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T-AOC的影响*

2018-06-28常月辉赵香君

陕西中医 2018年7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针刀传导

常月辉,张 强,赵香君

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疼痛科(秦皇岛 066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有数据显示其患病率在60%~90%之间,且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及糖尿病病程延长,近年来其患病率逐年激增[1]。临床多表现为肢体疼痛、发凉,肢端麻木,感觉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诱发难治性顽固性神经损伤,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2-3]。有学者指出DPN早期具有可逆性,通过给予硫辛酸注射液、甲钴胺等西药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营养神经,纠正血脂异常,控制DPN病情进展[4]。但西药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预后效果较差。亦有学者指出其舌苔白、舌质暗、脉细弱等表现与中医中的消渴痹痿病相符,自中医入手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效果可能会更佳[5-6]。本研究将血府逐瘀汤、丹参注射液与针刀联合应用于DPN,探讨其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T-AOC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DPN患者1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神经病学》及中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DPN临床诊断标准[7-8]。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7.46±6.34)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9.71±1.33)年,神经病变病程1~9年,平均(5.60±1.71)年;观察组71例,男42例,女29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50±6.29)岁,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8.60±1.44)年,神经病变病程1~8年,平均(5.81±1.4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丹参注射液联合针刀治疗。针刀治疗:若属电生理紊乱则于T7~8、T11~12的棘突连线中点旁开1.5寸处,刀口线平行于人体纵轴,与矢状面形成45°角斜向刺入棘突根部,刺入深度为0.8 cm,并实施2~3下纵行剥离;双侧髌韧带外侧缘凹陷处下3寸,于伸趾长肌与胫骨前肌之间各定两点,刀口线平行于人体纵轴,针尖垂直刺入1寸,予以纵行剥离(2~3下);小腿前内侧面下部,胫骨内侧后方向凹陷处、内踝上缘上3寸各定一点,刀口线平行于下肢纵轴,针尖垂直刺入1寸,纵行剥离2~3下。若在T7~9脊椎区带,寻找压痛、条索及结节,于此处实施针刀,刀口线平行于阳性物纵轴切开痛点,实施横形或纵形剥离。同时静脉滴注30 ml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35020223)+250 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1次/d,持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红花、丹参、葛根、桃仁、赤芍、川芎、当归、生地各10 g,生黄芪30 g,鸡血藤、山萸肉、杜仲、玄参各15 g,牛膝20 g。阴虚津液不足加南沙参、北沙参各9g,天花粉15 g;肢体麻木、疼痛则加延胡索、忍冬藤各9 g,全蝎3 g;伴有气虚则加黄芪15 g;肾阳虚加淫羊藿9 g,肉桂6 g;疼痛严重加延胡索、羌活各10 g;若患者肢体畏寒则加桂枝10 g。加水煎至200 ml,1剂/d,2次/d,连续服用6周为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9-10]①采用购自西化仪科技有限公司的肌电图分析仪(ZRM11-ZET)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测定比较。②治疗6周后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疗6周后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及深浅感觉无改变,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变为无效;自觉症状明显缓解,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4 m/s,腱反射及深浅感觉有所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为改善;自觉症状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腱反射、深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为显著改善[4]。总有效率=(改善+显著改善)/总例数×100%。③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均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10 min,取上层清液待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7600-120)采用比色法检测比较两组血清T-AOC变化情况。④比较两组皮疹、恶心呕吐、低血压、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 果

1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6周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m/s)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显著改善4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14%;对照组显著改善40例,无效17例,总有效53率为75.7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两组血清T-AOC比较 观察组患者6周后血清T-AOC(8.10±1.97)IU/ml低于对照组(10.10±2.14)IU/ml(P<0.05)。

4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讨 论

DPN是由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神经损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复发率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需及早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中医将其归属于“消渴”、“痹证”、“痿证”等范畴,由日久伤阴、气阴两虚、津液耗损、脉络瘀阻、筋脉失养、血行瘀滞所致[11-12]。故活血化瘀、舒经活络、引血下行为其治疗之根本。

针刀是在中医九针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手术刀发展而成的介于手术、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松解术,吸收中西医之长,具有损伤小、对患者造成疼痛小、操作简单、无需缝合等优势,但该方法治疗疗程长,短期效果不理想,需结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丹参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通脉养血、散寒温经之作用,可通过改善小血管弹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细胞血供,修复周围神经细胞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血府逐瘀汤最早见于《医林改错》,由红花、当归、生地、生黄芪、赤芍、鸡血藤、丹参、川芎、牛膝等多味中药共同组成,其中红花具有通络祛瘀之功效;川芎可行气活血、止痛祛风;鸡血藤为“血分之圣药”具有引血下行、通利血脉之功效,《饮片新参》有云:“鸡血藤祛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桃仁擅祛瘀活血;赤芍具有凉血清热、止痛祛瘀、散邪行血之作用;生地可生津养阴、清热凉血;当归具有活血补血、止痛祛瘀之功效;山萸肉长于滋阴补肾;玄参、生黄芪等具有养阴益气之功效;牛膝可破血化瘀、引血下行、通利血脉;诸药合用不寒不热,共谱止痛通络、祛瘀活血、养阴益气、舒筋通络、气血双调、行气宣痹之曲。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对醛糖还原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通过降低山梨醇水平,控制血糖水平;鸡血藤可改善血黏度,扩张血管,提高血管内血流量,进而改善微循环,缓解肢体疼痛麻木感;丹参及当归可拮抗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血浆及全血黏度,进而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循环;黄芪可通过降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桃仁具有镇静、扩血管之作用[13]。与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可发挥药物间协同效应,互增药效,二者结合针刀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内外共治,从而提高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6周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而T-AOC低于对照组,说明给予丹参注射液与针刀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DNP患者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本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表明血府逐瘀汤辅助针刀、丹参注射液治疗,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此外本研究亦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选取样本量小,未进行长期随访,有待临床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实。

[1] 弓 弦,喻 燕.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相关因素分析[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1):54-56.

[2] 朱忠才,郑雅芳,王旭玲,等.温阳益气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4):462-463.

[3] 肖凤英,汪春兰.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5,54(10):1131-1133.

[4] 谢宝强,周青美.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949-950.

[5] 赵步长,赵 涛,赵明中,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木丹颗粒干预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33-35.

[6] 饶潇潇,姚广涛,文小平,等.中药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4):130-133.

[7]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29-431.

[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4.

[9] 李 平,马建华,高佳麟,等.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9):743-747.

[10] 韦凌云,杨丕坚,李舒敏,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3):303-305.

[11] 段春红.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486-2488.

[12] 方朝晖,赵进东,牛云飞,等.丹参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联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作用的系统评价[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3):124-127.

[13] 宋艳敏.血府逐瘀汤与逍遥散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0例[J].陕西中医,2013,34(6):712-713.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针刀传导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神奇的骨传导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