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文言文题型能力的提高

2018-06-12李正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兴趣

李正华

摘 要:文言文是体现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更是中学语文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一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教师在重视语文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文言文题型的提高。但是如今,中学生对于文言文望而生畏,学而生厌,这不仅对于学生自身的成绩有影响而且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传承是不利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有几点建议,希望给予参考。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 兴趣 方法指导 勤加练习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具体说明:“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对于中学生是初次接触的语文版块,相对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较难理解,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在文言文方面也是较常丢分。但是,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字,这类语言文字的可读性很强,耐人寻味,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一、注重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源头,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要想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就必须要学好文言文。但现在的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觉得最难的一个学习板块就是文言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代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若想提高学生文言文鉴赏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课堂导入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我的课堂导入方式有一下几种。第一种就是通过故事来导入文言文文章。例如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中《木兰诗》的学习,《木兰诗》这篇文章很长,并且还是需要背诵的篇目。学生学习时可能都会觉得困难无聊,因此,我在教学写一篇文章时会先对学生讲一些关于花木兰的英雄事迹,介绍花木兰的生平,家庭状况,以此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这些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二种就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导入文章。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很发达,遍布了很多学校。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图片等等展示和课堂有关联的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第二册中《口技》的教学课堂,我会提前找到一些口技方面的音频和录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体会到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以此导入《口技》这篇文章。

二、加强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考试时也不会是课本中本来就存在的文言文鉴赏,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必不可少。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我总结如下,一是要对此篇文言文的朝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文言文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同学难以理解古人的思想,难以理解文言文中蕴含的感情。因此,我主张学生对于古文的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这基于平时的阅读和历史方面的学习。学生在对文章背景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才会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要学会用工具书,尤其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中的字词很多都和现代的意思不同,学生若想翻译文章,查阅工具书是一定的。三是要对文言文进行批注。文言文言简意赅,很多词语的运用也是被淘汰的,学生若想了解文章大意,批注是有必要的。在平时的古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提前翻译文章,圈注不能理解的词汇。很多古文词汇都是相通的,同样的词汇可能会有同样的意思。考试时是闭卷考试,不可能会让学生去查阅工具书。因此平时的积累背诵,在考试中就可以更好的翻译。最后一点就是要多读多背。古文不像现代文那样朗朗上口,学生在文言文方面可能读都读不下来,更别说要去背诵和翻译了。对于课本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章,学生要去反复的去读,培养文言文方面的语感。哪里断句,哪里重感情朗读,这些学生都应该掌握。

三、熟能生巧,勤加练习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课本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材内的文言文练习也是有限的,无论什么学科什么方面,要想学的更好,就要勤加练习。很多词汇的运用古文和现代文有很大的不同,一篇两篇不足以看出,学生在平时除了教材的文言文阅读,还可以去选择教辅书上的文言文多加练习。

当然盲目的题海战术也是不可取的。做题不能盲目的去做,做题是一方面,在题目中注意寻找规律,注意积累才是最重要的。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的一点就是文言文可以找到规律去做题。例如,同一个词汇是同一种意思或者是特定的词汇可以联想到特定的官职和身份。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长期的练习中寻找到的。

文言文是中学生新接触的一项内容,学习起来相对困难也可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理应有足够的耐心,要想教好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教师自身的文言文素养也不可缺少。教师要学会分配时间,补充大量文言文知识,而且要关注现当代诗词,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學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我相信,通过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自身丰富的古文知识、积累的教学经验、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一定会有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文杰. 如何提高学生在文言文中的阅读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20):41-41.

[2]赵冰华. 中学生文言文语感培养策略探究[D].西华师范大学, 2016.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兴趣
论学校工作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文言文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