缝合,并在大结节上固定好,然后采取专用线缝合残边;针对部分新月形肩袖损伤者,或没有明显粘连损伤的患者,清理肩袖断端与肩袖止点骨质;针对U形肩袖损伤者,或有明显粘连损伤的患者,首先进行松解操作,进一步对患者的肩袖止点骨质进行处理,基于肩袖止点进行缝合固定,术毕。

1.3 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肩部前屈活动度、肩部外旋活动度以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其中,VAS评分0~10分,分数越低,表示疼痛改善越显著[3-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处理方法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0,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涉及的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肩部前屈活动度、肩部外旋活动度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VAS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肩袖为覆盖在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肩袖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受到创伤、血供不足以及肩部慢性撞击损伤的影响下,便会引发肩袖损伤[5-6]。为了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学者经研究表明,针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全肩关节镜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肩部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和小切口手术比较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7-8]。

针对肩袖损伤患者,本次重点提到全肩关节镜手术和小切口手术;首先,小切口手术存在微创的优势,对患者损伤偏低,有助于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但是因为手术切口偏小,在观察损伤具体情况上较为困难,从而使手术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9-10]。其次,对于全肩关节镜手术,则改进了小切口手术的不足,不但具备微创的优势,还能够通过关节镜的使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观察,避免手术过程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上,进一步使手术风险降低[11-13]。由此可见,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加之本课题研究,可知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肩袖损伤患者采取全肩关节镜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小切口手术,可改善患者的肩部关节功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全肩关节镜手术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表1 两组在肩部前屈活动度、肩部外旋活动度及VAS评分方面的比较(±s)

表1 两组在肩部前屈活动度、肩部外旋活动度及VAS评分方面的比较(±s)

?

猜你喜欢

外旋肩峰肩袖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特定肩关节康复运动对肩外旋肌的激活效应
少林小武功(二)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