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耳穴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脾虚痰阻型肥胖伴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2018-06-28兰思杨
兰思杨
北京燕化医院 (北京 102500)
肥胖症是一组临床常见的代谢症群,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分布异常、堆积过多及体重增加[1]。高脂血症是肥胖症的主要并发症,二者合并后显著增加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中医认为,肥胖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在于脾,以气虚为主,标实则以痰浊为主[2]。为了进一步完善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方案,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对40例患者采用了中医针灸、耳穴配合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治疗,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脾虚痰阻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
纳入标准:肥胖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亚洲成年人肥胖指征[2],即身体质量指数(BMI)≥25;高脂血症符合《内科学》(第8版)[3]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中医诊断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4]中对脾虚痰阻型的辨证标准;原发性肥胖;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伴有心、肾、肝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妊娠与哺乳期女性;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肥胖;3个月内服用过降脂或减肥等其他药物,带心脏起搏器;皮肤破损者。
剔除标准:治疗期间因主观原因无法继续配合治疗或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45.5±5.3)岁;病程3年~15年,平均(8.8±2.6)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45.3±5.8)岁;病程3~15年,平均(8.7±2.5)年。在性别、年龄与病程构成比较中,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DA)[5]制定饮食结构,供应量为80%RDA低脂食物,总体要求一致。
2.1 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主穴:太白、阴陵泉、跗阳、丰隆、足三里、天枢、中脘、三阴交、气海。应用40~75 mm(长度)、0.28~0.32 mm(直径)毫针以平补平泻法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根据患者肥胖度分别针刺20~50 mm,得气后选择3~4对穴位予以温针灸。将长艾段剪取为1.5~2cm插入毫针柄点燃,每穴2~3壮,留针40 min,隔日治疗1次,1个疗程为15次。月经期间停止针灸,共2个疗程。
2.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耳穴:待温针灸完成后实施耳穴贴压治疗,主穴:三焦、神门、内分泌、肾、脾、大肠、肺、胃;嗜睡去神门加额;食欲亢进加渴点、饥点。采用75%酒精对常规消毒局部,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双耳交替贴压,三餐前按压穴位,每次按压40~50次,30min/次,以局部酸、胀、麻、痛感为宜,隔日治疗1次,1个疗程为15次,共治疗2个疗程;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选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治疗,首先选择腹部减肥处方,将涂有药液的电极贴贴于患者天枢和梁门穴上,白扁豆、生白术、茯苓、砂仁、山药、生薏仁各30 g,煮沸后备用。频率为5Hz,正弦波,脉冲宽度为100US,1次/d,20min/次,1个疗程为30 d,持续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评价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疗程)以下几项指标:体质量、BMI、腰围、臀围;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②根据“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6]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相较于治疗前,体质量降低>80%,血脂恢复正常(TG>1.181mmol/L,TC<5.712 mmol/L,HDL-C>1.04 mmol/L),BMI下降至26~27 kg/m2;有效:相较于治疗前,体质量降低>30%, TG下降>40%,TC下降>20%,HDL-C上升>0.26 mmol/L),BMI下降>4 kg/m2;改善:相较于治疗前,体质量降低25%~30%, TG下降20%~40%,TC下降10%~20%,HDL-C上升>0.104mmol/L),BMI下降2~4 kg/m2;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显效、有效与改善计为总有效。
结 果
1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对比 治疗前两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TG、TC、HDL-C与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G、TC与LDL-C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mmol/L)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 论
中医学中,肥胖伴高脂血症属于“痰湿”、“血瘀”、“中风”、“胸痹”等范畴,此类患者体形肥胖,血液运行缓慢,多脂,常因贪食,脾胃负荷超载,水湿停滞,运化失司,化为痰浊高脂而致病。同时,过食生冷,湿邪停滞中焦,寒湿累及脾脏,致运化受损,机体内湿浊、高脂、痰饮弥漫三焦,且伴有脾虚湿阻之象,外贯腠理而致肥胖与血脂异常。因此,治疗中应以祛浊降脂,健脾利湿为原则。针穴是治疗肥胖症的主要中医手段,脾虚痰阻型肥胖症取穴上主要参照《灵枢·九针十二原》,其中太白穴乃脾经之原,配合脾胃之合穴足三里、阴陵泉可助脾胃之气,升清降浊,健脾益气,自消痰浊膏脂;《玉龙歌》中记载“痰多需向丰隆寻”,丰隆穴为胃经之络,除湿降脂,蠲化痰饮[7];三经之交会穴三阴交一穴协三脏,具有化生气血,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补益肝脾肾三脏之功;天枢、中脘为胃肠之募,汇聚脏腑之气,二穴可助胃之传导与运化;气海为任脉经穴,温补下焦,大补元气。温针灸辨证施灸,使痰浊移行,标本兼治,内注五脏六腑,外濡肌肤皮毛,继而达到减脂瘦身的功效[8]。
有研究指出,多数患者饥饿或进食前按压耳穴可以缓解饥饿感,增强代谢,调节脂质代谢[9]。 岐伯曰: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脏腑与耳有密切关联[10]。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通过按压可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此外,有学者发现,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通过药液导入可以有效降低肥胖患者的瘦素与血脂水平,且对脂质代谢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相较于传统用药方式,中医定向透药将医用物理学与中医药有效结合,促使药物从患部肌腠直接吸收,具有直透、快速等优势。本文研究在常规饮食管理的基础上,对单纯针灸与针灸、耳穴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三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进一步刺激了机体的调节功能,增进减肥效果。治疗后研究组TG、TC与LDL-C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随着体质量的降低,患者血脂指标明显改善,疗效可靠。从整体疗效来看,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针灸、耳穴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祛浊降脂,健脾利湿,调节机体脏腑功能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增强脾虚痰阻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1] 李春桂,曹柏龙,苗桂珍,等.健脾祛湿化痰降浊方为主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8):1021-1022.
[2] 曹拥军,乔 楠,陈亚琴,等.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研究[J] 陕西中医,2014,35(12):1602-1604.
[3]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 [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9.
[4] 朱文锋.《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所建立的病、证体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1999,14(2):4-6.
[5] 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J].营养学报,2014,36(4):313-317.
[6] 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7] 刘章平.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202-1204.
[8] 安 欣,孙媛媛.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8):1084-1085.
[9] 薛冬群,苏春香,亢东琴,等.耳穴贴压治疗成人单纯性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0):1182-1189.
[10] 于菲菲,史丽萍,李晓.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7,38(12):1791-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