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研究
2018-06-28庞丽平
庞丽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南阳 473000)
母乳对于新生儿而言是最佳的食物,不但成分天然,含有亚油酸、蛋白质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须营养物质及免疫抗体,具有高价值、高营养的特点[1],不仅较容易被身体吸收,为婴儿提供高质量的均衡营养,增强患儿免疫力,还利于增强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母乳喂养的产妇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卵巢癌、乳腺癌的发生率[2]。产后早期促进泌乳,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目前,西医促进泌乳尚无有效方式,多给予刺激催乳素分泌的药物,考虑到药物对乳汁质量的影响,产妇多出现依从性差等问题,且部分产妇易出现副作用,应用受限[3]。相比而言,中医药促进泌乳方法多样,耳穴疗法、推拿按摩等中医外治法具有患者易于接受、操作方便、副作用小等优势[4]。本次研究笔者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提倡用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50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5±2.4)岁;出生1min Apgar 评分:8分者60例,9分者420例,10分者170例;BMI<25kg/m2者200例,BMI≥25kg/m2者450例;自然分娩时孕周为37周者150例,38周者240例,39周者150例,40周者110例;观察组患者650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2±2.5)岁;出生1min Apgar 评分:8分者80例,9分者410例,10分者160例;BMI<25kg/m2者230例,BMI≥25kg/m2者420例;自然分娩时孕周为37周者180例,38周者220例,39周者160例,40周者9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21~35岁;②初产妇;③自然分娩;④单胎妊娠;⑤孕周37~40周;⑥产后有母乳喂养意愿;⑦出生1min Apgar 评分为8~10分;⑧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⑨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产妇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不符者;②合并梅毒阳性、HIV阳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产妇;③患精神疾病产妇;④乳房发育不良者;⑤产后出现大出血等病症者;⑥依从性、耐受性差者;⑦服用大量催乳素或雌激素的产妇。
2 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多吸吮等常规方案;观察组患者则自产后即进行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取穴为脾、胃、肝、胸、内分泌、子宫、交感、肾上腺等穴。常规消毒后医者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诸穴,适度进行捏、揉、压、按,3~5次/d,每次每穴2min,至患者感觉麻、酸、胀、痛为度,连续治疗1周。穴位按摩:脾俞、肝俞、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太冲、内关;产妇仰卧位,右乳逆时针方向、左乳顺时针方向推摩各30次至局部有热感,随后拇指按压诸穴,每穴2 min,连续治疗1周。
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比较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
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出院后母乳可满足新生儿需求,不需添加奶粉等代乳品。
产后首次泌乳时间:产后用正确的挤奶手法首次自乳房挤出乳汁的时间。
产后2 d泌乳量充足:产后2 d时新生儿需求单纯可以母乳满足,无需添加代乳品。
血清泌乳素水平:于产后1 d、2 d、3 d 空腹采取肘部静脉血5ml,离心后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待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
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参照WHO疼痛分级标准对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进行评价,0度:不痛;Ⅰ度:轻痛,为间歇痛;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Ⅲ度:重度痛,为持续剧痛。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由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资料,产后首次泌乳时间、血清泌乳素水平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 分析,P<0. 05则表示两组数据资料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乳汁分泌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产后首次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2 d泌乳量充足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乳汁分泌情况对比
注:组间比较,▲P<0.05
2 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对比(ng/ml)
注:组间比较,▲P<0.05
3 两组产妇产后2 d内乳房胀痛程度对比 见表3。观察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两组产妇产后2 d内乳房胀痛程度对比[例(%)]
注:组间比较,▲P<0.05
讨 论
母乳喂养历来为妇产科临床所提倡,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科学方便的喂养方式,对于增进产后母子情感、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及婴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5-7]。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妇不仅受到自身的因素如乳房形态、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等的影响,加之工作、社会角色的压力等的影响,再加上产妇普遍惧怕顺产的疼痛,剖宫产率的升高,都导致产后缺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8-10]。临床上多见初产妇产后因情志不畅、哺乳经验缺乏、体虚等因素导致乳汁分泌不足、乳房胀痛等,是引起产妇放弃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11-12]。中医认为,乳汁由后天脾胃摄入的水谷精微化生,有“津液血乳同源”之说。产后具有“百脉空虚”、“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13],若乳汁分泌不足,多因产后伤气耗血,气血乏源不足,乳汁不充;或因产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机不调,乳汁运行不畅所致。可见,产后体虚而不充、瘀滞而不通是影响乳汁分泌不足的主要病机特点,临床催乳当以补血生津、活血通络为要[14]。耳穴压豆为中医外治法之一,近年来被认为可有效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产妇疼痛。中医学认为,耳居空窍,内通脏腑,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正如《灵枢·口问》所言:“耳者,宗脉之所聚”。耳穴压豆可通过刺激耳穴的敏感压痛点而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旨在补益气血、疏通经络、通腑理气[15]。本次研究所用耳穴贴压脾胃重在滋补后天之精华,促进气血生化有源,进而使乳汁分泌有源;贴压肝则重在调畅气机,使乳汁运行通畅;贴压胸、内分泌、子宫、交感、肾上腺等耳穴则重在刺激兴奋交感神经,调控激素分泌,可使得神经纤维加强传导,促进乳腺细胞进一步收缩,从而促进泌乳[16]。总之,耳穴贴压可肝脾共治,气血同调,共奏健脾疏肝,补血通乳之效。现代医学认为,耳穴贴压诸穴功可改善内分泌功能,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强化催乳素的释放,从而促进乳汁分泌[17],不仅如此,耳穴贴压还利于改善产妇初产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缓解产妇疼痛感[18]。另外,穴位按摩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不仅能疏通乳腺管,还能通过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避免乳汁淤积,减轻乳房胀痛,防止乳腺炎的发生[19]。近年来,临床关于研究此法报道颇多。徐晶晶等[20]报道认为,产后2 h内为乳房进行穴位按摩最佳时机,产后尽早实施乳房按摩可缩短泌乳启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乳房并发症;朱云飞等[21]报道认为,穴位按摩通过刺激局部穴位,调节人体的垂体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整脑-垂体-卵巢的功能,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升高从而降低泌乳素抑制激素的释放,促进乳汁的合成与分泌,在与乳房密切相关的经络上选取穴位进行按摩可有效促进缺乳产妇乳汁的分泌,减轻涨奶程度。本文所用按摩取穴重在调理肝脾,脾俞、肝俞均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脾俞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按摩之可健脾和胃,使脾胃健运,生乳有源;肝经循行经过乳房,按摩肝俞可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膻中按摩之性善调气,为气之会穴,功可调气催乳;乳根为阳明经穴,按摩之可疏通阳明经气以催乳;按摩少泽为通乳之要穴,功可调气通络、生津催乳;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之可补肝肾、调气血、行气通络;太冲是足厥阴经之原穴,按摩之可降肝经之逆气,达到疏肝行气之功;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按摩之重在促进气血运行,达到疏通气血、理气行滞之效。总之,诸穴按摩共奏调理肝脾、调气通乳之功。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取穴谨守产后分娩者“体虚而不充”、“瘀滞而不通”的病机特点,从“补”和“通”两个角度入手,注重“肝脾共治”、“气血同调”,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理想,经二者协同治疗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产后首次泌乳时间显著缩短,产后2 d泌乳量充足率显著升高(P<0.05);另外,产妇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更高 (P<0.05),乳房胀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可以总结出,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轻乳房胀痛,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值得临床运用。
[1] 莫建英,杨丽萍,徐志芳. 产后不同时间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184-187.
[2] KIejewski A,Vrbaniak T,Baczyk K,Cichocka E,etal.Knowledge about breast feeding advantages among primiparas[J].Przegl Lek,2012,69(10):1025.
[3] 王怡涵,王红霞. 产后泌乳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5,30(8):110-112.
[4] 安 冬,周 晨,董元魁,等.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5):81-84.
[5] 李 榕. 按摩联合理疗对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3):221-222.
[6] 陈小敏.产后泌乳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191-193.
[7] 孙红梅.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熨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53-154.
[8] 栾丹丹,于秀荣,方秀新.早产儿母亲在患儿住院期间泌乳量不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4):756-759.
[9] 鲁燕燕,刘丽萍,程子文,等.催乳汤治疗产后乳汁不足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2):241-243.
[10] 徐淑琴,郑柳莎.延续性营养干预对产后体质量滞留、泌乳及营养情况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1):68-70.
[11] 陈丽君,李素云,胡 雯. 富乳源催乳汤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261-5262.
[12] 逯蓓蓓.催乳清补汤对低BMI指数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7,38(4):440-441.
[13] 阮彩霞. 耳穴压豆合中药内服促进剖宫产后泌乳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787-788.
[14] 林淑恒,梁全英,刘永恬. 耳穴埋豆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后缺乳伴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6):118-120.
[15] 柯晓燕,陈宝艳,王淑平,等. 耳穴压豆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泌乳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2):198-200.
[16] 唐 英,贺菊芳,李 琦,等. 耳穴贴压及持续时间对产后泌乳影响的Meta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9):18-22.
[17] 邵 艳,陈莉俊,任燕青,等. 耳穴贴压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6):65-67.
[18] 周海燕,李 力,谢沛霖,等. 耳穴贴压联合催乳颗粒口服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缺乳的临床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1,28(5):389-391.
[19] 郑红连,陈桂云. 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护理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166-168.
[20] 徐晶晶,杨 露.乳房按摩时间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及成功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3):521-523.
[21] 朱云飞,刘玉玲,全小明.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针灸,2018,38(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