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研究

2018-06-11黎细凤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构建教学改革

黎细凤

摘 要:本文从当前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的前提与基础,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了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的路径。即:坚持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多样化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内容,并提出为保障其顺利实施,要将其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加强宣传工作、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 大学体育教学 构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105-02

生命教育起源于美国,由杰·唐纳·华特士发起,随后在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国得到发展,我国大陆起步较晚,台湾地区早于大陆而晚于国外[1]。生命安全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多研究认为,生命安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两个方面,从属于安全类教育,是对生命教育本身的进一步诠释和升华。生命安全教育对于个人、家庭、民族、国家意义重大,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开展不同形式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2]。

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以消防知识、防溺水、防踩踏、应急逃生等内容为主。总体来看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很多学校重视不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偏向形式化,并且在中考、高考指挥棒作用下,学校无暇顾及这类知识的学习。其次,中小学的生命安全教育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不足。通过调查发现,有87.2%的中学生命安全教育是通过班会形式来进行的[3],这种纯粹的说教形式无法有效发挥其实效性。

基础教育阶段生命安全教育的不足使高等教育阶段的负担加重,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伴随而来的生命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化与多样化。然不容乐观的是,据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却依旧处于缺失状态,许多学生对“生死”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与思考[4],这可能也是造成大学生意外伤亡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情况意味着我们在大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大学阶段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实效性,不能再纸上谈兵。为此,基于大学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在目标、任务及实现路径方面的诸多共同点,我们以怀化学院为例,探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生命安全教育,从而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也达到生命安全教育应有的效果,这对于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院校构建生命安全教育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1 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的前提与基础

1.1 生命安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紧密联系

首先,从目标与内容来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规定的五个方面都与生命安全教育紧密联系。如:掌握两项以上健身技能,学习女子防身术、搏击、游泳等可以防止意外的发生;掌握常见运动创伤处理方法属于运动安全的一部分;全面发展体能是降低安全风险、顺利逃生的基本条件。其次,从开展形式来看,除了比较专业的消防演习因缺少器材不能单独进行之外,其余所需的教育形式都能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得以实现,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既是可行且有效的。

1.2 大学体育教学为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我校具有数量众多、条件优越的室内外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我校大一年级开设了“三三制”基础体育课程,大二年级开设了近30个项目的选项课程,包括防身术、游泳等;另外,学校全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2 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

2.1 基本理念

2.1.1 堅持“全面发展”的理念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发展包括具备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也要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

2.1.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命安全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与评价方面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尊重学生、因材施教、过程评价、协作互助、身心健康等,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坚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加强青年健康促进工作,引导青年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即意味着要以人为本。

2.2 基本原则

2.2.1 教学目标与内容设置科学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中除了运动安全之外,较少涉及具体与生命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就算有些内容与生命安全教育有关,但由于其教学目标的局限而缺乏针对性。此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意味着两者的目标与内容需要融合,而不能简单的堆砌或组合。所以首先要使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符合科学性原则。

2.2.2 教学过程安全性与有效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安全性既包括场地与器材的安全、练习内容与方法的安全、组织过程的安全,也包括教师对生命安全教育理念的宣传,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性原则重点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能贯彻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是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2.2.3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技能学习相对有趣,但身体素质练习相对辛苦且枯燥无味;生命安全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同样比较乏味,如果只是将两者简单地组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下功夫,如:设置情境教学演练逃生、用站点式练习法组织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比赛积分的方式来锤炼意志。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强化练习,让学生在快乐、热烈的氛围中接受较深刻的体验,从而较扎实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3 主要内容

2.3.1 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安全与健康的认识、运动保健常识、意外伤害事故的自我保护与紧急避险、损伤的急救与处理等。由于这些内容涵盖的范围较广,我们将其中那些常见却易犯错、危险却被忽视、实用却不会用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理论知识的讲授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每学期约4~6个学时,其中2~4个学时为每学期初开展一次“大学体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由专门的教师负责集中或分班轮流授课,主要采用PPT讲授,中间穿插经典案例、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的形式,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以提高学习兴趣。另外的两个学时由任课教师完成,主要是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课中穿插进行。

2.3.2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身体素质与技术技能两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是保障健康、安全的前提条件,我们主要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大学生必测项目,另外,增加逃生与避险中需要的跨越、翻滚、变向、爬行等相关素质。为提高练习效率与学习兴趣,将部分内容游戏化、竞赛化。在组织形式上,采用站点式练习法,每节课练习25min左右。

技术技能方面包括防身技能、逃生技能、救护技能等,相对而言这部分内容比较专业,所以我们以开设选项课的形式进行,如开设搏击、散打、女子防身术、游泳、户外运动等课程;逃生技能(地震、火灾、踩踏等)、救护技能等在理论课讲解的基础上,在体育课上分单元集体演练。

2.4 保障措施

2.4.1 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计划

为保障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顺利实施,首先应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然后教师据此撰写具体的教学进度安排与教案并付诸实施,每学期期末进行汇总,根据实施反馈调整或完善下一学期的计划。此外,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年度计划中,加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作为成果展示,一方面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4.2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宣传

生命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当作一种任务,更是责任与担当,我们要借助各种资源进行大力宣传。首先可利用校内宣传栏、相关网页、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不定期发布与此相关的内容;其次可借举办大型活动之机邀请相关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给学生普及生命安全教育知识。这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更佳。

2.4.3 建立相应的教學评价体系

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其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将理论教学内容纳入期末理论考试之中,占体育课程考核的10%。实践教学内容考核分为两部分,身体素质统一组织测试,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具体项目和评价标准由体育学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般在上一年度学生体质测试平均成绩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对技术技能的评价则视情况而定,开设有选项课的项目进行专项技术考试;没有以选项课形式开课的内容放在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中以竞赛或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考查。

3 结语

在当前形式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既符合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又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涉及学校的相关政策、相关部门的配合、硬件软件的配备等。在怀化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符合我校的教学改革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翠娟.在初中体育课程实施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2] 王子朴,孙学明,李晓天.中、俄、日、韩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比较[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5):15-20.

[3] 殷超.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建构[D].延安大学,2014.

[4] 邵明琛.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构建教学改革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思考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