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21朱文亮
摘要:本文从体验式学习的概述出发,分别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以及情境性原则等方面,对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時结合相关案例加以分析,并提出农村体验式教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农村教学;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物理通常以实验为基础,且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仍然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作为其思维支柱来思考问题,因此,在进行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体验式学习的概述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将生活与所教知识进行密切结合,引导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或者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它不仅强调手、眼、嘴等身体部位并用,而且还重视用心灵去感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更利于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1]。
二、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农村的初中物理教学
(一)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体验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强调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自身经历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全面发展。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是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之一,提倡学生“在做中学”,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交流以及实验等亲身实践方式,做到从现象中总结规律,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并了解物理知识。
例如,在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初中物理教学时,若教师采用演示实验,在讲台上先敲击音叉,再将发生的音叉迅速放入水中,使其激起水花,从而让学生推断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但是由于坐在班级后排的学生并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也很难看到讲台上音叉振动激起的水花,所以并不能得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考虑到农村的教学环境,教学器材并不能满足分组实验,因此,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发出声音,从而仔细感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生们听到教师这样的要求,便马上动手实践,做出了敲桌子、拍巴掌、撕纸以及弹拨圆珠笔等一系列使其身边物体发声的行为,最后通过观察和反复实践,学生最终得出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体验式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
体验式学习提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提倡学生从被动接受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究角色,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是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第一经验,促进学生更扎实更牢固地掌握初中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授“浮力”相关的物理内容时,由于大部分农村物理实验室也缺少相关的教具,通过画图讲解也难以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大小适中的容器,如鱼缸或者脸盆等,再从学校的卫生室中找两个药瓶上的橡皮塞,并要求学生上课前在容器中装满水。
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将橡皮塞1与橡皮塞2同时放入水中,在二者都接触到容器底以后再松手,观察并比较二者的运动与浮沉情况,学生在这个实验中看到了两个橡皮塞都做向上运动,最终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将橡皮塞1放入水中,一旦接触到容器底就马上松手,将橡皮塞2放入水中保持,在接触到容器底以后,使劲按压并保证其下部凹孔里的水排空,当橡皮塞2与容器底部充分接触以后,松手并观察两个橡皮塞的浮沉情况,学生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橡皮塞1做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而橡皮塞2却保持在水底,并未做向上运动,最终也没能漂浮在水面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橡皮塞2两次沉浮结果不同?这与其哪个面上遭受压力的变化有关系?最终帮助学生理解了“浮力产生原因”,并引导学生画出了橡皮塞的水中受力图,这种主体性体验式学习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境性原则
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境性原则是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情境中,进而帮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摩擦力内涵”这一节时,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较为有限,不能准确理解摩擦力的内涵,甚至存在大部分学生还存在一种“摩擦力就是阻力”的认识误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向学生提出“人在走路过程中的前进动力是谁提供的?”“车站安检传送带上的行李又是凭借什么力量前进的?”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和动力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情境活动,带领学生们进行爬旗杆活动,帮助学生融入该情境活动,教师安排两个准备爬旗杆的学生手上分别涂上滑石粉和镁粉,让观看爬旗杆的周围同学比较两个学生爬旗杆的结果,进而促进学生在情境观察与比较中领悟到“摩擦力并不是阻力,有时也可以是物体运动的动力”这一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农村学生在初中物理体验式学习中更深刻地感受物理知识,进一步提升其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2]。
三、在农村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建议
(一)坚信体验式教学的魅力
农村部分教师由于条件限制,会选择放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转而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最后使课堂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较弱,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教师要坚信体验式教学的魅力,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辩证看待农村教学环境
农村的学校劣势虽然是较为明显的,如教学器材不健全、教学设施不配套以及教学设备数量不足等,并且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得到迅速有效解决,但是农村也有其独特的教学环境优势,比如河流、泥土以及树木等自然资源,这些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实验室,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独特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在自然实验室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坚持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以及情境性原则,坚信体验式教学的魅力,辩证看待农村的教学环境,同时重视农村的课堂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林琳.体验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1:86-87.
[2]肖芳.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7,06:152-153.
【作者简介:朱文亮(1982.11—),男,汉族,海南定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