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

2018-06-12程娜邓长庆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兴趣激发初中语文

程娜 邓长庆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汲取、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的重要阶段,而初中语文学科,则具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特征优势。外国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在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进行一番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外国文学作品 兴趣激发 比较教学 多元解读

外国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外国文学作品,能够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还存在诸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探讨,以此大力提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有效性,使其发挥自身应有的教学功能和价值。

一、兴趣激发法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进行认识的心理倾向,也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内在驱动力。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时,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或者教学方法的不当,很多学生明显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的学习是缺乏兴趣的,更别提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基于此,身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做教学的首要任务,即,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时,应该注重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皇帝的新装》这篇文学作品时,因为具有情节性和表演性较强的情节,因此,我便采取了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即,在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品析了人物形象之后,让学生对课文24~34自然段皇帝展新装和小孩揭新装这两部分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需要分配的角色有皇帝、骑士、骗子、典礼官、内臣、小孩子、小孩爸爸、百姓等等,要求学生的扮演过程中,将动作表情都表演到位,声音的语气语调和大小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这一有趣新颖的方式,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这一外国文学作品实现较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二、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指的是将两种或者多种材料进行对比,对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采取此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将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中外作品的共性,同时也发现个体的差异性,如此,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理解和把握。

例如,以《蜡烛》和《芦花荡》这两篇课文为例,《蜡烛》作者是苏联的西蒙诺夫,《芦花荡》作者是中国的孙犁,这两篇课文的主题都是“战争”,旨在赞扬人性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引导学生从文章选材的切入角度、人物的刻画描写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对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表现手法的魅力进行深刻体会。如《蜡烛》通过以一位老妇人像母亲一样,讴歌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芦花荡》以诗情画意对比硝烟弥漫,用美丽的环境突出了战争的残酷。这样,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比较,能够让学生对中外作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清晰的了解,并通过对比,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能够有深刻的领悟。

三、多元解读教学法

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是教师、学生以及外国文化进行对话的过程。对于学生这一个体而言,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他们各自的个体体验。然而,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和理解能力等,因此,在阅读体验方面,自然也会存在个体的差异。基于此,我们就可以采取多元解读教学法,即,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多元和文化的多元采取包容心态,使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

例如,以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为例,在初步讲解完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小弗朗士的转变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面对语文的学习,你觉得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然后,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之后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和想法。这样,通过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为学生提供发挥阅读自主性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为学生深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提供有效的保障。

总而言之,外国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现阶段外国文学作品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身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做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大力提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有效性,使其发挥自身应有的教学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婷.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问题的成因探讨[J].考试周刊,2018(18):50.

[2]何良俭.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7(35):286+304.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兴趣激发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