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围松量对男西裤裆部造型的影响
2022-08-04白艳如
宋 莹,白艳如
( 辽东学院 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随着服装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男西裤的款式与风格也由传统固定的单一模式,变得样式丰富、风格多样[1],并深受男性消费者的喜爱,从而使西裤在男装市场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臀围作为影响男西裤造型的关键结构参数之一,其放松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男西裤裆部的结构与造型,并对男西裤外观造型的美观度及其穿着的舒适度起到决定作用[2]。针对这一问题,曹立辉[3]发现臀围松量对裤子裆部造型与舒适度有决定性影响,并对常见裆部结构产生的造型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陈英[4]根据男性下肢特征与运动规律,结合男西裤主要部位的尺寸与松量设计及男西裤的裆弯结构变化,通过试验得出适当缩短男西裤立裆深、下落腰口线及延长外侧缝线均会提升男西裤造型的美观度与穿着舒适性的结论。谢勇等[5]总结出影响裤装立裆结构的因素并设计正交试验,建立了裤装结构影响因素与裆部结构设计的关系模型。王永波等[6]利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对男性上裆部位的特征数据进行提取,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影响青年男性裤装上裆长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刘东[7]以短裤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短裤结构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短裤裆部结构变化对其穿着舒适的的影响规律。上述研究均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但是缺少对市场覆盖率极高的男西裤的针对性研究,且研究手段相对单一,多采用人工计算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缺少先进的智能软件作为技术支撑,所得出结论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无法得到验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男西裤的臀围松量与裆部结构进行参数设置,利用先进的CLO-3D虚拟试衣软件,对男西裤进行虚拟试穿并提取所需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归纳出男西裤臀围松量与裆部结构造型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相应的模型,以期为男西裤的结构与造型优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1.1 所选西裤的款式特征
随着服装市场的多元发展,人们对服装款式的需求愈发个性化与多样化,传统单一的西裤样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据此,笔者选取一款颇为时尚的男西裤款式为研究对象。该款男西裤的款式特征体现为:保持传统西裤直筒型裤腿、绱腰、前身两侧斜插袋,后身双开线口袋以及前门襟拉链设计不变。在此基础上将前后裤片只保留一个省道,使整体西裤款式更为简洁大方、时尚干练。具体款式如图1所示。
1.2 男西裤样板
本次试验选取175/74A男性标准体为标准,在腰围与裤长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男西裤臀围松量分别设置为6、8、10、12和14 cm 5个规格,利用富怡CAD软件绘制西裤结构图。试验西裤的结构如图2所示,尺寸见表1。
表1 试验西裤各部位尺寸
2 试验
2.1 试验参数设置
CLO-3D作为一款可视化性能极强的三维服装建模软件,具有样板绘制、虚拟试衣、款式与动画设计等多种功能[8]。软件数据库中自带多种不同体型与风格的模特信息,以及不同颜色、图案、成分及物理性能的面料信息,操作者可根据款式要求对模特信息进行选取,或通过建模的方式创建新的虚拟模特;并根据款式特征选取合适的面料属性与性能,通过颜色填充、图案选择或设计确定面料信息[9]。本次试验选取的模特信息如图3所示,具体面料信息如图4所示。将绘制好的男西裤样板导入CLO-3D虚拟试衣软件,通过虚拟缝合进行虚拟试衣,试衣效果如图5所示。
男西裤在人体实际穿着的状态下,裤子裆部弧线的舒适性与美观度主要由裤片的前后裆宽、立裆深的尺寸来决定,其具体形态如图6 所示。其中前后裆宽对男西裤裆部的横向结构与造型会产生影响:裆宽尺寸过小会在人体裆部出现横向绷紧的现象;尺寸过大则会在西裤的裆部出现多余的横向褶皱,出现不平服的外观效果。立裆深则会对男西裤纵向的裆部结构与造型产生影响:立裆深尺寸过小会在人体裆部出现纵向绷紧的现象,即俗称的“卡裆”;尺寸过大则会产生立裆松垮下垂,即俗称的“大裤裆”的现象。上述问题均会极大地影响男西裤的外观造型与穿着舒适度,且裆宽与立裆深的搭配又对男西裤裆部的松量分布产生决定性影响。对男西裤二维样板与虚拟着装状态下的裆宽、立裆深以及裆部造型的数值与形态指标进行提取并设置为试验参数。提取方法为沿虚拟模特腰部经西裤前中心、西裤裆部、西裤后中心所形成的封闭路线,每间隔 20°对模特人体轮廓与西裤表面轮廓的垂直间距进行测量,提取出裆弯松量数值。具体提取方法如图7所示。
2.2 试验过程与分析
2.2.1 裆宽与臀围松量的关系
由于男西裤在平面样板与裆缝合并后的裆宽数值会发生变化,因而本次试验将分别选取二维平面样板的裆宽(Wp)、裆缝合并后裆宽(Wd)(图8)以及人体着装后的西裤裆宽(Wp’),对这3种状态下的裆宽数值与男西裤臀围松量(h)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据提取得出3种状态下男西裤裆宽与不同臀围松量之间的关系趋势,如图9所示。在此基础上,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对裆宽变量与臀围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状态下的裆宽与臀围松量相关性
综合图8和表2可知,3种状态下的男西裤裆宽均与臀围松量呈正相关趋势,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变量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将3种裆宽状态设置为因变量、男西裤臀围松量设置为自变量,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总结出裆宽与臀围松量之间的关系公式:
Wp=0.104×h+15.862,R2=0.913,
(1)
Wp’=0.146×h+18.403,R2=0.931,
(2)
Wd=0.198×h+17.738,R2=0.803。
(3)
2.2.2 立裆深与臀围松量的关系
提取不同臀围松量下的男西裤立裆深数值,绘制出男西裤立裆深与臀围松量的关系,如图10所示。从图中可知,男西裤平面样板的立裆深(Dp)较着装状态下的立裆深(Dp’)数值较大,且臀围松量越大,二者之间差值越小,逐渐接近平面样板的立裆深。主要原因是由于平面样板中的的前中心线在着装状态下会贴合人体前中腹部,在腰围线不变的情况下会将男西裤立裆深线向上提升[10],从而导致着装状态下的立裆深数值变小。从图11可看出:AB的垂直距离为平面样板立裆深,当腰围线位置不变,西裤处于着装状态时,A点贴近于人体前中心腹部A′点处,B点上提至B′点处,才能保证A'B'=AB。同时,在腰围尺寸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臀围松量的加大,着装状态下的西裤前中心线与人体的贴合度逐渐降低,导致臀围线以下部分弧线趋直,因而与平面样板的立裆深差逐渐缩小。
2.2.3 裆弯松量(c)与臀围松量(h)的关系
按照图7的方法对不同臀围松量下的男西裤裆弯松量数值进行提取。由于图中0°~60°以及320°~360°区间内的裆弯松量接近于0或者不存在裆弯松量,因而该区间无需提取裆弯松量。根据提取出的裆弯松量总结出男西裤裆弯松量与臀围松量的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知,在提取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大部分区间内裆弯松量的数值与臀围松量成正比,即臀围松量越大,该角度的裆弯松量也越大。当提取角度为60°~120°以及280°~320°时,对应的男西裤样板在腰围线与臀围线之间,尚未到达臀围线位置,因而裆弯松量与臀围松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受臀围松量变化的影响很小;当提取角度为120°~180°时,男西裤对应位置为前身臀围线至裆底区域,在这一区间随着提取角度的增加,西裤裆弯与人体表面的空隙量迅速加大,并在180°的时候达到最大;当提取角度为180°~220°时,西裤裆弯与人体表面的空隙量则迅速减小,且上述2种角度区间裆弯松量与臀围松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当提取角度为220°~280°时,西裤裆弯松量依旧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与臀围松量相关性逐渐消失。具体臀围松量的变化与裆弯松量相关性分析见表3。
表3 臀围松量与裆弯松量的相关性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高度相关的裆弯松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进而创建男西裤臀围松量与裆弯松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见表4。通过表4可知,表中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说明男西裤基于臀围松量与裆弯松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具有极高的拟合度。
表4 臀围松量(h)变化与裆弯松量(c)的关系模型
3 结论
本文以男西裤为研究对象,以CLO-3D虚拟试衣软件为技术手段,对不同松量的男西裤平面样板以及着装状态下的裆宽、立裆深与裆弯松量的数值进行提取,并分析归纳出在不同状态下3类参数与男西裤臀围松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3种状态下的男西裤裆宽均与臀围松量呈正相关趋势,且在试验设计臀围松量变化范围内,平面样板的裆宽数值最低。
2)平面样板的男西裤立裆深较着装状态下数值相对较大,臀围松量越大,二者之间差值越小,并逐渐接近平面样板的立裆深。2种状态下的立裆深均与臀围松量呈正相关。
3)在裆弯参数提取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大部分区间内臀围松量越大,裆弯松量也越大。在人体前后中心、臀围线以上部位,由于裤片贴近人体,因此,裆弯松量较少,不受臀围松量变化的影响。臀围线以下部分受臀围松量变化影响较为明显,以提取角度为120°~220°时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