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及其改革

2018-06-11王京飞回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王京飞 回军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8.36.005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及其改革①

王京飞 回军*

(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000)

摘 要: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略有不足。我国的竞技体育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体育管理模式以及全民健身水平行上均有着较大差距,唯独在以奥运会为标准的竞技体育水平上可以说是处于领先地位,这与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即举国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从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上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驱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关于改革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模式改革的说法也层出不穷,但是无一例外都把矛头指向了举国体制,本文旨在对我国体育及其管理模式关于改革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 市场经济 管理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005-02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竞技体育管理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即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综合国力不足,社会力量薄弱,经济发展落后等等诸多原因,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实行了举国体制[1]。这一制度在当时高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实力在迫切需要提高的时候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奥运争光战略在举国体制下得以实现,将我国从一个奥运零金牌的国家一跃成为竞技体育大国。

举国体制这一存在了将近五十年的体制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暴露出其局限性,避开这一点暂且不谈,正是由于举国体制才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壮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扩大,到今天,尤其是全民健身政策的提出,可以认为是党和国家已经下了极大的决心来发展社会体育,而发展社会体育是当今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体育体制的重心也在逐渐由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偏移[2]。

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对于举国体制的改革深度愈演愈烈。而对于举国体制来说要想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2 竞技体育发达国家体育管理体制

目前,国内外竞技体育管理模式依然是三种:政府管理型、结合型、社会管理型[3]。毫无疑问,我国的管理模式为政府管理型,这也是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管理模式。而采用其余两种管理模式的国家无不是社会经济力量发达的国家。其中以社会管理型国家经济力量最为发达,美国和德国最具有代表性,采用这种管理模式,政府的作用仅是通过政策或法律来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而对于体育的管理事务比如体育赛事、体育训练或者体育产业等都是由专门的社会体育机构来完成。

3 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

3.1 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我国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下实行的举国体制还能用多久,在我看来举国体制固然已经适应不了竞技体育全球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竞技体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中国其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而其所需要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竞技体育发展日趋成熟的时代潮流中,做出自己应对潮流,应对历史的关键性的变革,使其迸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是因为举国体制为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大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更因为举国体制做出自身的相应变革后依然可以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相应的契机。

有学者认为举国体制并不只属于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可以使其发展。也学者认为举国体制的管理特点必然与现今所要求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学者认为,如果对举国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现有实力,造成竞技体育实力大滑坡[5]。在我看来改革是必须的,而在改革的同时也要顾及到改革对竞技体育造成的冲击,因此在改革前最好先对现今的管理体制在细微之处进行完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从微观上的瑕疵进行清除或完善,积少成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育管理体制要社会化,要求以市场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在体育上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政府体育管理机构放权,但是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处于发展中,尚不完善,社会力量也不够强大,因此政府放权要循序渐进,把权利下放到社会体育组织更有利于社会体育组织对体育的直接管理,社会体育组织采用什么办法,实施何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来促使运动员发展自身竞技体育实力,政府不必要干预,政府的明确工作是在宏观管理上,体育相关关、政策立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竞技体育项目侧重的变革

在竞技体育上必须保持优势项目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有潜力项目。在竞技项目上实行“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作用下,我国在金牌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细看奥运金牌,不难发现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基本上都集中于传统优势项目,而很难在其他项目上建立起优势,所以说,在今后的竞技体育项目上,是时候大力发展其他非优势项目了,这并不是扬短避长,而是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所必须的。要想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客观的进步必须要进行竞技体育侧重项目的变革。

3.3 竞技体育应以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为基础

发达国家注重让体育走进学校和生活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英国人在伦敦奥运会大获成功,离不开英国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贡献,正是因為一种将体育贯穿到学校和生活中的体育态度,才真正奠定了英国在伦敦奥运会获成功的基石。在伦敦奥运会上,英国选手的大学生比例超过了一半。其实早在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英国代表团中有约40%是大学生选手[6]。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提出,我国今后在体育上的工作重点是将向群众体育倾斜,提高我国全民健身水平刻不容缓,只有全民健身率上去了,体现出社会和国家对体育的重视,才能有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3.4 体育与科技的结合

要加强体育与科技的结合,体育运动是一门综合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运动的渗透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运动场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代科技之争”[7]。科技的发展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而科技的力量应用到竞技体育上可以极大地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体育科技产品的层出不穷,像前几年火热的鲨鱼皮就是经典的体育科技产品,在体育产品上融入的科学元素比比皆是。

4 结语

我国竞技体育要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次获得质的飞跃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才是发展的动力,应用到体育上同样说得通,而对现有的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力量必须协调好各自的职能,政府该放权就不要再将权利紧握在手中,社会组织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现代体育社会化自然是离不开社会体育组织。由于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存在很大的矛盾,这就要求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否则一旦出现大的错误将很有可能对我国竞技体育造成无法弥补的危害,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通过良好的改革,我国体育水平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都将得到再一次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全海英,何敏学.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还能坚持多久[J].体育学刊,2011(18):21-23.

[3] 秦霞.国外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学研究及启示[D].中国人民大学,2009.

[4] 季明焘.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道路[J].山东体育科技,1993(1):2-3.

[5] 孙科,杜成革.中国体育发展模式及其变革[J].体育学刊,2012(19):22-24.

[6] 陈琦.体育举国体制的辨析与未来走向[J].体育学刊,2013(20):4-6.

[7] 季明焘.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道路[J].山东体育科技,1993(1):3-4.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